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给药
- E.皮下注射给药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给药
- E.皮下注射给药
- 7
-
红霉素给药方式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给药
- E.皮下注射给药
- 8
-
相对危险度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几率之比
- B.感染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C.用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各组成所占的比重和分布,常用百分比表示
- D.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9
-
罹患率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几率之比
- B.感染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C.用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各组成所占的比重和分布,常用百分比表示
- D.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10
-
医院感染发生率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几率之比
- B.感染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C.用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各组成所占的比重和分布,常用百分比表示
- D.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11
-
比值比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几率之比
- B.感染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C.用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各组成所占的比重和分布,常用百分比表示
- D.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A、注重知识灌输
- B、注重环境改善
- C、注重效果评价
- D、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 E、注重计划教育
- A、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
- B、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C、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 D、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干预活动
- E、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
- A、门诊病人
- B、首次入院的病人
- C、再次入院的病人
- D、即将出院的病人
- E、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病人
- A、谈话内容不要过多
- B、加强评论和表态
- C、多用描述性语言
- D、耐心倾听
- E、认同对方的问题和处境
- A、沉默
- B、倾听
- C、重复
- D、鼓励
- E、劝服
- A、沟通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理解
- B、组织中应避免出现非正式沟通
- C、手势和符号也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 D、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能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 E、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A、以疾病为中心
- B、以患者为中心
- C、以社区为中心
- D、以生活方式为中心
- E、以健康为中心
- 20
-
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探视者
- B、陪护者
- C、急诊病人
- D、门诊病人
- E、住院病人
- A、医院感染散发
- B、医院感染传播
- C、医院感染流行
- D、医院感染暴发
- E、医院感染罹患
- A、麦格雷戈
- B、赫茨伯格
- C、弗隆姆
- D、亚当斯
- E、马斯洛
- 23
-
抗生素应用疗程不正确的是
-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3h使用
-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续用2~3d
- 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d再停药
- D、术前1h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 E、严重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疗程可达4~8周
- 24
-
下列哪项是正式组织的特点
- A、自发形成
- B、较强的约束力
- C、讲究效率
- D、方式灵活
- E、沟通方便内容广泛
- A、用含有效氯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D、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E、用含有效氯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26
-
挑选方案的方法包括
- A、市场调查
- B、经验判断法
- C、筛查法
- D、专家意见法
- E、头脑风暴法
- A、一级预防
- B、二级预防
- C、三级预防
- D、早期预防
- E、中期预防
- 28
-
护理人才的群体结构不包括
- A、专业结构
- B、能级结构
- C、知识结构
- D、年龄结构
- E、智能结构
- A、由上往下擦拭
- B、由右向左擦拭
- C、由左向右擦拭
- D、由外向内擦拭
- E、由内向外擦拭
- 30
-
需要进行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 A、大面积烧伤
- B、霍乱
- C、乙型肝炎
- D、麻疹
- E、艾滋病
- 31
-
不属于沟通过程步骤的是
- A、编码
- B、解码
- C、信息源
- D、接收者
- E、传递信息
- A、日常控制
- B、定期控制
- C、直接控制
- D、全面控制
- E、间接控制
- A、比较稳定,但激励作用有限
- B、下属不可抗拒,激励作用大
- C、对下属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起主导作用
- D、影响力持久,靠奖励等条件起作用
- E、不太稳定,可起潜移默化作用
- 34
-
满意的决策不包括
- A、符合领导标准
- B、符合全局性标准
- C、符合适宜性标准
- D、符合经济性标准
- E、由决策者选出
-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 B、损伤细胞膜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形成
- E、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A、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周围
- B、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周围
- C、两侧大腿上部及肛门周围
- D、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
- E、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
- A、市场
- B、社会竞争
- C、服务对象的需求
- D、组织资源
- E、领导意愿
- A、20℃以下
- B、30℃以下
- C、40℃以下
- D、50℃以下
- E、60℃以下
- A、诱发因素
- B、倾向因素
- C、激励因素
- D、促成因素
- E、强化因素
- A、外科医生
- B、外科监护室护士
- C、血液透析室护士
- D、儿科护士
- E、心脏监护室护士
- A、目标应具有挑战性
- B、目标应明确、恰当
- C、未实现目标应严惩
- D、目标应具体化
- E、目标应数量化
- 42
-
属于一级医疗事故的是
- A、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和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 B、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
- C、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
- D、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
- E、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D、预警行为
- E、保健行为
- A、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
- B、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A、泛酸等
- C、肠道中的乳酸菌、肠球菌等正常菌群可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 D、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
- E、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A、明确的目的性
- B、及时的应变性
- C、场地的适宜性
- D、果断的决策性
- E、适当的灵活性
- A、医疗效果
- B、病情现状
- C、发病机制
- D、继续用药
- E、定期复查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偏向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 A、做好气道护理
- B、注意做好手卫生
- C、视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E、掌握正确吸痰技术
- A、目标冲突
- B、认知冲突
- C、建设性冲突
- D、破坏性冲突
- E、程序冲突
- 50
-
有效沟通的方法是
- A、沟通过程应使用专业术语
- B、沟通中少用描述性语言
- C、需要反反复复地与一个对象进行沟通
- D、沟通中应该多说多讲,表达自己的情绪
- E、随时评价沟通对象的观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