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护理学(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相关专业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属于

  • A.反射
  • B.应激
  • C.顺应
  • D.调试
  • E.自我控制
5

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属于

  • A.社会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管理与政策诊断
  • E.流行病学诊断
6

从分析社会问题入手,确定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属于

  • A.社会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管理与政策诊断
  • E.流行病学诊断
7

组织传播是

  • A.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 B.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 C.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 D.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 E.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8

群体传播是

  • A.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 B.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 C.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 D.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 E.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9

人际传播是

  • A.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 B.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 C.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 D.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 E.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10

自我传播是

  • A.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 B.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 C.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 D.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 E.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11

提出群体力学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卢因
  • B.德鲁克
  • C.法约尔
  • D.西蒙
  • E.梅奥
13

制订计划时要分清主次轻重,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问题。遵循的是

  • A.合理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重点原则
  • D.有效性原则
  • E.弹性原则
15

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的提问方式为

  • A.封闭式提问
  • B.探索式提问
  • C.开放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16

追究问题的原因,深入了解某一问题属于

  • A.封闭式提问
  • B.探索式提问
  • C.开放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18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中,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是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19

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探视者
  • B.陪护者
  • C.急诊病人
  • D.门诊病人
  • E.住院病人
20

在某医院消化科的住院患者中,几天内突然发生多例医院感染。

该现象属于

  • A.医院感染散发
  • B.医院感染传播
  • C.医院感染流行
  • D.医院感染暴发
  • E.医院感染罹患
21

评价健康教育质量的指标是

  • A.教育合格率
  • B.人均寿命
  • C.慢性病发病率
  • D.慢性病患病率
  • E.治愈率
22

评价健康教育广度的指标是

  • A.人均寿命
  • B.覆盖率
  • C.慢性病发病率
  • D.慢性病患病率
  • E.死亡率
24

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 A.自发形成
  • B.较强的约束力
  • C.组织内个人的职位不可以替代
  • D.比较灵活
  • E.沟通方便,内容广泛
25

根据纠偏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有

  • A.质量控制
  • B.定期控制
  • C.整体控制
  • D.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27

以下关于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
  • B.应有明确的指征
  • C.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 D.择期的结一直肠手术前,还需通过导泻或灌肠进行肠道准备
  • E.一般不使用万古霉素
28

健康信息的特点不包括

  • A.容易理解
  • B.符号通用
  • C.针对性
  • D.预见性
  • E.指导性
30

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 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B.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细菌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31

以下抗生素应用方法不当的是

  • A.疑似细菌感染,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 B.清洁无菌手术术前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 C.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溶液
  • D.万古霉素不作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 E.同时输入两种抗生素以增强疗效
32

引起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 A.医院环境中的致病菌
  • B.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 C.医院工作人员携带的病菌
  • D.探视人员带入院内的致病菌
  • E.感染部位分离出的致病菌
33

细菌在人体定植的条件,包括适宜的环境、相当的细菌数量以及

  • A.移位途径
  • B.细菌具有黏附力
  • C.细菌具有毒力
  • D.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 E.细菌易位
34

护士应对重度烧伤的病人采取

  • A.严密隔离
  • B.接触隔离
  • C.血液隔离
  • D.保护性隔离
  • E.昆虫隔离
35

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 B.病毒感染应少量使用抗生素
  • C.观察体内正常菌群
  • D.适宜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 E.严格选药,降低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支出
36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属于健康教育内容中的

  • A.心理卫生知识
  • B.疾病预防知识
  • C.就诊知识
  • D.随访知识
  • E.行为训练知识
37

消毒剂监测方法错误的是

  • A.消毒剂每季度生物监测1次
  • B.灭菌剂每个月生物监测1次
  • C.过氧乙酸每天化学监测
  • D.含氯消毒剂每周化学监测2次
  • E.戊二醛每周化学监测2次
38

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正确的处理程序是

  • A.消毒、去污、清洗、灭菌
  • B.去污、清洗、消毒、灭菌
  • C.清洗、去污、消毒、灭菌
  • D.去污、消毒、清洗、灭菌
  • E.清洗、灭菌、消毒、去污
39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率之比称为

