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肺鼠疫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2
-
霍乱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A.过氧化氢
- B.过氧乙醇
- C.戊二醛
- D.氯已定
- E.乙醇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5
-
大面积烧伤采用
- A.血液隔离
- B.接触隔离
- C.呼吸道隔离
- D.严密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 A.过氧化氢
- B.过氧乙醇
- C.戊二醛
- D.氯已定
- E.乙醇
- A.语调、节奏
- B.姿势
- C.注视对方的眼神
- D.鼻音、喉音
- E.利用时间、环境等传递信息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语调、节奏
- B.姿势
- C.注视对方的眼神
- D.鼻音、喉音
- E.利用时间、环境等传递信息
- A.语调、节奏
- B.姿势
- C.注视对方的眼神
- D.鼻音、喉音
- E.利用时间、环境等传递信息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13
-
科学管理学之父是
- A.韦伯
- B.法约尔
- C.麦格雷戈
- D.泰勒
- E.霍桑
- 14
-
管理过程之父是
- A.韦伯
- B.法约尔
- C.麦格雷戈
- D.泰勒
- E.霍桑
- A、明确讨论主题,拟定讨论提纲
- B、小组成员最好5人以下
- C、安排在一个固定时间
- D、讨论一般掌握在2个半小时左右
- E、地点选择在热闹的广场为宜
- 16
-
提出X理论-Y理论的是
- A.韦伯
- B.法约尔
- C.麦格雷戈
- D.泰勒
- E.霍桑
- A、资历因素
- B、感情因素
- C、才能因素
- D、品格因素
- E、知识因素
- A、执行医嘱准确率
- B、基础护理合格率
- C、临时医嘱执行是否及时
- D、是否以患者为中心
- E、心理护理数量及质量
- A、文字传播、声像传播、大众传播
- B、书面传播、形象传播、大众传播
- C、书面传播、影像传播、大众传播
- D、书面传播、声像传播、电子媒介传播
- E、文字传播、形象传播、电子媒介传播
- 20
-
健康传播的目的性表现为
- A、以疾病为中心
- B、以病人为中心
- C、以治疗为中心
- D、以预防为中心
- E、以健康为中心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预警行为
- D、保健行为
- E、遵医行为
- A、包装材料使用前应在温度18~22℃条件下放置2小时
- B、布包层数不少于两层
- C、灭菌包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
- D、敷料包不超过5kg
- E、物品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
- A、讨论开场
- B、引起兴趣
- C、打破僵局
- D、建立融洽关系
- E、引出讨论问题
- A、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B、灭菌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C、含氯消毒剂化学监测每天1次
- D、过氧乙酸化学监测每天1次
- E、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2次
- A、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 B、人不易感
- C、主要病原体为汉坦病毒
- D、人成为传染源的情况很少
- E、可经鼠咬、革螨、羌螨、蚤、蚊虫叮咬传播
- A、护理记录缺陷
- B、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 C、语言不谨慎
- D、护士责任心不强
- E、未按要求执行医嘱
- A、开放式提问
- B、封闭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偏向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 A、无水酒精棉球
- B、75%酒精棉球
- C、生理盐水棉球
- D、次氯酸钠棉球
- E、碘伏棉球
- 29
-
属于有效控制系统特征的是
- A、整体性
- B、主观性
- C、全面性
- D、反馈性
- E、促进自我控制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果评价
- E、结局评价
- 31
-
不符合组织设计特点的是
- A、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
- B、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 C、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
- D、统一组织内的权利应相对分散,实施"多元化管理"
- E、注意避免机构重叠
- A、目标数目越多越好
- B、目标应明确、恰当
- C、全部交给下级完成
- D、目标数目越少越好
- E、未实现目标应严惩
- A、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目标、信是基础、行是动力
- B、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
- C、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 D、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
- E、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 34
-
不符合医院洗手设备的是
- A、设有流动水设施
- B、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开关
- C、尽量选用液体皂
- D、准备擦手毛巾擦干双手
- E、不便于洗手时应备无菌蒸馏水冲洗双手
- 35
-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桌进餐不会感染HIV
- B、离体后的HIV抵抗力强,需要高效消毒剂将其灭活
- C、结核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强,需用高、中效消毒剂灭活
- 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 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生存2~4小时
- A、行为动机
- B、行为目的
- C、行为计划
- D、行为过程
- E、行为结果
- A、时间管理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 B、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
- C、评估时间利用情况、评估管理者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及评估个人的最佳工作时间
- D、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效果的提升
- E、实施时间计划时应注意: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及时处理"
- 38
-
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
- A、充分授权原理
- B、下达命令原理
- C、间接管理原理
- D、指明目标原理
- E、协调过程原理
- 39
-
持续质量改进的本质是
- A、强调顾客的需要,以诚信来长期维系主顾关系
- B、强调全员参与,帮助职工掌握各项技能
- C、持续地、渐进地变革
- D、强调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 E、强调对员工尊重、引导、激励、授权
- A、科学管理
- B、人性理论管理
- C、人事管理
- D、行为科学管理
- E、系统管理
- A、日光暴晒法
- B、煮沸消毒法
- C、高压蒸气灭菌法
- D、干烤法
- E、烧灼法
- 42
-
不宜用于手部的消毒剂是
- A、0.5%洗必泰醇
- B、0.5%碘伏
- C、2%戊二醛
- D、吡洛烷酮-碘
- E、75%乙醇
- A、规律性
- B、社会性
- C、差异性
- D、适宜性
- E、和谐性
- 44
-
领导权力影响力的特点是
- A、下属信服、尊敬
- B、激励作用大
- C、比较稳定
- D、影响力持久
- E、影响力有不可抗拒性
- A、评定错误
- B、回归因素
- C、选择因素
- D、霍桑效应
- E、暗示效应
- A、可衡量性原则
- B、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 C、实用性原则
- D、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
- E、经济原则
- 47
-
中水平消毒能杀灭
- A、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 B、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 C、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
- D、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
- E、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 A、灭菌包的上层
- B、灭菌包的中上层
- C、灭菌包的中心层
- D、灭菌包的中下层
- E、灭菌包的下层
- A、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 B、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5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 C、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 D、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5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 E、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2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 50
-
实现母乳喂养的强化因素是
- A、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 B、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 C、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
- D、医务人员指导母亲如何正确哺乳
- E、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