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 B.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和全面控制
- D.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
- E.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整体护理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整体护理
- A.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 B.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和全面控制
- D.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
- E.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A.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 B.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和全面控制
- D.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
- E.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A、提问技巧
- B、行为技巧
- C、非语言传播技巧
- D、反馈技巧
- E、谈话技巧
- A、营养作用
- B、稳定作用
- C、免疫调节作用
- D、生物屏障作用
- E、定植抵抗力作用
- A、呼吸道传播
- B、空气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接触传播
- E、性传播、血液传播
- A、易接受性
- B、群众性
- C、针对性
- D、独特性
- E、交流性
- A、决定人员配备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形成组织结构
- D、划分业务工作
- E、确定职责和权限
- A、≤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B、≤10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C、≤1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20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E、≤2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A、测试因素
- B、观察因素
- C、时间因素
- D、回归因素
- E、霍桑效应
- A、受传者
- B、信息
- C、传播媒介
- D、传播者
- E、传播效果
- A、肠功能紊乱
- B、假膜性肠炎
- C、慢性咽喉炎
- D、口腔炎
- E、阴道炎
- A、法约尔
- B、泰勒
- C、梅奥
- D、卢因
- E、麦格雷戈
- A、25~50mg/L
- B、50~100mg/L
- C、100~200mg/L
- D、250~500mg/L
- E、500~1000mg/L
- A、每次灭菌应连续进行物理监测
- B、无菌物品包的包内应进行化学指示物监测
- C、每日灭菌前进行B-D测试
- D、生物监测每周一次
- E、无菌物品包的包外不需进行化学指示物监测
- A、外科医生
- B、监护病房护士
- C、门诊护士
- D、血液透析室护士
- E、助产士
- A、穿刺部位消毒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6cm×6cm
- B、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
- C、手术切口部位的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
- D、会阴部及阴道手术消毒的范围是大小阴唇、会阴和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周围
- E、口腔和咽部消毒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水溶液冲洗或漱洗
- A、病毒
- B、衣原体
- C、细菌
- D、真菌
- E、弓形虫
- 21
-
协调的实质是
- A、处理人际关系
- B、处理利益
- C、努力做到公平合理
- D、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
- E、科学管理
- A、评价
- B、计划
- C、评估
- D、分配
- E、实施
- 23
-
系统的特性不包括( )
- A、整体性
- B、相关性
- C、层次性
- D、科学性
- E、目的性
-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
- B、紫外线照射法
- C、高压蒸汽法
- D、消毒液浸泡法
- E、电离辐射法
- 25
-
医院感染发生率是( )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 B、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
-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
- E、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百分比
- A、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 B、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并强制其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 C、健康教育以调查研究为前提
- D、传播健康信息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 E、健康教育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
- 27
-
正式沟通的缺点是
- A、比较严肃
- B、有较强的约束力
- C、易于保密
- D、效果较好
- E、速度较慢
- A、无意模仿
- B、故意模仿
- C、有意模仿
- D、从众模仿
- E、群体模仿
- A、随机抽样
- B、系统抽样
- C、分层抽样
- D、整群抽样
- E、方便抽样
- A、作业
- B、人员
- C、信息
- D、财务
- E、组织绩效
- 31
-
中水平消毒能杀灭
- A、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 B、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 C、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
- D、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
- E、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 32
-
属于多线型组织结构的为
- A、直线型
- B、直线-参谋型
- C、职能型
- D、主导型
- E、综合型
- 33
-
医院的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
- A、100%
- B、99.99%
- C、99.9%
- D、99%
- E、95%
- A、调查研究
- B、促进健康
- C、预防疾病
- D、传播健康信息
- E、提高生活质量
- A、按职上岗原则
- B、公平原则
- C、合理结构原则
- D、满足需要原则
- E、效率原则
- A、沟通中多用评价性语言
- B、据理力争,说服对方
- C、平等待人,谨慎谦虚
- D、及时表态,早下结论
- E、分清主次,确定立场
- A、促进健康的行为
- B、危害健康的行为
- C、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 D、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 E、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A、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 B、公平公正原则
- C、合理结构原则
- D、满足需要原则
- E、经济效能原则
- A、结构复杂
- B、责权明确
- C、权力过于集中
- D、联系便捷
- E、管理成本较低
- A、乙肝
- B、丙肝
- C、丁肝
- D、艾滋病
- E、流行性出血热
- A、高效消毒法
- B、中效消毒法
- C、低效消毒法
- D、灭菌法
- E、机械清洁法
- A、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 B、每周更换抗生素
- C、间歇性停用抗生素
- D、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
- E、用微生态药物
- A、可用2%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 B、可用2%含氯石灰液喷洒消毒
- C、每平方米地面喷洒15~30ml
- D、每两小时喷洒一次
- E、共喷洒3次
- A、化学指示胶带
- B、程序监测
- C、生物监测
- D、化学指示卡
- E、温度计
- A、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B、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 C、不得检出非病原微生物
- D、不得检出任何细菌
- E、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46
-
隔离室适用于
- A、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 B、个人卫生状态差的患者
- C、高度水肿的患者
- D、Ⅲ度营养不良的患者
- E、婴幼儿和老年人
- A、梅奥
- B、法约尔
- C、麦格雷戈
- D、泰勒
- E、卢因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A、经济方法
- B、法律方法
- C、社会心理学方法
- D、行政方法
- E、思想教育方法
- A、住院教育
- B、病房教育
- C、随访教育
- D、门诊教育
- E、入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