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护理学(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四(相关专业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用于表示较短时间和小范围内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情况的指标是

  • A.医院感染患病率
  • B.医院感染发生率
  • C.医院感染罹患率
  • D.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 E.感染率
2

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中的实际医院感染例数是

  • A.医院感染患病率
  • B.医院感染发生率
  • C.医院感染罹患率
  • D.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 E.感染率
3

造成病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属于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4

造成病人死亡属于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5

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其他后果的属于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6

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属于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7

麻疹采用

  • A.血液体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保护隔离
8

艾滋病采用

  • A.血液体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保护隔离
9

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采用

  • A.血液体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保护隔离
10

天花采用

  • A.血液体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保护隔离
13

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属于

  • A.基础质量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综合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15

对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评价属于

  • A.基础质量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综合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1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法是

  • A.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
  • E.皮下注射
17

一名护理人员护理一位病人属于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整体护理
18

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

  • A.ICU病人
  • B.心内科病人
  • C.妇科病人
  • D.肝胆外科病人
  • E.眼科病人
1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法是

  • A.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
  • E.皮下注射
20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中,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是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21

随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 A.门诊病人
  • B.首次入院的病人
  • C.再次入院的病人
  • D.即将出院的病人
  • E.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病人
23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主要区别是

  • A.注重知识灌输
  • B.注重环境改善
  • C.注重效果评价
  • D.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 E.注重计划教育
24

男,59岁。原发性高血压,拟出院,护士在对其行卫生宣教。

与健康教育相比较,卫生宣教的主要特点是

  • A.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
  • B.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C.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 D.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干预活动
  • E.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
25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72小时后发生
  • B.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 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 D.新生儿在产后获得的感染
  • E.患者原有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27

每年底常规进行全身体检属于

  • A.一级预防
  • B.二级预防
  • C.三级预防
  • D.早期预防
  • E.中期预防
28

对病人最后护理结果的质量评价属于

  • A.临床护理活动的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综合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29

蚤类主要传播的疾病是

  • A.疟疾
  • B.霍乱
  • C.麻疹
  • D.鼠疫
  • E.布鲁斯菌病
30

有效控制的特征中,“强调例外”指的是

  • A.控制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合理的
  • B.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信息
  • C.控制手段应顾及到例外情况的发生
  • D.有效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及时的反馈
  • E.有效控制系统依赖于准确的数据
31

控制的关键为

  • A.纠正偏差
  • B.建立标准
  • C.衡量绩效
  • D.制订计划
  • E.规范管理
32

对工作在时间上进行控制,使各项工作能有节奏地进行是

  • A.质量控制
  • B.预算控制
  • C.进度控制
  • D.目标控制
  • E.反馈控制
33

以下关于协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 B.协调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 D.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方面矛盾
  • E.协调措施可脱离既定的目标
35

信息沟通的三个关键环节是

  • A.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
  • B.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内容
  • C.发送者、传递者、信息渠道
  • D.接收者、信息、信息渠道
  • E.发送者、信息、信息渠道
36

冲突双方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避免冲突的激化,这属于

  • A.迁就
  • B.回避
  • C.和平共处
  • D.压制冲突
  • E.转移目标
37

领导者的风格应当随着员工“成熟度”的变化而适当调整。这一观点出于

  • A.双因素理论
  • B.权变理论
  • C.归因理论
  • D.情景领导理论
  • E.领导作风理论
38

研究重点是下属与领导方式的理论是

  • A.行为领导理论
  • B.权变理论
  • C.管理风格理论
  • D.情景领导理论
  • E.作风领导理论
39

管理者发挥领导作用,主要依赖其对下属的

  • A.影响力
  • B.约束力
  • C.吸引力
  • D.凝聚力
  • E.控制力
40

“大权集中,小权分散”遵循的是授权的哪条原则

  • A.量力授权
  • B.带责授权
  • C.权责对等
  • D.监督控制
  • E.合理合法
41

公平理论又称为

  • A.社会比较理论
  • B.期望论
  • C.行为改造型理论
  • D.权变理论
  • E.双因素论
42

激励理论之一的公平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过程也是下列哪项进行比较的过程

  • A.贡献与报酬
  • B.人与人
  • C.报酬与报酬
  • D.期望与效价
  • E.期望与结果
43

对组织内外人员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才能得到合适的人选,这遵循的是人员管理的

  • A.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 B.责权利一致原则
  • C.公平竞争原则
  • D.系统管理原则
  • E.用人之长原则
44

