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级:对孕妇安全
- B.B级:对孕妇相对安全
- C.C级:是在万不得已时才可使用
- D.D级:对孕妇权衡利弊后慎用
- E.X级:绝对禁止使用
- A.增加热量
- B.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 C.保证适宜的脂肪供给
- D.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
- E.适当多喝碳酸饮料
- A.羊水过多或过少
- B.年龄超过35周岁
- C.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儿可能有畸形
- D.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的婴儿
- E.既往有剖宫产史
- A.尽量不要看书读报
- B.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 C.不要洗桑拿或长时间浸泡热水澡
- D.避免接触放射线及有毒有害物质
- E.不抽烟不喝酒
- A.21-三体畸形
- B.18-三体畸形
- C.神经管畸形
- D.双胎
-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 A.胎儿系统B型超声筛查
- B.75gOGTT
- C.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
- D.血清胆汁酸检测
- E.以上都是
- A.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
- B.对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C.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D.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 A.洗手,擦拭乳头后进行母乳喂养
- B.混合喂养
- C.杜绝混合喂养,实行人工喂养
- D.新生儿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再实施母乳喂养
- A.胸闷
- B.气急
- C.水肿
- D.不能平卧
- E.半夜到窗口透气
-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
- B.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并正确使用。
- C.处理难产时常规会阴切开。
- D.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
- 13
-
胎头衔接是指胎头
- A.枕骨进入骨盆入口
- B.顶骨进入骨盆入口
- C.双顶径到达坐骨棘水平
- D.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颅骨最低点接近或到达坐骨棘水平
- E.双顶径到达坐骨结节水平
- A.子宫下段剖宫产疤痕较古典式剖宫产易破
- B.病理缩复环高达平脐应考虑先兆子宫破裂
- C.阴道分娩时易发生下段破裂
- D.子宫破裂时应尽快从阴道娩出胎儿
- E.有血尿即可诊断子宫破裂
- A.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 B.妊娠16-20周检测血清铁,及时发现及纠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 C.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
- D.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 A.在艾滋病流行的地区前三个月纯母乳喂养与婴儿配方奶相比的婴儿感染艾滋病 的几率更低
- B.提倡人工喂养
- C.避免母乳喂养
- D.杜绝混合喂养
- E.贫困地可以纯母乳喂养
- A.圆韧带
- B.骶韧带
- C.固有韧带
- D.骨盆漏斗韧带
- A.执业医师
- B.主治医师
- C.副主任医师
- D.主任医师
- A.I度胎盘早剥
- B.Ⅱ度胎盘早剥
- C.Ⅲ度胎盘早剥
- D.先兆子宫破裂
- A.骨盆入口前后径比横径大
- B.中骨盆平面横径比前后径大
- C.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最窄平面
- D.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宽平面
- E.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呈60度角
- A.小阴唇
- B.大阴唇
- C.阴阜部
- D.阴蒂部
- 22
-
新生儿出生后的首要处理:
- A.清理呼吸道
- B.刺激呼吸
- C.断脐
- D.处理脐带
- E.无呼吸注射中枢兴奋剂
- A.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
- B.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 C.婚前医学检查
- D.检查是否已怀孕
- A.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比横径短
- B.骨盆出口平面是骨盆最窄平面
- C.骨盆入口平面与出口平面平行
- D.站立位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面平行
- A.心脏病
- B.贫血
- C.肝炎
- 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A.9cm
- B.10cm
- C.11cm
- D.12cm
- A.孕妇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 B.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较普通孕妇女高4~8倍
- C.羊水过多发生率较普通孕妇女增加10倍
- D.手术产发生率同正常孕妇
- A.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 B.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 C.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 D.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幼儿早期教育
- A.9cm
- B.10cm
- C.11cm
- D.12cm
- A.髂嵴间径
- B.出口后矢状径
- C.骶耻外径
- D.髂棘间径
- E.对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