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A.仰卧位
- B.俯卧位
- C.直立位或坐卧位
- D.右侧卧位
- E.左侧卧位
- A.仰卧位
- B.俯卧位
- C.直立位或坐卧位
- D.右侧卧位
- E.左侧卧位
- A.仰卧位
- B.俯卧位
- C.直立位或坐卧位
- D.右侧卧位
- E.左侧卧位
- A.持续不断地改进
- B.强调全员参与
- C.一切活动依据标准
- D.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E.加强检查监督
- A.持续不断地改进
- B.强调全员参与
- C.一切活动依据标准
- D.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E.加强检查监督
- 11
-
可用于胃镜消毒的是
- A.75%乙醇
- B.2%过氧乙酸
- C.0.5%碘伏
- D.10mg/L二溴海因
- E.2%戊二醛
- A.75%乙醇
- B.2%过氧乙酸
- C.0.5%碘伏
- D.10mg/L二溴海因
- E.2%戊二醛
- 13
-
可用于水质消毒的是
- A.75%乙醇
- B.2%过氧乙酸
- C.0.5%碘伏
- D.10mg/L二溴海因
- E.2%戊二醛
- 14
-
可用于术前刷手的是
- A.75%乙醇
- B.2%过氧乙酸
- C.0.5%碘伏
- D.10mg/L二溴海因
- E.2%戊二醛
- A、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B、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和作用
- C、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 D、按规定定期监测
- E、更换灭菌剂时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消毒
- A、体温正常后1~3天方可停药
- B、体温正常后7天方可停药
- C、体温正常后7~10天方可停药
- D、体温正常后4周方可停药
- E、体温正常后8周方可停药
- 17
-
护理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是
- A、现代化
- B、专业化
- C、先进化
- D、合理化
- E、科学化
- 18
-
设置两套系统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
- B、职能型
- C、直线-参谋型
- D、分部型
- E、委员会
- 19
-
不属于感染性废弃物的是
- A、传染患者的生活垃圾
- B、传染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
- C、传染患者的分泌物
- D、传染病房整修时的建筑垃圾
- E、实验室所用的病原株培养基
- A、白细胞计数
- B、血钙测定
- C、尿淀粉酶测定
- D、血清淀粉酶测定
- E、血清脂肪酶测定
- A、贡献与报酬
- B、人与人
- C、报酬与报酬
- D、贡献与贡献
- E、人与贡献
- A、经济方法
- B、法律方法
- C、社会心理学方法
- D、行政方法
- E、思想教育方法
- A、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前
- B、接触患者的血液前
- C、脱去污染手套后
- D、接触同一个患者身体的同一部位时
- E、接触污染器械前
- A、M=V×E
- B、P=S×E
- C、E=M×V
- D、S=P×M
- E、E=V×W
- A、目标统一原则
- B、分工协作原则
-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 D、最少层次原则
- E、集权与分权原则
- A、可行性、风险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 B、可行性、合理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 C、风险性、影响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 D、可行性、风险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 E、可行性、合理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 A、植入
- B、转移
- C、定植
- D、定居
- E、易位
- A、流行病学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社会诊断
- D、教育诊断
- E、环境诊断
- 29
-
预防溶血反应的措施包括
-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B、输血前肌注异丙嗪
- C、做好血液质量检查
- D、输血前静注10%葡萄糖酸钙
- E、输血前静注地塞米松
- A、舆论领袖
- B、群体意识
- C、群体意见
- D、群体压力
- E、群体凝聚力
- A、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 B、公平公正原则
- C、合理结构原则
- D、满足需要原则
- E、经济效能原则
- A、一般的环境以消毒为主
- B、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 C、清扫患者房间应先感染患者房间,后一般患者房间
- D、地面应采用干燥拖把清洁
- E、患者房间家具清洁应做到一屋一巾
- A、50%
- B、60%
- C、70%
- D、80%
- E、90%
- A、医院感染
- B、院外感染
- C、院前现象
- D、并发症
- E、原发感染
- 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 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 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 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 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 A、皮肤
- B、口腔
- C、肠道
- D、胃
- E、肝脏
- A、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 B、护士个别需要得到照顾
- C、团体凝聚力提高
- D、护士长与护士关系融洽
- E、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 A、乳房钼靶X线检查
- B、乳头溢液涂片
- C、乳房触诊
- D、活组织病理检查
- E、B超
- A、形成的时间已久的行为
- B、疾病和健康问题
- C、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
- D、正处在发展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 E、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 A、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B、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的行为
- C、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 D、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 E、社会赞成的行为
- A、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 B、公平公正原则
- C、合理结构原则
- D、满足需要原则
- E、经济效能原则
- A、患者的血液
- B、患者的分泌物
- C、患者的药物
- D、患者的排泄物
- E、污染的敷料
- 43
-
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是
- A、训导的技巧
- B、有效沟通的原则
- C、谈话的技巧
- D、有效沟通的要求
- E、有效沟通的策略
- A、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周围
- B、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周围
- C、两侧大腿上部及肛门周围
- D、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
- E、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
- A、单核细胞
- B、神经胶质细胞
- C、CD4+淋巴细胞
- D、B淋巴细胞
- E、NK细胞
- A、做好气道护理
- B、注意做好手卫生
- C、视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E、掌握正确吸痰技术
- 47
-
艾滋病诊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皮肤发生破损,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 B、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 C、摘手套后立即洗手
- D、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 E、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 A、注意多休息
- B、多喝水
- C、外出戴口罩
- D、按疗程正确服用抗生素
- E、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 A、术后即可扶患者于床边活动
- B、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 C、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不宜多饮水
- D、密切观察脑疝先兆
- E、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 A、血尿素氮>18.6mmol/L、肌酐>409μmol/L、血钾>5.0mmol/L
- B、血尿素氮>20.6mmol/L、肌酐>509μmol/L、血钾>6.0mmol/L
- C、血尿素氮>21.6mmol/L、肌酐>609μmol/L、血钾>6.0mmol/L
- D、血尿素氮>28.6mmol/L、肌酐>609μmol/L、血钾>7.0mmol/L
- E、血尿素氮>28.6mmol/L、肌酐>709μnol/L、血钾>6.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