  • A.相对危险度
  • B.医院感染患病率
  • C.罹患率
  • D.医院感染发病率
  • E.比值比
40

内镜消毒灭菌正确的是

  • A.肠镜每个月监测
  • B.胃镜的细菌数≤100cfu/件
  • C.气管镜的细菌数≤50cfu/件
  • D.腹腔镜每个月监测
  • E.关节镜的细菌数≤20cfu/件
41

梅毒的病原体为

  • A.细菌
  • B.病毒
  • C.衣原体
  • D.螺旋体
  • E.支原体
42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为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实行科学化管理
  • C.调动人的积极性
  • D.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 E.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43

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核心为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实行科学化管理
  • C.调动人的积极性
  • D.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 E.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44

健康教育的措施需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这体现了健康教育的

  • A.计划性
  • B.自主性
  • C.目的性
  • D.可塑性
  • E.差异性
45

住院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术前教育
  • B.健康教育处方
  • C.入院教育
  • D.病房教育
  • E.出院教育
47

对结核病人采取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 A.使用负压
  • B.每小时换气6次以上
  • C.护士戴高效口罩
  • D.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如病人离开病房应戴口罩
  • E.采用呼吸道隔离
48

护理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时,措施不当的是

  • A.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B.呼吸机的湿化器用冷开水
  • C.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 D.做好气道护理
  • E.有效的吸痰、拍背
49

以下行为中属于“低可变性行为”的是

  • A.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 B.已有成功案例证明的行为
  • C.与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 D.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E.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为
53

效应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健康相关行为
  • E.心理因素
54

以下区域属于Ⅱ类环境的是

  • A.产房
  • B.儿科病房
  • C.妇产科检查室
  • D.注射室
  • E.处置室
55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

  • A.每周消毒2次,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B.每日清洁,用后消毒,干燥保存
  • C.每日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D.每周1次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E.专人专用,用后进行终末消毒
56

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不包括

  • A.老年患者
  • B.免疫性疾病患者
  • C.新生儿
  • D.术后患者
  • E.年轻人
57

组织沟通通道障碍的原因不包括

  • A.沟通渠道不恰当
  •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
  •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 E.组织结构不合理
59

人员管理的意义不包括

  • A.可以选聘、使用优秀人才
  • B.可提高工作效率
  • C.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 D.可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 E.可以杜绝人员犯错误
60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A.感染源、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 B.感染源、原位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
  • C.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 D.感染源、接触传播、抵抗力下降
  • E.感染源、细菌移位、易感生态环境
61

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 A.开放性骨关节伤
  • B.甲状腺手术
  • C.子宫肌瘤切除术
  • D.胆囊切除术
  • E.膝软骨摘除术
62

在组织设计中“确定正式组织结构及组织运作程序”属于

  • A.明确人员配备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形成组织结构
  • D.明确组织任务
  • E.确定职责和权限
63

对病人最后的护理结果的质量评价属于

  • A.基础质量管理
  • B.成效管理
  • C.环节质量管理
  • D.过程质量管理
  • E.终末质量管理
64

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有

  • A.甲型、丙型肝炎病毒
  • B.甲型、戊型肝炎病毒
  • C.乙型、丙型肝炎病毒
  • D.乙型、戊型肝炎病毒
  • E.甲型、乙型肝炎病毒
65

直线型组织结构的局限性是

  • A.结构简单
  • B.责权明确
  • C.权力过于集中
  • D.联系不便
  • E.管理成本较高
66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消毒宜选用

  •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
  • B.紫外线照射法
  • C.高压蒸汽法
  • D.消毒液浸泡法
  • E.电离辐射法
67

护士交班报告书写合格率的评价属于

  • A.基础质量管理
  • B.成效管理
  • C.环节质量管理
  • D.过程质量管理
  • E.终末质量管理
68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 A.护理科研
  • B.改善环境
  • C.效果评价
  • D.社会动员
  • E.护理教育
69

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为

  • A.大肠埃希菌
  • B.肺炎克雷伯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李斯特菌
70

