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心脏骤停的类型包括

  • A.心动过速
  • B.心律不齐
  • C.心房纤颤
  • D.房室传导阻滞
  • E.心电机械分离
2

脑复苏治疗及护理措施不包括

  • A.脱水
  • B.热疗
  • C.镇静止痉
  • D.高压氧
  • E.应用皮质激素
3

治疗心搏骤停所造成的缺氧性脑损伤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头部降温
  • B.应用冬眠合剂
  • C.脱水疗法
  • D.给予能量合剂
  • E.头部垫高
4

心肺复苏的首选药是

  • A.肾上腺素
  • B.洛贝林
  • C.阿托品
  • D.利多卡因
  • E.碳酸氢钠
5

心脏复跳后应用低温疗法,错误的做法是

  • A.尽早开始降温
  • B.头部重点降温
  • C.控制寒战和抽搐
  • D.严格控制输液量
  • E.直肠温度降至32℃维持24小时
6

心搏、呼吸骤停的二期复苏法不包括

  • A.降温
  • B.除颤
  • C.人工呼吸
  • D.复苏药物
  • E.输血输液
7

一旦确认为心搏骤停,应争取在多长时间内重建呼吸和循环

  • A.5分钟
  • B.8分钟
  • C.10分钟
  • D.12分钟
  • E.15分钟
8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骨下段按压
  • B.平卧、背部垫硬板
  • C.按压时双肘伸直
  • D.按压时使胸骨下陷4 cm
  • E.按压次数每分钟50-60次
9

心肺复苏后最重要的处理是

  • 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B.纠正酸中毒
  • C.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 D.使用广谱抗生素
  • E.维护稳定的心血管功能
10

迅速判断病人心搏停止的方法是

  • A.摸脉搏
  • B.听心音
  • C.测血压
  • D.心电图检查
  • E.扪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11

复苏后为预防脑水肿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降温
  • B.腰椎穿刺放少许脑脊液
  • C.甘露醇
  • D.氢化可的松
  • E.利尿剂
12

心肺复苏不恰当的方法是

  • A.心前区叩击2—3次
  • B.胸部按压80—100次/分
  • C.单人复苏时,每30秒使肺扩张两次
  • D.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异物
  • E.双人复苏时,每5秒使肺扩张一次
13

脑复苏中首选的脱水剂为

  • A.25%葡萄糖液
  • B.50%葡萄糖液
  • C.20%甘露醇
  • D.呋塞米
  • E.尿素
14

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 A.维持有效的循环
  • B.确保呼吸道通畅
  • C.降温和脱水疗法
  • D.加强基础护理
  • E.治疗原发疾病
15

心脏复苏主要的给药途径是

  • A.心内注射
  • B.皮下注射
  • C.静脉注射
  • D.气管内给药
  • E.肌内注射
17

现场急救开放性气胸病人的首要措施是

  • A.吸氧、输液
  • B.镇静、止痛
  • C.清创与缝合
  • D.封闭胸壁伤口
  • E.应用抗生素
18

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

  • A.心前区叩击
  • B.心脏按压
  • C.口对口人工呼吸
  • D.按额托项,保持呼吸道通畅
  • E.心内注射
19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 A.心尖区
  • B.胸骨下段
  • C.胸骨上段
  • D.胸骨左侧
  • E.胸骨右侧
20

心脏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的继发性病理变化是

  • A.肺水肿
  • B.急性肾衰竭
  • C.急性肝坏死
  • D.脑缺氧和脑水肿
  • E.心肌缺氧性损伤
21

在意外事故现场,对受难者诊断是否心搏停止,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

  • A.听心音
  • B.观察心尖搏动
  • C.测血压
  • D.做心电图
  • E.摸颈动脉搏动
22

某男,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在做浅静脉瓣功能试验时,塌陷的大隐静脉在30秒内由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

  • A.交通瓣膜闭锁不全
  • B.股静脉阻塞
  • C.大隐静脉瓣膜闭锁不全
  • D.深静脉阻塞
  • E.股静脉瓣闭锁不全
23

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可用50℃的热水泡脚
  • B.可以在寒冷环境中暴露肢体
  • C.可以将热水袋直接放患肢处取暖
  • D.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以上
  • E.可将热水袋放于腹部,通过血液循环来给四肢取暖
24

肢体抬高试验阳性是

  • A.下肢先抬高30°,后下垂,皮肤由白变紫
  • B.下肢先抬高30°,后下垂,皮肤由黄变白
  • C.下肢先抬高45°,后下垂,皮肤由白变红
  • D.下肢先抬高60°,后下垂,皮肤由黄变白
  • E.下肢先抬高70°一80°,持续60秒,出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色者
25

下肢静脉瓣膜的解剖学意义是

  • A.阻止静脉血逆流
  • B.与静脉收缩功能相关
  • C.双向开放
  • D.预防静脉扩张
  • E.深浅静脉交通处
26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不包括

  • A.慢性咳嗽
  • B.慢性腹泻
  • C.长期站立工作
  • D.妊娠
  • E.重体力劳动者
27

决定下肢静脉曲张能否手术治疗,主要依据是

  • A.检查深静脉有无阻塞
  • B.浅静脉瓣膜功能是否良好
  • C.交通支瓣膜功能是否良好
  • D.静脉曲张严重程度
  • E.有无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
2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止痛,禁烟
  • B.指导抬腿运动
  • C.患肢用热水袋加温
  • D.保持患肢干燥
  • E.测皮温、观察疗效
29

下肢广泛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为

  • A.肢体肿胀
  • B.肢体疼痛
  • C.皮色发绀
  • D.浅静脉怒张
  • E.以上都是
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典型症状是

  • A.肢端发绀、发凉
  • B.长期性跛行
  • C.肢端干性坏疽
  • D.下肢肌肉萎缩
  • E.持续性疼痛
31

联合瓣膜病的定义是

  • A.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出现面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 B.心脏瓣膜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受损
  • C.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反复发作后所遗留的心脏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 D.多种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异常,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 E.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病变发展过程中,可有风湿炎症反复发作
32

哌唑嗪的降压原理是

  •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 B.选择性阻滞Α受体而扩张外周血管
  • C.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 D.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
  • E.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33

心脏瓣膜病的概念是

  • A.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出现面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 B.心脏瓣膜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受损
  • C.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反复发作后所遗留的心脏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 D.多种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异常,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 E.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病变发展过程中,可有风湿炎症反复发作
34

卡托普利降压的作用原理是

  •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 B.选择性阻滞Α受体而扩张外周血管
  • C.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 D.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
  • E.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35

硝苯地平降压的作用原理是

  •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 B.选择性阻滞Α受体而扩张外周血管
  • C.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 D.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
  • E.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36

阿替洛尔降压的作用原理是

  •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 B.选择性阻滞Α受体而扩张外周血管
  • C.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 D.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
  • E.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37

法洛四联症的特征性杂音

  •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C.胸骨左缘第2肋问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E.胸骨左缘第2肋间Ⅱ~V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38

呋塞米作为降压药,其作用原理是

  •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 B.选择性阻滞Α受体而扩张外周血管
  • C.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 D.抑制钠.水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
  • E.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
39

房间隔缺损的特征性杂音

  •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C.胸骨左缘第2肋问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E.胸骨左缘第2肋间Ⅱ~V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40

室间隔缺损的特征性杂音

  •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C.胸骨左缘第2肋问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E.胸骨左缘第2肋间Ⅱ~V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41

动脉导管未闭的特征性杂音

  •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C.胸骨左缘第2肋问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E.胸骨左缘第2肋间Ⅱ~V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