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红细胞压积增高
- B.血红蛋白下降
- C.血浆蛋白下降
- D.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E.血细胞的沉降率减慢
- A.遗传咨询
- B.医学影像
- C.生化免疫
- D.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
- 正确
- 错误
- A.阵发性腹痛
- B.恶心、呕吐
- C.阴道流血
- D.腰背酸痛
- E.下肢水肿
- A.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 B.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 C.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 D.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 E.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 A.夫妇双方或家族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
- B.妇女有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或死胎死产等情况,夫妇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高危环境因素
- C.夫妇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儿或先天畸形儿
- D.第一次怀孕的夫妇
- E.小学文化程度
- A.胎盘早剥
- B.心脏病
- C.脑梗死
- D.肝功能衰竭
- E.肾功能衰竭
- A.过期妊娠
- B.双胎妊娠
- C.妊高征
- D.羊水过多
- A.出口横径稍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正常大小胎儿可经阴分娩
- B.后矢状径是指坐骨棘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
- C.测得出口后矢状径为8cm,不能弥补出口横径稍短
- D.出口后状径值与出口横径和≥13.5cm,表明骨湓出口狭窄不明显
- E.出口后状径值通过骨盆内测量测得
- A.急查肝肾功能
- B.胎心监护
- C.首选解痉治疗
- D.立即终止妊娠
- 14
-
关于骨盆,错误的是()
- A.中骨盆平面是指以耻骨联合中点,经过坐骨棘止于骶尾关节
- B.骨盆入口前后径比横径小
- C.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
- D.骨盆轴为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枕下前囟径
- B.枕额径
- C.枕颏径
- D.双顶径
- E.前后径
- A.30分钟内
- B.45分钟内
- C.60分钟内
- D.90分钟内
- A.建立呼吸
- B.清理呼吸道
- C.维持正常循环
- D.药物治疗
- A.心功能Ⅰ、Ⅱ级者
- B.风心病心功能良好者
- C.无明显心脏扩大者
- D.轻微活动后有胸闷气者
- A.65°
- B.60°
- C.55°
- D.50°
- E.70°
- A.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组织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对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评价
- B.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 C.负责对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报告、分析
- D.负责协调辖区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转诊和救治
- A.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 B.缩宫素激惹试验
- C.尿E3测定
- D.羊膜镜检查
- E.血清HPL测定
- A.阿昔洛韦
- B.更昔洛韦
- C.复方新诺明
- D.病毒唑
- A.潜伏期约8小时
- B.加速期约5小时
- C.减速期约1小时
- D.第二程约1-2小时
- A.20%
- B.30%
- C.40%
- D.50%
- A.妊娠合并心脏病
- B.孕33周臀位
- C.疤痕子宫
- D.羊水过多
- A.7
- B.14
- C.28
- D.42
- A.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动员督促怀孕妇女按时建册(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B.负责收集辖区内妇女妊娠、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有关数据,定期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 C.按时参加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专业培训,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 D.负责对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进行接生人员的技术指导
- A.20周后
- B.24周后
- C.28周后
- D.38周后
- A.两次
- B.三次
- C.四次
- D.五次
- A.完善儿童监护制度,保障儿童获得有效监护
- B.加强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 C.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D.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 32
-
产褥期一般为
- A.4周
- B.5周
- C.6周
- D.7周
- E.8周
- A.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福利
- B.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权利、儿童与发展、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福利
- 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权利、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福利
- D.儿童与发展、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儿童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