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空腹时
- B.定时
- C.随时采集
- D.夜间熟睡时
- E.畏寒发热时
- A.烦躁.头晕.倦怠
- B.呼吸道黏膜干燥.口渴.咽痛
- C.尿液排出增加
- D.多汗.面色潮红
- E.肌肉紧张.受凉
- A.空腹时
- B.定时
- C.随时采集
- D.夜间熟睡时
- E.畏寒发热时
- A.烦躁.头晕.倦怠
- B.呼吸道黏膜干燥.口渴.咽痛
- C.尿液排出增加
- D.多汗.面色潮红
- E.肌肉紧张.受凉
- A.普通饮食
- B.软质饮食
- C.流质饮食
- D.高蛋白饮食
- E.低盐饮食
- A.普通饮食
- B.软质饮食
- C.流质饮食
- D.高蛋白饮食
- E.低盐饮食
- 7
-
心脏病患者应采用
- A.普通饮食
- B.软质饮食
- C.流质饮食
- D.高蛋白饮食
- E.低盐饮食
- A.30次/分钟
- B.40次/分钟
- C.50次/分钟
- D.60次/分钟
- E.70次/分钟
- A.普通饮食
- B.软质饮食
- C.流质饮食
- D.高蛋白饮食
- E.低盐饮食
- A.胃肠道反应
- B.是否成瘾
- C.心率
- D.尿液的性状
- E.有无皮疹
- A.全补偿护理系统
- B.部分补偿护理系统
- C.支持一教育系统
- D.二级预防
- E.三级预防
- A.全补偿护理系统
- B.部分补偿护理系统
- C.支持一教育系统
- D.二级预防
- E.三级预防
- A.全补偿护理系统
- B.部分补偿护理系统
- C.支持一教育系统
- D.二级预防
- E.三级预防
- 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
- B.每天口腔护理2~3次
- 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
- 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
- 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
- A.2~4L/min
- B.4~6L/min
- C.6~8L/min
- D.8~10L/min
- E.10~12L/min
- A.询问病史
- B.与医生联系
- C.备好急救物品
- D.测量生命体征
- E.给予热水袋止痛
- A.呼吸停止
- B.血压降低
- C.瞳孔缩小
- D.大动脉搏动消失
- E.皮肤苍白
- A.立即停止输液
- B.取端坐位
- C.高流量吸氧
- D.给予利尿剂
- E.四肢轮流结扎
- A.肝素
- B.枸橼酸钠
- C.枸橼酸钙
- D.碳酸氢钠
- E.氯化钙
- A.止咳糖浆
- B.棕色合剂
- C.稀盐酸
- D.碳酸氢钠
- E.颠茄合剂
- A.环境要清洁、宽阔
- B.准备好注射用物
- C.抽药剂量要准确
- D.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E.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 A.不可用碘酊消毒
- B.注射部位可在前臂掌侧下段
- C.进针角度为5°
- D.拔针时应按住针眼
- E.注射后20min观察结果
- 23
-
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
- A.衣领
- B.胸前
- C.背部
- D.袖子的后面
- E.腰带的以下部分
- A.2h
- B.4h
- C.6h
- D.8h
- E.10h
- A.常驻菌
- B.暂住菌
- C.致病菌
- D.金葡菌
- E.大肠埃希菌
- A.过氧化氢(双氧水)
- B.甲醛
- C.戊二醛
- D.过氧乙酸
- E.环氧乙烷
- A.正常
- B.尿闭
- C.少尿
- D.尿潴留
- E.尿量偏少
- A.速度从40~60滴/分开始,逐渐增加
- B.滴注要素饮食时,保持液体温度在50~60℃
- C.要素饮食最大浓度不能超过25%
- D.要素饮食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
- E.要素饮食应保证在无菌条件下配制
- A.大剂量使用镇静药可导致便秘
- B.卧床患者因排便姿势改变可导致便秘
- C.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蠕动
- D.肠道感染时肠蠕动增加,可导致腹泻
- E.缓泻药可使肠蠕动减慢,排便次数减少
- A.肉类
- B.水果
- C.鱼
- D.咖啡
- E.茶
- 31
-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采用
- A.端坐位
- B.俯卧位
- C.头高脚低位
- D.仰卧位
- E.半坐卧位
- A.指导患者处于舒适体位
- B.提醒患者按时服安眠药
- C.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 D.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活动
- E.减少环境干扰,要四轻
- A.呼吸困难、发热
- B.感觉心慌、疲乏、发热
- C.心悸、疲乏、周身不适
- D.气促、心动过速、发热
- E.气促、感觉心慌、心率快
- 34
-
下列属于开放式问题的是
- A.您早晨吃药了吗?
- B.今天小便了几次?
- C.您感觉哪里不舒服?
- D.您现在感觉还疼吗?
- E.今天排气了吗?
- 35
-
下列情况属于医疗事故的是
- A.为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导致患者感染丙肝
- B.为青霉素皮试阴性患者输注青霉素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 C.为心脏骤停患者做心外按压时,导致患者胸骨骨折
- D.医务人员擅自离岗,贻误患者抢救时机,导致患者死亡
- E.家属拒绝护士执行治疗和护理,导致患者死亡
- A.刺激和人的适应水平构成了适应系统的输入
- B.刺激可分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 C.人的适应水平会发生变换
- D.系统的输出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反应
- E.系统的应对机制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 A.服务对象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各级防线
- B.弹性防线位于正常防线与抵抗线之间
- C.当个体遇到压力源时,抵抗线首先被激活
- D.正常防线处于波动状态,但变化速度较慢
- E.当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出现症状时,应采取一级干预
- A.维护者
- B.教育者
- C.护理者
- D.协调者
- E.研究者
- A.成长与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 B.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 C.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 D.每个发展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
- E.婴幼儿期的发展影响个体的气质和生活方式
- A.意识是有层次的
- B.意识是直接感知的生理活动部分
- C.潜意识介于意识和前意识之间
- D.前意识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 E.前意识是导致个体产生焦虑的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