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备齐用物,按序放置
- B.身体靠近床沿
- C.上身前倾,两膝直立
- D.下肢稍分开,保持稳定
- E.使用肘部力量,动作轻柔
- A.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为30%
- B.中暑患者,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
- C.普通病室,窒温以18℃一24℃为宜
-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 E.破伤风患者,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 A.室温18-20%
- B.相对湿度50%-60%
- C.门、椅脚钉橡皮垫
- D.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 E.开门关门动作轻
- A.病室内光线充足
- B.病室内放花卉
- C.提高病室温度
- D.注意室内通风
- E.注意室内色调
- A.推平车进门,先开门后推车
- B.医务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 C.轮椅要定时注润滑油
- D.医务人员应穿软底鞋
- E.病室门应钉橡胶垫
- A.PES公式
- B.PE公式
- C.ES公式
- D.PS公式
- E.P公式
- A.测量患者的体温
- B.听右下肺有无湿罗音
- C.触摸皮肤温度、湿度
- D.阅读患者的查体记录
- E.查看患者尿液的颜色与性状
- A.患者
- B.病历
- C.患者家属
- D.护士的判断
- E.其他医务人员
- A.感染:与化疗有关
- B.有感染的危险:与化疗有关
- C.有感染的可能:与化疗有关
- D.潜在并发症:感染
- E.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 10
-
属于客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 A.恶心
- B.肌肉酸痛
- C.全身发热
- D.脉率80次/min
- E.头晕目眩
- A.第一步骤
- B.第二步骤
- C.第三步骤
- D.第四步骤
- E.第五步骤
- 12
-
陈述护理诊断的三个要素是
- A.问题、相关因素、症状与体征
- B.诊断、主诉、现病史
- C.症状、体征、问题
- D.诊断、主诉、相关因素
- E.主诉、诊断、症状与体征
- 13
-
执行给药医嘱属于
- A.独立性护理措施
- B.辅助性护理措施
- C.依赖性护理措施
- D.协作性护理措施
- E.非护理措施
- 14
-
属于患者一般资料的是
- A.患病史、婚育史、药物过敏史
- B.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 C.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康复信心
- D.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环境
- E.心率、血压、脉搏、呼吸
- A.患者
- B.护士
- C.护理对象或他的一部分
- D.医师
- E.医师和护士
- A.心动过速、发热
- B.感觉心慌、发热
- C.心悸、疲乏、浑身不适
- D.气促、心动过速、发热
- E.气促、感觉心慌、心率快
- A.便秘
- B.语言沟通障碍
- C.清理呼吸道无效
- D.皮肤完整性受损
-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18
-
下列哪项是护理诊断
- A.冠心病
- B.糖尿病
- C.高血压
- D.胸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 E.营养不良
- 19
-
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 A.血压16.3/10.6kPa
- B.头昏脑涨
- C.骶尾部皮肤破损1cm×2cm
- D.膝关节红肿、压痛
- E.肌张力三级
- A.分析资料
- B.提出护理诊断
- C.确定护理目标
- D.实施护理措施
- E.评价患者反应
- A.体格检查
- B.交谈和观察
- C.心理社会测试
- D.阅读相关资料
- E.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 A.参考资料与文献
- B.患者的家属
- C.患者
- D.患者的主治医师
- E.其他相关的医务人员
- A.躯体移动障碍
- B.焦虑
- C.生活自理缺陷
- D.疼痛
- 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A.改善护理关系
- B.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 C.体现患者的基本素质
- D.找出要解决的护理问题
- E.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能力
- 25
-
组成护理程序框架的理论是
- A.人的基本需要论
- B.系统论
- C.方法论
- D.信息交流论
- E.解决问题论
- A.我头痛
- B.咽部充血
- C.感到头晕
- D.睡眠不好,多梦
- E.感到恶心
- A.收集分析资料
- B.确定预期目标
- C.制定护理计划
- D.实施护理措施
- E.评价护理效果
- A.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 B.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 C.是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 D.是有计划、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
- E.是由估计、诊断、计划、实施四个步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