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 B.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 C.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 D.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 A.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
- B.CD4T淋巴细胞计数;
- C.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的临床分期;
- D.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
- A.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 B.产妇死亡率
- C.产妇梅毒感染率
- D.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 A.《艾滋病防治条例》
- B.《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
- C.《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 D.《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 A.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
- B.暗视野显微镜检测到梅毒螺旋体;
- C.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 D.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进行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
- A.全面发展原则
- B.平等发展原则
- C.妇女优先原则
- D.妇女参与原则
- A.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
- B.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
- C.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 D.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
- A.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 B.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
- C.多次造成医疗失误的
- D.多次延误诊治的
- A.从事临床工作的,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 B.从事医技和辅助工作的,应取得相应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 C.符合《从事产前诊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
- D.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从事产前诊断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 A.血常规、尿常规
- B.血型、凝血功能
- C.肾功能和血生化
- D.肝功和肝炎病毒检查
- A.旁听
- B.回避
- C.列席
- D.质询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 C.《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D.《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A.10
- B.15
- C.30
- D.60
- A.2
- B.3
- C.4
- D.5
- A.同级妇幼保健院
- B.省级妇幼保健院
- C.市级妇幼保健院
- 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A.产前检查、产前诊断
- B.产前检查、终止妊娠
- C.终止妊娠、结扎
- D.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 A.公民和医疗保健机构均可以申请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
- B.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
- C.对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也可以申请鉴定
- D.县以上地方政府可以设立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
- A.主要看有无造成人身伤残,如无造成人身伤残可不列入处罚范围
- B.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 C.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D.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十五日
- B.三十日
- C.六十日
- D.九十日
- A.半年
- B.一年
- C.二年
- D.三年
- A.4
- B.5
- C.6
- D.8
- A.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 B.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 C.经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应施行结扎手术后结婚。
- D.经婚前医学检查,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不准结婚
- A.15日
- B.30日
- C.60日
- D.90日
- A.人工喂养
- B.母乳喂养
- C.混合喂养
- D.及早添加辅食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12
- B.14
- C.16
- D.18
- A.2
- B.4
- C.6
- D.8
- A.疾控局
- B.妇社司
- C.医政司
- D.规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