2015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治疗首选

  • A.强心剂
  • B.脱水剂
  • C.补充钙剂
  • D.给氧
  • E.注射维生素D
2

当发生手足搐搦症时,说明其血钙已低于

  • A.1.25一1.38 mmol/L
  • B.1.5—1.63 mmol/L
  • C.1.88 mmol/L
  • D.2.0 mmol/L
  • E.2.13 mmol/L
3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典型的惊厥发作是

  • A.一日数次发作,醒后活泼如常
  • B.一日数次发作,伴有智力落后
  • C.高热抽搐、颈项强直
  • D.惊厥、昏迷伴有贫血
  • E.间断反复发作惊厥,伴有大小便失禁
4

11个月小儿,至今扶起时尚站立不稳。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下列治疗与护理哪项是不正确的

  • A.鼓励母亲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 B.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
  • C.补充钙剂
  • D.口服维生素D
  • E.加强站立和行走锻炼
5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

  • A.新生儿
  • B.婴儿
  • C.幼儿
  • D.学龄前儿童
  • E.学龄儿童
6

患儿,4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形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

  • A.多晒太阳
  • B.多作户外活动
  • 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 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D
  • 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7

未成熟儿易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 A.消化酶分泌不足
  • B.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 C.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 D.吸吮力弱,食物耐受力差
  • E.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
8

佝偻病患儿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 A.出牙延迟
  • B.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 C.前囟晚闭
  • D.方颅
  • E.颅骨软化
9

婴儿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每日剂量为

  • A.100 U
  • B.5000 U
  • C.1000 U
  • D.400 U
  • E.10 000 U
11

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E.到骨骼征消失
12

营养不良患儿的年龄主要为

  • A.1岁以下
  • B.3岁以下
  • C.3岁以上
  • D.5岁以下
  • E.5岁以上
13

营养不良患儿主要护理诊断为

  • A.营养失调
  • B.有出血的危险
  • C.潜在并发症:高血糖
  • D.有窒息的危险
  • E.组织灌注量不足
14

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

  • A.0.7—0.8 cm
  • B.0.5—0.6 cm
  • C.0.3—0.4 cm
  • D.0.1—0.2 cm
  • E.基本消失
15

重度营养不良出现水肿的原因是

  • A.心功能不全
  • B.肾功能不全
  • C.血浆蛋白降低
  • D.血钠降低
  • E.尿量减少
16

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 A.重度贫血
  • B.低血钠
  • C.低血钾
  • D.低血糖
  • E.继发感染
17

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哪种常见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SUB>1</SUB>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 E.维生素B<SUB>12</SUB>
18

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

  • A.先天不足
  • B.喂养不当
  • C.缺乏锻炼
  • D.疾病影响
  • E.免疫缺陷
19

能反映病人取血前4—12周血糖水平的检查是

  • A.尿糖
  • B.随机血糖
  •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D.糖化血红蛋白
  • E.餐后2小时血糖
20

2型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A.感染
  • B.低血糖
  • C.糖尿病肾病
  • D.酮症酸中毒
  • E.心脑血管意外
21

糖尿病最易并发的感染是

  • A.肺结核
  • B.肾盂肾炎
  • C.真菌性阴道炎
  • D.皮肤化脓性感染
  • E.败血症
22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 A.低血糖反应
  • B.过敏反应
  • C.胃肠道反应
  • D.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 E.酮症酸中毒
23

糖尿病病人应严格限制食用的不包括

  • A.糖果、点心
  • B.食醋
  • C.冷饮
  • D.水果
  • E.各种酒类
24

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常见受累血管部位哪项不妥

  • A.冠状动脉
  • B.脑血管
  • C.肾动脉
  • D.肢体动脉尤为下肢
  • E.肺血管
25

糖尿病病人体育锻炼注意事项哪项不妥

  • A.血糖>13.3 mmoL/L,严重心、肾、视网膜病变者不宜运动
  • B.指病人逐渐调整每日运动量及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 C.运动时随身携带甜食及写有姓名、住址的病情卡
  • D.开始运动时间以餐后1小时为宜
  • E.运动前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
26

1型、2型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相同的相关因素为

  • A.遗传因素
  • B.化学因素
  • C.物理因素
  • D.肥胖
  • E.感染
27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为

  • A.多次妊娠、分娩
  • B.体力活动减少
  • C.病毒感染
  • D.肥胖
  • E.自身免疫反应
28

糖尿病病人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发生消瘦的原因是

  • A.口渴多饮
  • B.脂肪合成增多
  • C.无氧糖酵解增加
  • D.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多和失水
  • E.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
29

患有多发性神经炎的糖尿病病人进行足部护理不当的是

  • A.鞋袜不宜过紧
  • B.每晚用温水洗足
  • C.检查有无外伤
  • D.趾间保持湿润
  • E.趾甲不要修剪过短
30

糖尿病病人在应激情况下,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关键是

  • A.加强心理护理
  • B.加大口服降糖药
  • C.积极控制感染
  • D.严格控制饮食
  • E.增加胰岛素用量
31

下列哪一部位不可注射胰岛素

  • A.上臂外侧
  • B.大腿前及外侧
  • C.脐周及膀胱区
  • D.臀部及腰部
  • E.腹部两侧
32

对可疑糖尿病病人最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检查是

  • A.尿糖定性试验
  • B.尿糖定量测定
  • C.空腹血糖测定
  •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E.胰岛细胞抗体测定
33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适合于哪种病人

  • A.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
  • B.1型糖尿病伴眼底病变
  •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D.1型糖尿病
  • E.肥胖且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
34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用

  • A.维生素D 400 U/D,口服
  • B.维生素D 1万U/D。口服
  • C.维生素D<SUB>2</SUB>,每次80万U,肌内注射,每周一次,共3次
  • D.维生素D<SUB>3</SUB>,每次30万U,肌内注射,每隔2周1次,共3次
  • E.维生素D 10万U/D,口服
35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

  • A.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B.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 C.胰高糖素分泌过多
  • D.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 E.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36

治疗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用

  • A.维生素D 400 U/D,口服
  • B.维生素D 1万U/D。口服
  • C.维生素D<SUB>2</SUB>,每次80万U,肌内注射,每周一次,共3次
  • D.维生素D<SUB>3</SUB>,每次30万U,肌内注射,每隔2周1次,共3次
  • E.维生素D 10万U/D,口服
37

饮食治疗为基本措施的为

  • A.高血压病人
  • B.糖尿病病人
  • C.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
  • D.尿崩症病人
  • E.库欣综合征病人
39

高热量饮食用于

  • A.高血压病人
  • B.糖尿病病人
  • C.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
  • D.尿崩症病人
  • E.库欣综合征病人
41

甲状舌管囊肿为

  • A.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 B.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性病变
  • C.主要是摄入碘不足引起
  • D.先有原发癌的临床表现,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 E.胚胎发育中退化不全或未退化
42

慢性淋巴结炎

  • A.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 B.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性病变
  • C.主要是摄入碘不足引起
  • D.先有原发癌的临床表现,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 E.胚胎发育中退化不全或未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