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公式是

  • A.M=V×E
  • B.P=S×E
  • C.E=MXV
  • D.S=PXM
  • E.E=VXW
47

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直接管辖的下属的人数应是适当的,才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这遵循的是组织设计的

  • A.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 B.分工协作的原则
  • C.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 D.最少层次的原则
  • E.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48

功能制护理的特点不包括

  • A.节省人力
  •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 D.易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
  • E.机械、护患沟通少
49

团体决策的具体方法中,称为专家意见法的是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集体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战略决策法
  • E.电子会议法
50

计划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应具体、可测量。遵循的是

  • A.可考核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重点原则
  • D.创新原则
  • E.弹性原则
51

一种限定了活动时间顺序的计划,指的是

  • A.预算
  • B.策略
  • C.目标
  • D.进度
  • E.规程
52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是

  • A.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 B.比值比
  • C.相对危险度
  • D.医院感染发生率
  • E.医院感染罹患率
53

以下不属于现代管理基本原理的是

  • A.效益原理
  • B.人本原理
  • C.动态原理
  • D.系统原理
  • E.目标原理
54

著名的“霍桑试验”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证明了

  • A.人的从众心理
  • B.人是“经济人”
  • C.人是“社会人”
  • D.人具有二重性
  • E.人是“自然人”
55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 A.母婴传播
  • B.共同进餐
  • C.握手
  • D.拥抱
  • E.共用浴具
56

提出期望理论的管理学者是

  • A.麦格雷戈
  • B.赫茨伯格
  • C.弗隆姆
  • D.哈罗德
  • E.杜拉克
57

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不当的是

  • A.缩短住院时间
  • B.敷料渗透后及时更换
  • C.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 D.严格无菌操作
  • E.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58

需要进行血液、体液隔离的是

  • A.疟疾
  • B.甲型肝炎
  • C.伤寒
  • D.麻疹
  • E.脊髓灰质炎
59

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正确的是 (   )

  • A.在术前 0.5~1小时通过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 B.需有明确指征
  • C.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 D.择期的结直肠手术前,还需通过导泻或灌肠进行肠道准备
  • E.一般不使用万古霉素
6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

  • A.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B.呼吸机的湿化器用无菌水
  • C.定期更换管道
  • D.做好气道护理
  • E.采取综合措施
61

属于清洁手术,但术前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 A.人造关节置换术
  • B.甲状腺手术
  • C.疝修补术
  • D.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 E.膝软骨摘除术
62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当的是

  • A.根据药动学特征选择抗生素和给药途径
  •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定期监测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
  • D.结合感染部位情况选药
  • E.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63

抗茵药物的应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感染时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C.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要好
  •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 E.发热病人都因感染,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64

肾移植术后病人应进行

  • A.严密隔离
  • B.接触隔离
  • C.消化道隔离
  • D.保护性隔离
  • E.血液体液隔离
65

在传染病区,护士穿好隔离衣后禁止进入的区域是

  • A.病区外走廊
  • B.病室
  • C.严密隔离病室
  • D.浴室
  • E.治疗室
66

对结核、麻疹等飞沫核<5个/μm的经飞沫传播的疾病,以下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 A.病人不能离开病房
  • B.每小时换气1次
  • C.工作人员戴高效口罩
  • D.使用负压
  • E.采用呼吸道隔离
67

做好床旁隔离即可同室居住的传染病病人是

  • A.流感、麻疹
  • B.伤寒、痢疾
  • C.肺结核、白喉
  • D.流脑、乙脑
  • E.破伤风、乙肝
68

以下对传染病病人出院时的终末消毒方法,错误的是

  • A.病人沐浴后更换清洁衣服
  • B.个人用品经消毒后可带出病区
  • 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
  • D.室内空气可用熏蒸消毒
  • E.病床、桌椅用消毒剂擦拭
69

以下区域属于Ⅲ类环境的是

  • A.普通手术室
  • B.烧伤病房
  • C.早产儿室
  • D.层流洁净病房
  • E.心内科病房
70

不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的情况是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 B.脱去无菌手套
  • C.接触污染物品后
  • D.接触病人血液后
  • E.脱隔离衣后
71

