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C.《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D.《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A.3
- B.6
- C.9
- D.12
- A.0.5
- B.1
- C.1.5
- D.2
- A.苯
- B.铅
- C.碘
- D.汞
- A.各省卫生厅
- B.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 C.卫生部
- D.国家妇幼保健协会
- A.50%
- B.60%
- C.70%
- D.80%
- A.乳腺癌、宫颈癌
- B.艾滋病、梅毒
- C.卵巢癌、子宫肌瘤
- D.乙肝、性病
- A.《食品安全法》
- B.《母婴保健法》
- C.《传染病防治法》
- D.《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 A.依法保护原则
- B.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 C.儿童参与原则
- D.地区均衡发展原则
- A.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女童接受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B落实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就学资助政策。
- B.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A.简化、规范登记程序
- B.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
- C.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
- D.登记儿童出生信息须征得家长同意
- A.50%
- B.60%
- C.70%
- D.80%
- A.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 B.各级妇儿工委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
- C.各级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相关机构及有关部门要向上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向上级妇儿工委提交中期和终期评估报告。
- D.建立儿童发展综合统计制度,规范和完善与儿童生存、发展有关的统计指标和分性别统计指标,将其纳入国家和部门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
- 14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B.妇女占全国人口的半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 C.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男女平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D.以上都正确。
- A.90%
- B.85%
- C.80%
- D.75%
- A.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
- B.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
- C.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
-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领导班子中有2名以上女干部,并逐步增加。
- A.25%
- B.30%
- C.35%
- D.40%
- A.7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A.在传染期内的乙型肝炎;
- B.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 C.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
- D.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 A.有不满半周岁婴儿的哺乳妇女
- B.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哺乳妇女
- C.有不满2周岁婴儿的哺乳妇女
- D.任何哺乳妇女
- A.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 B.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 C.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 D.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幼儿早期教育;
- A.公民可以申请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
- B.医疗保健机构不可申请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
- C.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结果具备法律效力
- D.县以上地方政府可以设立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B.控制人口数量
- C.母亲安全,儿童优先
- D.加强妇幼卫生管理
- A.除医学上确有需要外,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 B.医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出医学意见,当事人必须无条件执行
- C.医师依法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或者结扎手术需经当事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 D.有产妇死亡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