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控制的第二步是
- A.信息反馈
- B.建立标准
- C.明确目标
- D.衡量绩效
- E.纠正偏差
- 2
-
控制的第三步是
- A.信息反馈
- B.建立标准
- C.明确目标
- D.衡量绩效
- E.纠正偏差
- 3
-
控制的第一步是
- A.信息反馈
- B.建立标准
- C.明确目标
- D.衡量绩效
- E.纠正偏差
- A.回套针头帽
- B.用手去除针头
- C.弃于锐器盒内
- D.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 E.浸泡消毒
- A.回套针头帽
- B.用手去除针头
- C.弃于锐器盒内
- D.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 E.浸泡消毒
- A.行政方法
- B.经济方法
- C.法律方法
- D.思想教育方法
- E.社会心理学方法
- A.行政方法
- B.经济方法
- C.法律方法
- D.思想教育方法
- E.社会心理学方法
- A.行政方法
- B.经济方法
- C.法律方法
- D.思想教育方法
- E.社会心理学方法
- A.安排在危重病房
- B.安排在普通病房
- C.安排在隔离病房
- D.安排在心电监护室
- E.安排在处置室
- 10
-
麻疹患者入院时应
- A.安排在危重病房
- B.安排在普通病房
- C.安排在隔离病房
- D.安排在心电监护室
- E.安排在处置室
- 1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
- A.安排在危重病房
- B.安排在普通病房
- C.安排在隔离病房
- D.安排在心电监护室
- E.安排在处置室
- 12
-
甲亢术后当天的饮食是
- A、普食
- B、半流食
- C、流食
- D、禁食
- E、温凉流食
- A、蛛网膜下腔麻醉
- B、硬膜外麻醉
- C、臂丛神经阻滞
- D、颈丛神经阻滞
- E、全身麻醉
- 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
- 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
- C、移位菌群失调
- D、菌群交替症
- E、无菌群失调
- 15
-
最可能的感染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 B、溶血性链球菌
- C、假丝酵母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A、常导致深部感染
- 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
- 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向
- 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
- 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 A、高工作、低关系
- B、高工作、高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低关系
- E、低工作、高关系
- A、1:2
- B、1:3
- C、1:4
- D、1:1
- E、2:3
- A、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尸体
- B、将消毒剂喷洒在尸体上
- C、用含有效氯3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 D、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 E、消毒处理后尽快火化尸体
- A、15分
- B、20分
- C、25分
- D、28分
- E、30分
- A、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 D、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
- E、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
- A、100~200mg/L
- B、500~1000mg/L
- C、1000~2000mg/L
- D、2500~3000mg/L
- E、3500~4000mg/L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手消毒
- 24
-
下列属于出院教育内容的是
- A、医院的规章制度
- B、所患疾病的病因
- C、探视方式
- D、定期复查
- E、心理辅导
- A、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适宜性
- B、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效益
- C、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劣程度
- D、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持续性
- E、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 A、1分钟
- B、3分钟
- C、5分钟
- D、10分钟
- E、20分钟
- A、注意操作前洗手
- B、只注意操作后洗手
- C、手污染环境
- D、手污染物品
- E、有的护理人员本身就是病原携带者
- 28
-
协调的实质是
- A、处理人际关系
- B、处理利益
- C、努力做到公平合理
- D、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
- E、科学管理
- A、选择授权对象
- B、明确授权内容
- C、形成沟通渠道
- D、及时调整计划
- E、评价授权效果
- A、以人为本原则
- B、优化组合原则
- C、经济效能原则
- D、动态调整原则
- E、合理结构原则
- 31
-
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主要是
- A、散发性
- B、流行性
- C、暴发性
- D、相似性
- E、难治性
- 32
-
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体语是
- A、手语
- B、身体运动
- C、姿势
- D、面部表情
- E、眼睛运动
- A、<180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2/5fa234afe6cad19457fa2f9184c88c.gif' />/h
- B、<360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2/5fa234afe6cad19457fa2f9184c88c.gif' />/h
- C、>180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2/5fa234afe6cad19457fa2f9184c88c.gif' />/h
- D、>360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2/5fa234afe6cad19457fa2f9184c88c.gif' />/h
- E、>720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2/5fa234afe6cad19457fa2f9184c88c.gif' />/h
- A、患者体表的正常菌群
- B、飞沫核
- C、带菌尘埃
- D、输液制品
- E、药品
- 35
-
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
- A、充分授权原理
- B、下达命令原理
- C、间接管理原理
- D、指明目标原理
- E、协调过程原理
- A、便于小组成员协调合作,相互沟通,工作气氛好
- B、护士轮换频繁,护理缺乏连续性
- C、护理工作被视为机械性和重复性劳动
- D、存在不利护患沟通的局限性
- E、护理工作节奏加快,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 A、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
- B、肛表属于中危险物品
- C、植入物属于中危险物品
- D、腹腔镜属于中危险物品
- E、呼吸机管道属于高危险物品
- A、行为动机
- B、行为目的
- C、行为计划
- D、行为过程
- E、行为结果
- A、住院患者
- B、门诊患者
- C、所有患者及其家属
- D、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
- E、医院所在社区全体人群
- 40
-
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 A、职业类型
- B、生活习惯
- C、疾病状态
- D、心理状况
- E、年龄特点
- A、多头领导
- B、组织难以统一指挥
- C、职能机构重叠
- D、各职能机构不能很好地配合
- E、过分强调专业化
- A、电离辐射灭菌
- B、压力蒸汽灭菌法
- C、环氧乙烷灭菌法
- D、干热灭菌法
- E、湿热灭菌法
- A、传递的是健康信息
- B、传播目的复杂性
- C、传播途径多样性
- D、传播过程具有多级性
- E、需要专业化传播者
- A、反映质量管理客观规律
- B、做好患者照顾的质量保证
- C、有效掌握医疗护理照顾的成本效益
- D、做好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
- 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A、协商
- B、仲裁
- C、推延
- D、妥协
- E、教育
- A、疟疾
- B、破伤风
- C、霍乱
- D、肺结核
- E、新生儿脓疱疮
- 47
-
标准化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A、统一化
- B、规格化
- C、系列化
- D、规范化
- E、科学化
- A、用含有效氯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D、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E、用含有效氯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A、先将发病患者转移到安全区
- B、先将健康患者转移到安全区
- C、分组隔离
- D、单元隔离
- E、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50
-
氯己定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