属于高效灭菌剂的是

  • A.本扎溴铵
  • B.聚维酮碘
  • C.戊二醛
  • D.乙醇
  • E.氯己定
7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同桌进餐
  • B.性接触
  • C.母婴传播
  • D.静脉吸毒
  • E.输血
72

资源评估属于

  • A.管理与政策诊断
  • B.组织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社会诊断
  • E.行为诊断
73

口腔科的牙钻属于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 B.中度危险性物品
  • C.低度危险性物品
  • D.高度水平消毒物品
  • E.中度水平消毒物品
74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介入治疗
  • B.母婴同室
  • C.滥用抗生素
  • D.气管切开
  • E.呼吸机辅助呼吸
75

护士协助长期卧床病人排痰的措施应首先

  • A.负压吸引
  • B.体位引流
  • C.提高免疫力
  • D.药物祛痰
  • E.翻身、叩背
76

信息沟通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专业知识

  • A.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
  • B.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内容
  • C.发送者、传递者、信息渠道
  • D.接收者、信息、信息渠道
  • E.发送者、信息、信息渠道
77

激励机制的核心为

  • A.严格监督
  • B.明确动机
  • C.满足需要
  • D.及时反馈
  • E.观察效果
78

传染病区设置隔离室的主要目的是

  • A.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 B.便于对病人进行监护
  • 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
  •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 E.方便家属探视
79

选定方案,即实质性决策是制订计划的

  • A.第二个步骤
  • B.第三个步骤
  • C.第四个步骤
  • D.第五个步骤
  • E.第六个步骤
80

无菌物品的保存方法不当的是

  • A.储物架及运送车要保持干净
  • B.无菌物品应有合格标志,并标明灭菌日期
  • C.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论是否潮湿,均可保存7~14天
  • D.储藏房间要保持湿式清扫,避免扬尘
  • E.无菌物品应与未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81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传播健康信息
  • B.实施健康行为干预
  • C.帮助服务对象树立健康观念
  • D.帮助服务对象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
  • E.提高生活质量
82

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 A.促进服务对象健康
  • B.强化健康人群的健康意识
  • C.帮助服务对象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
  • D.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 E.帮助服务对象掌握卫生知识
83

1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以下处理措施不妥的是

  • A.查找感染源
  • B.对感染病人和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 C.隔离病人
  • D.制定防范措施
  • E.调换所有工作人员
84

移位菌群失调的原因不包括

  • A.使用抗菌药物不恰当
  • B.外科手术
  • C.插管或介入治疗
  • D.免疫功能降低
  • E.细菌结构变化
85

正式沟通的缺点为

  • A.比较严肃
  • B.约束力较强
  • C.比较容易保密
  • D.效果较好
  • E.速度较慢
86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

  • A.病毒
  • B.衣原体
  • C.细菌
  • D.真菌
  • E.弓形虫
87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

  • A.方法灵活
  • B.约束力小
  • C.不需借助非正式沟通以弥补不足
  • D.效果较好
  • E.速度较慢
88

以下关于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和合理给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 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
  • D.原则上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溶液
  • E.两种抗生素不宜同时静脉滴注
89

“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属于哪一行为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自我发展阶段
91

以下关于行为学家麦格雷戈的X.Y理论(人性理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 B.X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
  • C.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是负责任的,能够自我控制
  • D.Y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人是懒惰的
  • E.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
94

同一类传染病病人住同一病房,床距应保持在

  • A.1m以上
  • B.0.8m以上
  • C.1.5m以上
  • D.2m以上
  • E.2.5m以上
97

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

  • A.痰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 03cfu/ml
  • B.痰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4cfu/ml
  • C.痰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 D.痰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 E.痰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7cfu/ml
98

以下关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知一信一行模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知”指知识、学习
  • B.“信”指信念、态度
  • C.“行”指行为、行动
  • D.“信”是动力
  • E.“行”是基础
99

以下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是

  • A.ICU(重症监护病房)
  • B.心内科病房
  • C.门诊接诊室
  • D.放射科
  • E.门诊注射室
100

根据组织设计的原则,从高层领导到基层领导的管理层次最好为

  • A.1~3个层次
  • B.2~4个层次
  • C.3~5个层次
  • D.4~6个层次
  • E.5~7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