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分钟
- B、10分钟
- C、20分钟
- D、30分钟
- E、60分钟
- A、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 B、已有成功改变实证的行为
- C、与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 D、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E、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为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 A、环氧乙烷
- B、氯己定
- C、过氧化氢
- D、甲醛
- E、戊二醛
- A、年度评估指标
- B、质量评估指标
- C、差异度评估指标
- D、临床成果评估指标
- E、病人满意度评估指标
- A、25%
- B、30%
- C、50%
- D、75%
- E、90%
- A、组织
- B、人员配置
- C、控制及评价
- D、协调
- E、领导
- A、≤4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E、≤48小时
- A、1~3个层次
- B、2~4个层次
- C、3~5个层次
- D、4~6个层次
- E、5~7个层次
- A、1~2个层次
- B、2~4个层次
- C、4~6个层次
- D、6~8个层次
- E、8~9个层次
- A、矫正性控制
- B、预先控制
- C、内部控制
- D、过程控制
- E、事后控制
- A、静脉输液
- B、铺麻醉床
- C、阑尾炎手术病人护理
- D、留置导尿术
- E、测量生命体征
- A、目标数目越多越好
- B、目标应明确、恰当
- C、目标都由下级完成
- D、目标数目越少越好
- E、未实现目标的部门和个人应严惩
- 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 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 C、使用后不用手去除针头
- D、将针头放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 E、用过的针头不再重复使用
- A、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 B、协调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 D、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方面矛盾
- E、协调措施可脱离既定的目标
-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大肠埃希菌
- E、肺炎克雷伯菌
- A、做好患者照顾的质量保证
- B、有效掌握医疗护理照顾的成本效益
- C、重视经验的总结和失误的纠正
- D、做好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
- 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A、及时提问
- B、理解内容
- C、必要时重复
- D、集中精力
- E、及时澄清
- A、保持时间的连续性
- B、学会合作
- C、学会拒绝
- D、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
- E、善于应用助手
- A、管理者要合理任用人员
- B、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C、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经验
- D、管理者要建立奖罚程序
- E、管理者要明确组织分工
- A、1966年
- B、1970年
- C、1978年
- D、1988年
- E、1995年
- A、实践技能
- B、创新思维
- C、科研能力
- D、科室轮转
- E、基础训练
- A、0.1%~0.2%
- B、0.2%~0.4%
- C、0.6%~0.8%
- D、1.0%~1.2%
- E、1.2%~1.4%
- A、资历因素
- B、感情因素
- C、才能因素
- D、品格因素
- E、知识因素
- A、灭菌
- B、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 C、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 D、低中水平的消毒方法
- E、清洁擦拭
- A、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 B、甲状腺手术
- C、疝修补术
- D、输卵管结扎术
- E、膝软骨摘除术
-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 C、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D、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 E、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A、责权利一致原则
- B、公平竞争原则
- C、用人之长原则
- D、系统管理原则
- E、合理结构原则
- A、临床实践
- B、定期查房
- C、专题讲座
- D、读书报告会
- E、短期培训班
- A、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 B、甲状腺手术
- C、疝修补术
- D、子宫肌瘤切除术
- E、扁桃体摘除术
- A、一周一次
- B、半月一次
- C、一月一次
- D、半年一次
- E、一年一次
- A、可行性原则
- B、有效性原则
- C、经济性原则
- D、实用性原则
- E、重要性原则
- A、移位途径
- B、细菌具有黏附力
- C、细菌具有毒力
- D、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 E、细菌易位
- A、传统因素
- B、职位因素
- C、资历因素
- D、性格因素
- E、品格因素
- A、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讲座
- B、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控制在60%以下
- C、选用广谱抗生素以达到杀灭致病菌的目的
- D、尽可能使用大剂量冲击疗法
- E、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
- A、缩短住院时间
- B、敷料渗透后及时更换
- C、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 D、严格无菌操作
- E、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 A、是诊断人群疾病谱的过程
- B、能提供健康教育的措施
- C、是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
- D、可确定或推测与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
- E、能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价值
- A、对每位参与者表示欢迎
- B、请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 C、对发言踊跃者给予肯定性反馈
- D、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以打破僵局
- E、讨论偏离主题时,出于礼貌,不作任何引导
- A、湿化器使用蒸馏水
- B、定期更换蒸馏水
- C、定时倾倒冷凝水
- D、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A、重复测量
- B、随机抽样
- C、随机配对
- D、检验测量工具
- E、培训测量人员
- A、问卷调查
- B、电话随访
- C、病人投诉
- D、与病人直接沟通
- E、第三方调查
- A、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
- B、知觉到益处
- C、知觉到障碍
- D、自我效能
- E、知觉到社会力量
- A、无意模仿
- B、有意模仿
- C、强迫模仿
- D、主动交往
- E、被动交往
- 44
-
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法不包括
- A、基础训练
- B、学历教育
- C、定向培养
- D、知识更新
- E、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 45
-
"管理过程之父"是指
- A、韦伯
- B、泰戈尔
- C、法约尔
- D、麦格雷戈
- E、泰勒
- A.使用H<sub>2</sub>受体阻断剂的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
- B.长期鼻饲的患者
- C.行气管插管的患者
- D.吞咽困难的患者
- E.剖宫产术后的患者
- A、适用于门诊慢性疾病病人
- B、针对病人个体制定疾病预防措施
- C、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D、可减少疾病残疾
- E、适用于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 48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 A、通过共同就餐传播
- B、通过拥抱传播
- C、通过共用牙刷和剃刀
- D、通过空气传播
- E、通过握手传播
- 49
-
护理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是
- A、现代化
- B、专业化
- C、先进化
- D、合理化
- E、科学化
- A、责权一致原则
- B、分工协作原则
-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 D、最少层次原则
- E、目的统一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