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五级
- B.四级
- C.三级
- D.二级
- E.一级
- A.五级
- B.四级
- C.三级
- D.二级
- E.一级
- A.五级
- B.四级
- C.三级
- D.二级
- E.一级
- A.五级
- B.四级
- C.三级
- D.二级
- E.一级
- 5
-
管理二重性的体现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6
-
管理的基本特征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7
-
护理管理的特点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附液
-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附液
-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附液
-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附液
-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附液
-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附液
-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附液
-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附液
-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附液
-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附液
-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附液
-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附液
-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附液
-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附液
-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附液
- 11
-
霍乱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12
-
肺鼠疫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13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14
-
大面积烧伤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A、A型行为
- B、B型行为
- C、C型行为
- D、D型行为
- E、E型行为
- 16
-
非正式组织特点不包括
- A、组织成员情感相投
- B、有共同兴趣爱好
- C、可以满足个人需求
- D、组织成员相互帮助
- E、有明确职责和协作关系
- A、执行医嘱准确率
- B、基础护理合格率
- C、临时医嘱执行是否及时
- D、是否以患者为中心
- E、心理护理数量及质量
- 18
-
对传播概念的界定正确的是
- A、传播是一种个人化传递信息的行为
- B、传播是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C、传播是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D、传播是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E、传播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A、对一切感染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
- B、使用抗生素需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C、有了各种抗生素,就不会发生医院感染问题了
- D、抗菌药物可用于直接消毒皮肤伤口
- E、发热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应用抗生素治疗
- 20
-
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的方法是
- A、ABC时间管理法
- B、四维时间管理法
- C、记录统筹法
- D、拟订时间计划表
- E、地区管理法
- A、发热反应
- B、急性肺水肿
- C、静脉炎
- D、空气栓塞
- E、肺炎加重
- A、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 B、人员结构合理原则
- C、责权利一致原则
- D、灵活调整原则
- E、重视护士排班需求原则
- A、中层管理功能正逐渐由计算机完成
- B、组织管理幅度变宽
- C、组织管理层级变少
- D、组织日益由扁平化走向高耸型
- E、信息传递加快
- A、形成的时间已久的行为
- B、疾病和健康问题
- C、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
- D、正处在发展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 E、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 A、自我控制
- B、顺应
- C、调试
- D、反射
- E、应对
- A、200~220nm
- B、220~240nm
- C、240~260nm
- D、250~270nm
- E、270~290nm
- 27
-
功能制护理的优点不包括
- A、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强
- B、节省护士人力
- C、节约护理经费
- D、节约护士时间
- E、护士工作效率高
- A、手术结束及时清洗,避免污物干燥
- B、选用弱酸洗涤剂进行清洗
- C、发现器械上血迹污染较重,因此预先用酶洗涤剂浸泡2分钟以上
- D、清洗中注意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
- E、清洗中避免直接用手对器械尖锐端进行清洗
- A、明确的组织分工
- B、人是"社会人"
- C、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D、职能管理
- E、建立严格的纪律
- 30
-
有效沟通策略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正式沟通的方式
- B、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 C、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D、以行动强化语言
- E、避免一味说教
- A、原位菌群失调
- B、变异
- C、定植
- D、转移
- E、移位菌群失调
- A、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B、避免体育活动
- C、免疫程序延缓一年进行
- D、每月复查肺炎一次
- E、根据节气增减衣服
- A、全面体格检查
- B、放射线检查
- C、骨髓穿刺
- D、腰椎穿刺
- E、全血细胞计数
- A、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3个月
- B、使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 C、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 D、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 E、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 A、讨论目的
- B、讨论问题
- C、讨论形式
- D、讨论内容
- E、预期目标
- 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
- 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满意程度
- 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 D、吸烟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 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
- A、定位、定性、定量
- B、定时、定群、定量
- C、定比、定位、定性
- D、定群、定植、定性
- E、定植、定性、定位
- A、切口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
- B、发生在术后30天内
- C、切口红、肿、热、痛
- D、细菌培养阳性
- E、切口液体清亮
- A、即指自我传播
- B、即指人内传播
- C、即指人际传播
- 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
- 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 A、对生活满意度的感受
- B、生活的物理环境
- C、生活的经济环境
- D、生活的文化状况
- E、目标人群的疾病状况
- A、传统因素
- B、职位因素
- C、才能因素
- D、资历因素
- E、权力因素
- 42
-
人本管理要求遵循的原则是
- A、整分合原则
- B、反馈原则
- C、能级原则
- D、弹性原则
- E、价值原则
- 43
-
以下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患者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
- 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
- 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纯疱疹
- 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
- E、术后三日内患者体温升高,三日后恢复正常
- A、质量控制
- B、过程控制
- C、专题控制
- D、直接控制
- E、预防控制
- A、专业结构
- B、能级结构
- C、年龄结构
- D、品德结构
- E、智能结构
- A、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 B、患者使用后的心电图机应清洗后方可给其他患者使用
- C、允许家属探视
- D、每周进行一次病室消毒
- E、为患者输液时只需戴手套
- A、<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B、<100cfu/ml,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C、<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D、<25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E、<5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48
-
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 A、增加抗菌效果
- B、增加药物剂量
- C、减缓细菌耐药性
- D、减少不良反应
- E、减少毒性
- 49
-
不符合组织设计特点的是
- A、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
- B、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 C、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
- D、统一组织内的权利应相对分散,实施“多元化管理”
- E、注意避免机构重叠
- A、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
- B、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
- C、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
- D、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
- E、重要性和时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