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透析器出口液必须
- A.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
- B.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
- C.细菌菌落总数<2000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D.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E.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2
-
消毒后的内镜必须
- A.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
- B.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
- C.细菌菌落总数<2000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D.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E.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3
-
透析器入口液必须
- A.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
- B.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
- C.细菌菌落总数<2000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D.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E.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D.预警行为
- E.保健行为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D.预警行为
- E.保健行为
- A.调查一线资料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划分业务工作
- D.确定职责和权限
- E.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 A.调查一线资料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划分业务工作
- D.确定职责和权限
- E.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 A.调查一线资料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划分业务工作
- D.确定职责和权限
- E.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 A.直接性反馈
- B.间接性反馈
- C.肯定性反馈
- D.否定性反馈
- E.模糊性反馈
- 10
-
组织设计的第一步是
- A.调查一线资料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划分业务工作
- D.确定职责和权限
- E.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 A.直接性反馈
- B.间接性反馈
- C.肯定性反馈
- D.否定性反馈
- E.模糊性反馈
- A.直接性反馈
- B.间接性反馈
- C.肯定性反馈
- D.否定性反馈
- E.模糊性反馈
- A、急性胰腺炎
- B、急性胆囊炎
- C、急性胃炎
- D、急性心肌梗死
- E、心肌炎
- 14
-
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包括
- A、日常生活接触
- B、使用血制品
- C、静脉吸毒
- D、母婴传播
- E、性接触
- A、乙醇
- B、酵母片
- C、氨茶碱片
- D、糖衣片
- E、高锰酸钾
- A、常导致深部感染
- 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
- 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向
- 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
- 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 17
-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 A、促进人们自动护理能力和行为
- B、促进人们住院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
- C、促进人们自我保健能力和行为
- D、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 E、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
- A、重新构建组织
- B、领导者以身作则
- C、任命批评家
- D、引进外部成员
- E、奖励持异议者
- 19
-
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
- A、ICU病房
- B、普通内科病房
- C、门诊接诊室
- D、放射科
- E、门诊注射室
- A、1
- B、2
- C、3
- D、4
- E、5
- A、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
- B、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有些部分不理解
- C、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正确,有些部分理解不正确
- D、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记忆
- E、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接受
- A、行为激励
- B、人本原理
- C、动态理论
- D、参与管理
- E、系统原理
- A、前馈控制
- B、同期控制
- C、反馈控制
- D、质量控制
- E、直接控制
- A、空虚
- B、焦虑不安
- C、呼吸急促
- D、贪食
- E、寻死觅活
-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 A、贮物架及运送车要保持干净
- B、合格的灭菌物品均应有合格标志,并标明灭菌日期
- C、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论是否潮湿,均可保存7~14d
- D、贮藏房间要保持湿式清扫,避免扬尘
- E、灭菌物品应与未灭菌的物品分开放置
- A、社会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环境诊断
- D、流行病学诊断
- E、管理与政策诊断
- A、头低位
- B、头低位并左侧卧位
- C、头低位并右侧卧位
- D、侧卧位
- E、仰卧位
- A、开放式提问
- B、封闭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复合式提问
- E、偏向式提问
- A、有效碘100mglL的碘附液
- B、2%~4%过氧化氢液
- C、氧化电位水
- D、0.2%氯己定溶液
- E、0.3%硼酸溶液
- A、语言因素
- B、信息过滤
- C、选择性知觉
- D、沟通渠道因素
- E、情绪因素
- 32
-
不属于非语言传播技巧的是
- A、双目注视对方
- B、点头
- C、微笑
- D、插入“是的”、“很好”等语言予以反馈
- E、抚摸
- 33
-
会议组织协调的原则不包括
- A、明确的目的性
- B、果断的决策性
- C、紧凑的时间性
- D、及时的应变性
- E、适当的灵活性
- 34
-
抗菌药联合用药的指征是
-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 C、急性肾盂肾炎
- D、急性细菌性肺炎
- E、急性肠炎
- A、不必消毒
- B、2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以上
- C、煮沸10分钟
- D、流通蒸汽消毒10分钟
- E、流通蒸汽消毒5分钟
- 36
-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 B、员工参与管理
- C、重视成果
- D、强调自我评价
- E、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
- A、全局性标准、适宜性标准、正确性标准
- B、宏观性标准、全局性标准、正确性标准
- C、宏观性标准、全局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 D、全局性标准、适宜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 E、适宜性标准、大众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 A、临床护理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终末质量评价
- E、过程质量评价
- A、转移
- B、共生
- C、定植
- D、定居
- E、易位
- A、环境感染
- B、交叉感染
- C、自身感染
- D、医源性感染
- E、不属于医院感染
- 41
-
属于人际传播的是
- A、医生对病人的咨询
- B、出版书籍
- C、小群体内的传播活动
- D、出租车上的广告
- E、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
- A、疫点需消毒
- B、伤口用0.5%碘伏消毒
- C、疫区开展杀虫工作
- D、疫区开展灭鼠工作
- E、疫区开展灭蝇工作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D、预警行为
- E、保健行为
- A、1m以上
- B、80cm以上
- C、60cm以上
- D、50cm以上
- E、没有要求
- A、1~2个层次
- B、2~4个层次
- C、4~6个层次
- D、6~8个层次
- E、8~9个层次
- 46
-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
- A、提高认识
- B、改变态度
- C、卫生宣教
- D、行为干预
- E、重在预防
- A、灭菌,再清洁,灭菌
- B、清洁后用高压蒸气灭菌
- C、彻底清洗后,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 D、直接采取燃烧法达到灭菌
- E、与其他器械先浸泡消毒后,再分别清洁灭菌
- A、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 B、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
- C、必须是个体
- D、必须是群体
- E、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
- A、A-B试验
- B、A-C试验
- C、A-D试验
- D、B-D试验
- E、C-D试验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