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促性腺激素增加
- B.醛固酮降低
- C.血浆蛋白降低
- D.甲状腺激素降低
- 正确
- 错误
- 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娩时机的选择应结合母体并发症及胎儿宫内情况综合判断
- B.对于小于34周分娩的胎儿,可提前24小时至1周给予孕妇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 C.估计胎儿体重大于4000g,而无糖尿病者,可阴道试产,但需放宽剖宫产指征
- D.妊娠期发现巨大儿可疑者,建议预防性引产
- A.子宫增大
- B.自觉胎动
- C.腹部触诊有胎头浮球感
- D.超声显示胎儿骨骼
- A.妊娠周数增加,胎动也随之不断增加
- B.妊娠18-20周可自觉胎动
- C.听诊脐带杂音与胎心一致
- D.妊娠20周可触及胎体
- A.蒙氏结节出现
- B.乳晕着色加深
- C.乳房增大
- D.分泌初乳
- A.子宫收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及缩复作用
- B.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
- C.子宫收缩异常,多数不能经阴道分娩
- D.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 A.孕早期首次产检需确定孕周
- B.孕中晚期,确定胎儿宫内安危与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计数胎动
- C.孕中期需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 D.妊娠不超过42周,无需积极引产
- 21
-
孕产妇用药原则包括
- A.病情需要,孕早期应用对胚胎、胎儿有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娠,再用药
- B.能用一种药物,避免联合用药
- C.病情允许,尽量推迟到孕中晚期再用药
- D.孕期呼吸道感染,可自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 A.胎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铁
- B.妊娠晚期,孕妇体内30g钙储存于胎儿体内,其余大部分钙在孕妇骨骼中存储,可随时动员参与胎儿生长发育
- C.无明确指征,孕妇不需要补铁、补钙。
- D.妊娠期约需铁1g,孕妇铁储备不足,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 A.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
- B.胎心率>160bpm,称为心动过速
- C.晚期减速一般发生在第一产程后,为宫缩时抬头受压引起,不受孕妇体重或吸氧改变
- D.变异减速一般认为是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
- A.NST试验是在临产后进行的
- B.OCT试验是在无宫缩时进行的
- C.NST试验的20分钟内应有2次胎动
- D.胎动后FHR增加>15次/分,持续15秒
- A.骨盆入口前后径比横径大
- B.中骨盆平面横径比前后径大
- C.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的最宽平面
- D.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窄平面
- E.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 A.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 B.孕妇血压、体重指数
- C.评估妊娠期高危因素
- D.产科B型超声检查
- A.胎心音不规律,<100次/分
- B.胎动频繁
- C.羊膜镜检羊水深绿色
- D.胎儿头皮血pH值<7.20
- E.胎位异常
- A.血压
- B.体重
- C.宫高
- D.腹围
- E.胎心率
- A.扁平骨盆
- B.漏斗骨盆
- C.均小骨盆
- D.类人猿型骨盆
- E.骨软化病骨盆
- A.羊水胎粪污染
- B.胎动增加
- C.胎儿头皮血pH值为7.3
- D.胎心听诊120~160次/分
- E.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小于3次/分
- A.面罩吸氧
- B.产妇左侧卧位,等待自然分娩
- C.使用宫缩抑制剂缓解宫缩
- D.立即剖宫产
- E.待宫口开全,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 A.解除肺动脉高压
- B.纠正呼吸循环衰竭
- C.纠正DIC及继发纤溶
- D.在第一产程者应加强缩宫素应用,尽早结束分娩
- E.在第二产程者可根据情况经阴道助产
- A.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如配血
- B.第一产程要避免产妇过度疲劳
- C.第二产程时要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
- D.双胎妊娠,在第一胎肩部娩出后应肌注麦角新碱0.2mg
- E.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内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 A.子宫收缩乏力
- B.胎膜残留
- C.胎盘残留
- D.宫颈裂伤
- E.凝血功能障碍
- A.立即开放静脉快速补液
- B.立即肌注麦角新碱0.2mg
- C.立即西地兰0.2mg+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
- D.立即肌注缩宫素10单位
- E.无感染者产后不加用抗生素
- A.一共有七章、三十九条
- B.一共有八章、四十五条
- C.一共有七章、四十五条
- D.一共有八章、三十九条
- E.一共有六章、三十九条
- A.1994年10月27日正式实施
- B.199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 C.2001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D.2003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E.2005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A.1994年10月27日正式实施
- B.199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 C.2001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D.2003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E.2005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法》
- E.以上都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E.以上都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E.以上都是
- A.孕12周内建立母子保健手册
- B.于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
- C.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1次
- D.自妊娠28周起每周检查1次
- A.一共有七章、三十九条
- B.一共有八章、四十五条
- C.一共有七章、四十五条
- D.一共有八章、三十九条
- E.一共有六章、三十九条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法》
- E.以上都是
- A.制定母婴保健法及本办法的配套规章和技术规范
- B.按照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
- C.组织推广母婴保健及其生殖健康的适宜技术
- D.对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
- E.以上都对
- A.<2000g
- B.<2500g
- C.≤2500g
- D.<3000g
- A.母婴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 B.母婴保健工作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 C.母婴保健工作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 D.母婴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 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