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正常入量,即每日每千克体重1.0g
- B.应尽量摄入动物蛋白
- C.保证摄入的热量应为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少于126~147kJ
- D.水肿时应限制盐的摄入<3g/d
- E.应多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 A.高蛋白饮食
- B.低蛋白饮食
- C.优质蛋白饮食
- D.优质高蛋白饮食
- E.优质低蛋白饮食
- A.使用镇痛泵
- B.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
- C.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
- D.遵照医嘱应用止痛药
- E.限制止痛药的应用答案:E
- A.体温过高
- B.排尿异常
- C.焦虑
- D.知识缺乏
- E.预感性悲哀
- A.吸痰
- B.翻身拍背,体位引流
- C.遵医嘱给予安乃近快速降温
- D.遵医嘱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 E.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A.患者的粪便应消毒后才可倒掉
- B.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C.饮食以高蛋白质、多纤维素的饮食为宜
- D.患者的食具、便盆应单独使用
- E.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
- A.紧张、恐惧
- B.组织灌注量改变
- C.体温过高
- D.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
- E.皮肤完整性受损
- A.血压改变
- B.有无肺底啰音
- C.有无呼吸困难
- D.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E.有无泡沫痰
- A.患者咽肌痉挛不能进食时,可静脉输液,但不应插管,以免增加对咽肌的刺激
- B.咽肌和呼吸肌痉挛不能用镇静剂控制时,可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
- C.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和橡皮手套
- D.患者住单人房间
- E.避免水、声、光、风的刺激
- 10
-
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查体:体温39.2℃,脉搏110次/分。查体过程中患者又连续抽搐两次。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酒精擦浴降温
- B.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C.保持环境安静
- D.保持呼吸道通畅
- E.遵医嘱给予甘露醇
- A.高血压
- B.精神兴奋
- C.肾脏损伤
- D.继发感染
- E.股骨头坏死
- A.长期卧床休息
- B.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
- C.小夹板固定
- D.长期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 E.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 A.积极进行双手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畸形
- B.夜间睡眠时用弹力手套保暖
- C.起床时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
- D.保持双手关节呈功能位
- E.睡眠时避免压迫双手关节,避免受寒
- A.防止外伤,避免接触性的运动
- B.尽量采用口服用药
- C.少吃带骨、刺的食物
- D.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 E.必须静脉注射时,采用留置针
- A.从小剂量开始
- B.在餐前服药
- C.避免与牛奶同服
- D.告知患者服药后会有黑便
- E.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用药
- A.红细胞丢失过多
- B.红细胞酶缺乏
- C.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
- D.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
- E.脾功能亢进
- A.急性肾盂肾炎
- B.急性肾小球肾炎
- C.慢性肾小球肾炎
- D.肾病综合征
- E.肾衰竭
- A.脑出血
- B.脑栓塞
- C.脑血栓形成
- D.脑梗死
- E.蛛网膜下腔出血
- A.<10次/分
- B.10~20次/分
- C.20~30次分
- D.30~40次/分
- E.>40次/分
- 20
-
患者男,36岁。患者自诉6天前出现畏寒、发热、乏力、厌油、恶心、呕吐。查体:巩膜、皮肤黄染,触诊肝脏肿大、质软、有轻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型肝炎
- B.急性黄疸型肝炎
- C.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 D.重型肝炎
- E.丙型肝炎
- A.检查前禁食12小时
- B.检查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皮下注射
- C.检查前协助摘除义齿
- D.检查后无需禁食,可进少量流质饮食
- E.检查后告诉病人出现的咽部不适症状会自行消失
- A.半卧位
- B.仰卧位
- C.俯卧位
- D.患侧卧位
- E.健侧卧位
- A.胸痛取患侧卧位
- B.呼吸困难取半卧位
- C.高热者常规使用退热剂
- D.腹胀者可局部热敷或肛管排气
- E.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变化,警惕感染中毒休克
- A.败血症
- B.颅内出血
- C.恶性贫血
- D.重度感染
- E.肾病综合征
- A.发热
- B.咳漱
- C.肛周疼痛
- D.剧烈头痛
- E.皮肤出血点增多
- A.卧床休息期间注意保持关节功能位
- B.活动期发热或关节肿胀明显时卧床休息
- C.可短时间制动
- D.可进行治疗性锻炼
- E.病情缓解时进行功能锻炼
- A.活动期卧床休息
- B.缓解期适度活动
- C.防压疮
- D.用红外线照射
- E.缓解期理疗
- A.休息
- B.关节疼痛减轻后及时进行活动
- C.限制活动
- D.抬高头部
- E.抬高膝部
- A.进行丙种球蛋白预防注射
- B.采取自我防护
- C.针对不同的传播方式采取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 D.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实行有效的医学监督
- E.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 A.注射狂犬病疫苗
- B.冲洗后用75%酒精涂擦
- C.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后缝合包扎
- D.将免疫血清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
- E.用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彻底冲洗
- A.加强患者的管理,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 B.及时发现患者
- C.及时发现病毒携带者
- D.切断传播途径
- E.保护易感人群
- A.注意补钾
- B.纠正碱中毒
- C.补充血容量
- D.严格限制入量
- E.增加胶体渗透压
- A.眼睑和颜面
- B.足背和踝部
- C.臀部和阴部
- D.手背和腕部
- E.胸壁和腹壁
- A.活动性肠结核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
- B.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
- C.腹泻患者要多吃些豆制品和牛奶
- D.监测病人腹痛程度和性质的变化
- E.患者用过的餐具和用品要进行消毒
- A.蛋白质饮食
- B.胆固醇饮食
- C.高糖饮食
- D.脂肪饮食
- E.高钠饮食
- A.无渣流质饮食
- B.水果及纤维素丰富的饮食
- C.应多食牛奶或乳制品
- D.低蛋白质饮食
- E.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热量普食
- A.100次/分
- B.90次/分
- C.80次/分
- D.70次/分
- E.60次/分
- A.室早二联律
- B.出现奔马律
- C.黄视、绿视
- D.恶心、呕吐
- E.头痛
- A.病人取坐位,身体稍前倾
- B.咳嗽前先做深呼吸数次
- C.吸气终末,屏气数秒后再进行咳嗽
- D.病人为了省力每次连续轻咳数次
- E.排痰后用清水漱口
- 40
-
患者,男性,70岁,近日因咳嗽、咳黄脓痰且不易咳出就诊。体温36.8尤,胸部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右侧肺有絮状阴影。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护士对该病人进行护理时,下列措施中不妥的是()
- A.指导病人有效咳嗷
- B.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湿化气道
- C.予以机械吸痰
- D.督促每日饮水1500ml以上
- E.咳嗽时给予胸部叩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