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传播者
- B.受传者
- C.信息与讯息
- D.传播媒介
- E.传播效果
- A.节律性上腹痛
- B.转移性疼痛
- C.上腹饱胀
- D.压榨性痛
- E.上腹部疼痛伴窒息感
- A.节律性上腹痛
- B.转移性疼痛
- C.上腹饱胀
- D.压榨性痛
- E.上腹部疼痛伴窒息感
- A.传播者
- B.受传者
- C.信息与讯息
- D.传播媒介
- E.传播效果
- A.传播者
- B.受传者
- C.信息与讯息
- D.传播媒介
- E.传播效果
- A.肝性脑病前驱期
- B.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 C.肝性脑病昏睡期
- D.肝性脑病昏迷期
- E.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 A.肝性脑病前驱期
- B.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 C.肝性脑病昏睡期
- D.肝性脑病昏迷期
- E.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
- A、生理的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爱与被爱的需要
- D、归属的需要
- E、尊重的需要
- 11
-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不包括
- A、强烈地关注产品
- B、持续不断地改进
- C、精确地度量
- D、向员工授权
- E、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
- 12
-
危害健康行为包括
- A、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法行为
- B、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规行为
- C、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
- D、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 E、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
- 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B、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细菌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 D、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 A、第二步
- B、第四步
- C、第五步
- D、第六步
- E、第七步
- A、可衡量性原则
- B、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 C、实用性原则
- D、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
- E、经济原则
- 16
-
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护理理念
- B、护理程序
- C、整体护理
- D、护理价值观
- E、护理服务观
- 17
-
不符合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A、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 B、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 C、分工专业化但强调协调配合
- D、成员的工作及职位可以相互替换
- E、组织成员在情感相投的基础上,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 A、寻找腹腔内异物
- B、不孕症
- C、子宫内膜异位症
- D、内出血休克
- E、异位妊娠
- 19
-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是
- A、改进质量
- B、团队形式
- C、授权
- D、数理统计方法
- E、管理方法
- 20
-
小儿预防接种程序正确的是
- A、出生后2~3天接种卡介苗
- B、5个月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C、3个月接种麻疹疫苗
- D、8个月接种白百破疫苗
- E、10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 A、胸痛
- B、肋间饱满
- C、呼吸音减弱
- D、胸片大片阴影
- E、胸穿抽出脓液
- 22
-
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 A、含氯制剂
- B、碘伏
- C、过氧乙酸
- D、季铵盐类消毒剂
- E、醇类和复方季铵盐消毒剂
- A、无菌敷料封盖
- B、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敷料封盖
- C、含消毒液的敷料封盖
- D、消毒油纱布封盖
- E、不需封盖
- A、病原体被清除
- B、隐性感染
- C、显性感染
- D、病原携带状态
- E、潜伏性感染
- 25
-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 B、空气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接触传播
- E、性传播、血液传播
- A、乙型肝炎
- B、艾滋病
- C、钩端螺旋体病
- D、疟疾
- E、甲型肝炎
- A、由外眦向内眦擦拭眼部
- B、脱上衣时先脱左肢
- C、擦毕按摩骨突处
- D、穿上衣时先穿右肢
- E、擦洗动作要轻慢
- A、注重知识灌输
- B、注重环境改善
- C、注重教育效果评价
- D、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 E、注重计划教育
- 29
-
提出期望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 A、麦格雷戈
- B、赫茨伯格
- C、弗隆姆
- D、梅奥
- E、泰勒
- A、清创、消毒、记录
- B、冲洗伤口、包扎、报告
- C、挤血、包扎、报告
- D、挤血并冲洗伤口、清创、消毒、包扎、报告和记录
- E、清创、包扎、报告和记录
- 31
-
不属于协调原则的是
- A、目标导向
- B、个体优化
- C、勤于沟通
- D、利益一致
- E、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A、洗手→戴手套→换甲患者引流袋→换乙患者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 B、洗手→戴手套→换甲患者引流袋→洗手→换乙患者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 C、洗手→戴手套→换甲患者引流袋→换手套→换乙患者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 D、洗手→戴手套→换甲患者引流袋→脱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患者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 E、洗手→戴手套→换甲患者引流袋→脱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患者引流袋→洗手→摘手套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复合式提问
- D、探索式提问
- E、偏向式提问
- A、慢性咽喉炎
- B、心肌炎
- C、慢性腹泻
- D、口腔炎
- E、阴道炎
- A、1类
- B、3类
- C、5类
- D、7类
- E、9类
- 36
-
常用的健康传播途径不包括
- A、口头传播
- B、文字传播
- C、形象传播
- D、电子媒介传播
- E、技能传播
- A、干粉按有效氯25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作用1小时后排放
- B、干粉按有效氯25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作用2小时后排放
- C、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作用1小时后排放
- D、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作用2小时后排放
- E、干粉按有效氯10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作用30分钟后排放
- A、明确讨论主题,拟定讨论提纲
- B、小组成员最好5人以下
- C、安排在一个固定时间
- D、讨论一般掌握在2个半小时左右
- E、地点选择在热闹的广场为宜
- A、终生
- B、1年
- C、3年
- D、5年
- E、10年
- A、使整个会议紧扣议题
- B、激发与会者的思维
- C、引导与会者的合作
- D、恪守会议时间
- E、引导与会者达成共识
- A、避免一味说教
- B、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C、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 D、以行动强化语言
- E、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集体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电子会议法
- E、网络会议法
- A、穿刺部位出血
- B、低压性头痛
- C、穿刺部位感染
- D、颅内感染
- E、脑脊液外漏
- A、人是有需求的
- B、人是“经济人”
- C、人是“社会人”
- D、人具有二重性
- E、人是自然人
- 45
-
控制的关键是
- A、A纠正偏差
- B、B力求简化
- C、C反映本质
- D、D制定计划
- E、E规范管理
- A、传播途径、传播效果
- B、受传者、传播效果
- C、受传者、传播途径
- D、媒介、结果
- E、传播、效果
- 47
-
属于有效控制系统特征的是
- A、整体性
- B、主观性
- C、全面性
- D、反馈性
- E、促进自我控制
- 48
-
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当的是
-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
-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2~3天
- 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 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 E、感染严重时可以使用4~8周
- 49
-
以下哪项符合静脉采血要求
- A、一人一针一管
- B、一人一针一管一巾
- C、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 D、一人一针一巾
- E、一人一针一带
- 50
-
属于高可变性行为的是
- A、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B、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 C、植根于文化传统的行为
- D、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 E、与传统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