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教育环境
- B.基因性状
- C.经济基础
- D.强迫模仿
- E.意外事件
- A.教育环境
- B.基因性状
- C.经济基础
- D.强迫模仿
- E.意外事件
- A.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 B.调节平衡
- C.奖惩兑现
- D.协议授权
- E.和谐社会
- A.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 B.调节平衡
- C.奖惩兑现
- D.协议授权
- E.和谐社会
- A.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 B.调节平衡
- C.奖惩兑现
- D.协议授权
- E.和谐社会
- A.医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B.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C.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D.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 E.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 A.医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B.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C.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D.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 E.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 A.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B.日常控制、定期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全面控制
- D.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 A.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B.日常控制、定期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全面控制
- D.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 A.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B.日常控制、定期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全面控制
- D.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 A.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B.日常控制、定期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全面控制
- D.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 A.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 B.日常控制、定期控制
-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全面控制
- D.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 13
-
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步骤是
- A、制订计划
- B、组织领导
- C、制定护理质量标准
- D、组织协调人员
- E、督促检查
- A、交谈
- B、劝服
- C、咨询
- D、指导
- E、解答
- 15
-
下列属于有效聆听要点的是
- A、提出问题
- B、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C、保持情绪高涨
- D、平等待人
- E、多运用描述性语言
- 16
-
下列不属于领导的要素的是
- A、领导者
- B、被领导者
- C、群体目标
- D、组织结构
- E、客观环境
- 17
-
不符合人际传播特点的是
- A、是全身心的传播
- B、在传播中,情感信息的交流占重要地位
- C、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均要用多种感官来传递和接受信息
- D、以个体化信息为主
- E、在传播过程中,对已经确定好的传播策略、交流方式及内容不宜做调整和更改
- 18
-
规划是指
- A、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 B、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C、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D、时间一般在1~5年,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 E、时间一般在1~5年,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A、行为主体
- B、行为客体
- C、行为环境
- D、行为途径
- E、行为结果
- A、可用2%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 B、可用2%含氯石灰液喷洒消毒
- C、每平方米地面喷洒15~30ml
- D、每两小时喷洒一次
- E、共喷洒3次
- A、维生素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7/40c9871c04c729f071f57b94c00935.gif' />
- B、叶酸
- C、泛酸
- D、维生素K
- E、维生素C
- 22
-
门诊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
- A、病人病因的教育
- B、医院环境的教育
- C、常见病防治的教育
- D、医院规章制度的教育
- E、病人所患疾病治疗原则的教育
- A、历史因素
- B、观察因素
- C、回归因素
- D、选择因素
- E、失访
- A、压制冲突
- B、不予理睬
- C、和平共处
- D、推延
- E、第三者仲裁
- 25
-
白色念珠菌属于
- A、细菌
- B、病毒
- C、真菌
- D、支原体
- E、立克次体
- A、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后
- B、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
- C、实施静脉输液之前
- D、接生或助产之前
- E、为乙肝患者换药之后
- A、与自己观念一致的信息
- B、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 C、令自己费解的信息
- D、令自己反感的信息
- E、令自己气愤的信息
- A、节省人力、时间,便于组织工作
-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 D、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 E、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 A、护理结果评价
- B、环节质量评价
- C、综合质量评价
- D、基础质量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 A、医院感染
- B、院外感染
- C、院前
- D、并发症
- E、原发感染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A、避免扰乱患者正常的防御机制
- B、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
- C、必要时实施限制使用抗生素制度
- D、明确患者的潜在病灶
- E、对感染指数高的患者采取传染性隔离
- A、接触隔离
- B、严密隔离
- C、保护性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血液-体液隔离
- 35
-
经常出现的活动的决策是
- A、程序化决策
- B、非程序化决策
- C、战术决策
- D、不确定性决策
- E、确定性决策
- A、定性
- B、定群
- C、定比
- D、定植
- E、定点
- 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150cfu/ml
- 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μW/c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2/0cfce6ecaed70d30a2a0ddc4684e06.gif' />
- C、消毒后的喉镜细菌菌落数为30cfu/件
- 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
- 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500cfu/ml
- A、编码
- B、译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A、2%
- B、10%
- C、50%
- D、75%
- E、90%
- A、计划性
- B、自主性
- C、目的性
- D、可塑性
- E、差异性
- 41
-
属于协调原则的是
- A、增加利益
- B、个体优化
- C、目标导向
- D、坚持原则
- E、勤于公关
- A、1~3层
- B、2~4层
- C、3~5层
- D、4~6层
- E、5~7层
- A、门诊病人
- B、入院时的病人
- C、住院的病人
- D、即将出院的病人
- E、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病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出院教育
- D、咨询教育
- E、健康教育处方
- A、有利性
- B、规律性
- C、和谐性
- D、一致性
- E、适宜性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实行科学化管理
- C、调动人的积极性
- D、公平的分配制度
- E、合理地任用人员
- A、8%
- B、10%
- C、15%
- D、20%
- E、25%
- 48
-
功能制护理的特点不包括
- A、节省人力
-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 D、易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
- E、机械、护患沟通少
- A、信息的准确性
- B、反馈的及时性
- C、明确的目的性
- D、标准合理性
- E、适用性
- A、头上部
- B、胸前
- C、后背
- D、两侧腋下
- E、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