传染性排泄物的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 A.有效氯1 000mg/L,作用2~6小时
  • B.有效氯2 000mg/L,作用1~2小时
  • C.有效氯5 000mg/L,作用1~2小时
  • D.有效氯10 000mg/L,作用2~6小时
  • E.有效氯20 000mg/L,作用2~6小时
72

化学消毒剂效果监测方法错误的是

  • A.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B.灭菌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C.含氯消毒剂化学监测每天1次
  • D.过氧乙酸化学监测每天1次
  • E.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2次
73

用于手的消毒时碘仿溶液含有效碘

  • A.100mg/L
  • B.200mg/L
  • C.500mg/L
  • D.5 000mg/L
  • E.50mg/L
74

不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用物品的是

  • A.输液器材
  • B.透析器
  • C.腹腔镜
  • D.导尿管
  • E.气管镜
75

内镜消毒灭菌方法正确的是

  • A.气管镜每个月监测
  • B.肠镜的细菌数≤100cfu/件
  • C.肠镜的细菌数≤50cfu/件
  • D.腹腔镜每季度监测
  • E.肠镜的细菌数≤20cfu/件
76

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医疗器械,应选用

  • A.高效消毒法
  • B.中效消毒法
  • C.低效消毒法
  • D.灭菌法
  • E.机械清洁法
77

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的物品是

  • 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
  • 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uW/ml
  • C.消毒后的气管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
  • 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
  • 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 500cfu/ml
78

按感染途径医院感染可分为

  • A.医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B.内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
  • C.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D.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 E.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79

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 A.乙醇
  • B.聚维酮碘
  • C.含氯消毒剂
  • D.苯扎溴铵
  • E.生理盐水
81

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毛霉菌
  • B.隐球菌
  • C.光滑念珠菌
  • D.白色念珠菌
  • E.李斯特菌
82

减少偶然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重复测量
  • B.随机抽样
  • C.配对设计
  • D.校准测量工具
  • E.培训测量人员
83

评价健康教育质量的指标是

  • A.人均平均寿命
  • B.教育普及率
  • C.发病率
  • D.患病率
  • E.死亡率
84

组织评估属于

  • A.管理与政策诊断
  • B.组织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社会诊断
  • E.行为诊断
85

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

  • A.回归因素
  • B.霍桑效应
  • C.马太效应
  • D.从众心理
  • E.选择效应
87

健康教育诊断中属于社会诊断的是

  • A.资源评估
  • B.生活质量
  • C.组织评估
  • D.促成因素
  • E.强化因素
88

在某一社区护士正在进行以“冬季老年人保健”为主题的讨论会。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护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对每位参与者表示欢迎
  • B.请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 C.对发言者给予肯定性反馈
  • D.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以打破僵局
  • E.因某发言者健谈而形成“一言堂”时,出于礼貌,不予打断
89

在某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中,几天内突然发生多例医院感染,该现象属于

  • A.医院感染散发
  • B.医院感染传播
  • C.医院感染流行
  • D.医院感染暴发
  • E.医院感染罹忠
90

属于人际传播的是

  • A.医生对病人的咨询
  • B.出版书籍
  • C.小群体内的传播活动
  • D.出租车上的广告
  • E.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
91

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体语为

  • A.手语
  • B.身体运动
  • C.姿势
  • D.眼神
  • E.仪表
92

通过电视、报刊、宣传册等手段传播健康信息属于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93

不属于护患沟通技巧的是

  • A.交谈技巧
  • B.非语言沟通技巧
  • C.提问技巧
  • D.行为训练技巧
  • E.沉默技巧
95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感到不适而停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解释为

  • 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 B.对健康行为困难及益处的认识
  • C.提示因素
  • D.效能期待
  • E.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96

人际传播形式中最有助于有效交流的技巧为

  • A.个别访谈
  • B.交谈
  • C.劝服
  • D.指导
  • E.咨询
98

“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属于哪一行为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自我发展阶段
99

行为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包括

  • A.操作技能培训
  • B.病人现身说法
  • C.有意模仿
  • D.行为矫正
  • E.强迫模仿
100

1986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中提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

  • A.教育、赋权与协调
  • B.预防、促进与教育
  • C.预防、教育与协调
  • D.倡导、赋权与协调
  • E.倡导、促进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