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抗菌性脂类
- B.溶血性链球菌
- C.过氧化氢
- D.肠毒素
- E.脑膜炎球菌
- A.抗菌性脂类
- B.溶血性链球菌
- C.过氧化氢
- D.肠毒素
- E.脑膜炎球菌
- A.抗菌性脂类
- B.溶血性链球菌
- C.过氧化氢
- D.肠毒素
- E.脑膜炎球菌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人员管理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人员管理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人员管理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人员管理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人员管理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0.5~1小时
- B.2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E.48小时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0.5~1小时
- B.2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E.48小时
- A、每4张床设1名
- B、每5张床设1名
- C、每6张床设1名
- D、每8张床设1名
- E、每2张床设1名
- A、对一切感染症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C、有了各种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就不成问题了
-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 E、发热病人都是感染,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 A、无意模仿
- B、有意模仿
- C、强迫模仿
- D、自愿模仿
- E、随意模仿
- A、每月一次
- B、每季度一次
- C、每半年一次
- D、每年一次
- E、觉得消毒达不到要求时再监测
- A、发送者障碍
- B、接收者障碍
- C、沟通通道障碍
- D、编码障碍
- E、反馈障碍
- 19
-
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 A、门诊教育
- B、咨询教育
- C、入院教育
- D、病房教育
- E、出院教育
- A、制定预算
- B、衡量绩效
- C、明确目标
- D、进度控制
- E、监测过程
- A、拮抗作用
- B、后效作用
- C、吸附作用
- D、分解作用
- E、增强作用
- A、传染性隔离
- B、保护性隔离
- C、全部去污染
- D、使用广谱抗生素
- E、降低正常菌群抗定植能力
- A、1:(0.7~0.8)
- B、1:0.6
- C、1:0.5
- D、1:0.4
- E、1:0.3
- A、10分钟
- B、15~20分钟
- C、25~30分钟
- D、35~40分钟
- E、45分钟以上
- A、营养作用
- B、稳定作用
- C、免疫调节作用
- D、生物屏障作用
- E、定植抵抗力作用
- 26
-
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之一是
- A、规律性
- B、和谐性
- C、一致性
- D、适宜性
- E、稳定性
- A、动态原理
- B、弹性原则
- C、效益原理
- D、价值原则
- E、静态原理
- 28
-
组织评估属于
- A、管理与政策诊断
- B、组织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社会诊断
- E、行为诊断
- A、生存
- B、共生
- C、定植
- D、定居
- E、繁殖
- A、15%
- B、25%
- C、35%
- D、45%
- E、55%
- A、能力
- B、态度
- C、努力
- D、任务的难度
- E、机遇
- A、白假丝酵母菌、乳酸菌、大肠埃希菌
- B、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肠球菌
- C、葡萄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
- D、产气荚膜梭菌、肺炎链球菌、乳酸菌
- E、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
- A、化学指示胶带
- B、程序监测
- C、生物监测
- D、化学指示卡
- E、温度计
- A、程序化决策
- B、非程序化决策
- C、确定型决策
- D、战略决策
- E、战术决策
- A、教育、赋权与协调
- B、预防、促进与教育
- C、预防、教育与协调
- D、倡导、赋权与协调
- E、倡导、促进与协调
- A、沟通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理解
- B、组织中应避免出现非正式沟通
- C、手势和符号也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 D、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能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 E、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 A、管理思想的多元化
- B、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 C、管理人才的专业化
- D、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 E、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 38
-
决策的步骤不包括
- A、拟定方案
- B、评估方案
- C、选择方案
- D、实施方案
- E、改变方案
- A、用干拖把拖净
- B、用湿拖把拖净
- C、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
- D、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
- E、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 40
-
设置隔离室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单独设置房间以提醒医务人员离开时洗手
- B、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监护
- 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
-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 E、方便家属探视
- A、暗示效应
- B、霍桑效应
- C、选择因素
- D、测量者因素
- E、回归因素
- A、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面积不小于5cm×5cm
- B、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面积不小于5cm×5cm
- 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面积不小于2cm×2cm
- D、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面积不小于2cm×2cm
- E、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上向下涂擦,面积不小于5cm×5cm
- A、紫外线照射
- B、臭氧消毒
- C、甲醛熏蒸法
- D、过氧乙酸熏蒸法
- E、过氧化氢喷雾法
- A、泛酸等
- B、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
- C、肠道中的乳酸菌、肠球菌等正常菌群可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 D、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
- E、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A、急诊病历
- B、住院治疗资料
- C、放射检查
- D、住院病程记录
- E、住院会诊资料
- A、5%
- B、10%
- C、15%
- D、20%
- E、25%
- A、年龄和性别
- B、基础疾病和目前状况
- C、抗生素应用情况
- D、意识状态和心理反应
- E、防御功能和病原体定植部位
- 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
- 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 C、患者的学习能力
- D、患者有无学习动机
- E、患者的环境因素可暂不考虑
- 49
-
对计划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
- B、计划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 C、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即what、why、when、where、who、how
- D、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 E、计划一旦制定,则不能改变
- 50
-
口腔科的牙钻属于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 B、中度危险性物品
- C、低度危险性物品
- D、高度水平消毒物品
- E、中度水平消毒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