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皮内注射
- B.皮下注射
- C.肌内注射
- D.静脉注射
- E.股静脉注射
- A.皮内注射
- B.皮下注射
- C.肌内注射
- D.静脉注射
- E.股静脉注射
- A.第工期
- B.第Ⅱ期
- C.第Ⅲ期
- D.第Ⅳ期
- E.REM期
- 4
-
遗尿多发生在睡眠
- A.第工期
- B.第Ⅱ期
- C.第Ⅲ期
- D.第Ⅳ期
- E.REM期
- A.接受期
- B.忧郁期
- C.协议期
- D.愤怒期
- E.否认期
- A.加强生活护理
- B.预防患者的自杀倾向
- C.揭穿患者的防卫机制
- D.真诚回答患者的问题,并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家属的言语保持一致
- E.不与其交谈,减少外界干扰
- A.这是患者得知病重时的心理反应
- B.这是一种防卫机制
- C.患者可能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 D.患者需要时间调整自己,接受疾病
- E.所有患者能很快地度过这_时期
- A.先消毒,后清洗
- B.先清洗,后消毒
- C.先灭菌,再清洗
- D.先清洗,再放日光下曝晒
- E.先放日光下曝晒,然后清洗
- A.否认期
- B.愤怒期
- C.协议期
- D.忧郁期
- E.接受期
- A.对他人不信任、退缩
- B.缺乏自信、消极、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 C.自私、纵容自己、缺乏责任心
- D.角色紊乱、缺乏生活目标,甚至堕落
- E.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逃避责任
- A.严密隔离
- B.消化道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接触性隔离
- E.保护性隔离
- A.信任对不信任
- B.自主对羞愧
- C.勤奋对自卑
- D.主动对内疚
- E.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 A.生理的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爱与归属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 14
-
濒死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 A.视觉
- B.嗅觉
- C.味觉
- D.听觉
- E.触觉
- A.心包积液
- B.心肌梗死
- C.心动过速
- D.动脉硬化
- E.休克
- 16
-
下列属于血液性缺氧的是
- A.休克
- B.心力衰竭
- C.一氧化碳中毒
- D.安眠药中毒
- E.高热
- A.水温调至50~60℃
- B.热敷部位涂石蜡油,以防烫伤
- C.热敷部位下垫治疗巾
- D.每3~5min更换敷布一次
- E.热敷时间持续15~20min
- A.加压给氧
- B.停止输液
- C.头低脚高位
- D.30%酒精湿化给氧
- E.给予扩血管药物
- A.20%~30%,减轻肺内充血水肿
- B.20%~30%,预防肺部感染
- C.50%~70%,预防肺部感染
- D.20%~30%,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 E.50%~70%,减少肺泡内液体的渗出
- A.ESR
- B.Ca<SUP>2+</SUP>、K<SUP>+</SUP>
- C.C3、C4
- D.T3、T4
- E.AFP、CEA
- A.针尖、空筒
- B.活塞柄、针梗
- C.乳头、针栓
- D.针梗、活塞轴
- E.针栓、活塞柄
- A.hs
- B.ac
- C.pc
- D.DC
- E.12n
- A.病室、厕所
- B.治疗室、库房
- C.浴室、洗涤间
- D.配餐室、更衣室
- E.走廊、病区化验室
- A.放于阴凉处避免高温引起爆炸
- B.消毒物品需悬挂或抖散
- C.浸泡金属类物品浓度为0.2%
- D.2%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手的消毒
- E.不能用于体温表的消毒
- A.环氧乙烷
- B.碘伏
- C.过氧乙酸
- D.甲醛
- E.戊二醛
- A.肝性脑病
- B.泌尿系统感染
- C.阻塞性胆管炎
- D.有机磷农药中毒
-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A.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属于医院内感染
- B.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增加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 C.各种内镜的使用有可能导致医院内感染增多
- D.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寄居在体内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
- E.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大
- A.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使患者舒适
- B.引流尿液,促进有毒物质的排泄
- C.收集尿标本,作细菌培养
- D.避免尿液潴留在膀胱内
- E.测尿量及尿比重,了解肾血流灌注情况
- A.正常
- B.过重
- C.消瘦
- D.肥胖
- E.无法计算
- A.维生素A——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 B.维生素B<SUB>2</SUB>——参加物质代谢过程的氢传递
- C.维生素E——维持视紫红质合成速度
- D.维生素PP——参与合成肾上腺素
- E.维生素B<SUB>6</SUB>——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
- A.尊重患者的休息方式
- B.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 C.协助患者进行自我放松
- D.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活动
- E.尽量让患者卧床休息
- A.去枕仰卧位
- B.中凹位
- C.左侧卧位
- D.半坐卧位
- E.右侧卧位
- A.从事护理工作需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 B.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即可获得护士执业资格
- C.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后,须进行护士执业注册
- D.护士执业考试合格后,才能称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护士
- E.执业注册有卫生行政机关统一管理
- A.观察
- B.交谈
- C.体格检查
- D.实验室检查
- E.查阅有关资料
- A.一级评估是影响因素的评估
- B.二级评估是行为的评估
- C.一级评估是判断人的行为是否为适应性反应
- D.二级评估是收集患者的生理功能方面的资料
- E.通过一级评估可识别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 A.手势
- B.面部表情
- C.身体运动
- D.身体姿势
- E.健康宣教资料
- A.18个月~3岁
- B.3~6岁
- C.6~12岁
- D.12~18岁
- E.18~40岁
- A.潜伏期
- B.警告期
- C.持续期
- D.抵抗期
- E.衰竭期
- 39
-
不属于系统的基本属性的是
- A.整体性
- B.独立性
- C.动态性
- D.目的性
- E.层次性
- A.人
- B.健康
- C.环境
- D.护理
- E.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