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4
-
淋病的传播途径是
- A.食用生的污染贝类
- B.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感染
- C.破损的皮肤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感染
- D.输血感染
- E.吸入被病原菌污染的空气感染
- 5
-
炭疽的传播途径是
- A.食用生的污染贝类
- B.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感染
- C.破损的皮肤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感染
- D.输血感染
- E.吸入被病原菌污染的空气感染
- A.药物名称查对失误
- B.盲目执行医嘱
- C.护理记录缺陷
- D.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 E.言语不谨慎
- A.药物名称查对失误
- B.盲目执行医嘱
- C.护理记录缺陷
- D.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 E.言语不谨慎
- A.药物名称查对失误
- B.盲目执行医嘱
- C.护理记录缺陷
- D.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 E.言语不谨慎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16
-
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的是
- A.吸烟
- B.戒烟
- C.及时就医
- D.讳疾忌医
- E.药物滥用
- A.环氧乙烷
- B.含氯消毒剂
- C.氯己定碘
- D.氯己定
- E.苯扎溴铵
- A.环氧乙烷
- B.含氯消毒剂
- C.氯己定碘
- D.氯己定
- E.苯扎溴铵
- 19
-
属于不良疾病行为的是
- A.吸烟
- B.戒烟
- C.及时就医
- D.讳疾忌医
- E.药物滥用
- 20
-
属于保健行为的是
- A.吸烟
- B.戒烟
- C.及时就医
- D.讳疾忌医
- E.药物滥用
- A、冲洗、漂洗、洗涤、再冲洗
- B、冲洗、洗涤、漂洗、再洗涤
- C、冲洗、洗涤、漂洗、终末冲洗
- D、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 E、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洗涤
- A、注意小儿的皮肤清洁
- B、注意饮食卫生
- C、注意环境卫生
- D、注意手卫生
- E、出现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继续工作
- 23
-
实施控制工作的依据是
- A、目的
- B、计划
- C、步骤
- D、评价
- E、标准
- 24
-
需要进行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 A、大面积烧伤
- B、霍乱
- C、乙型肝炎
- D、麻疹
- E、艾滋病
- A、原位菌群失调
- B、变异
- C、定植
- D、转移
- E、移位菌群失调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咨询教育
- D、健康教育处方
- E、疾病防治教育
- 27
-
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不包括
- A、老年患者
- B、免疫性疾病患者
- C、新生儿
- D、术后患者
- E、年轻人
- 28
-
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护理群体文化
- B、护理哲理
- C、社会文化
- D、护理价值观
- E、护理专业
- A、全局性标准、可行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 B、全局性标准、经济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 C、全局性标准、可行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 D、整体性标准、可行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 E、整体性标准、经济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 30
-
灭菌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
- A、3kg
- B、5kg
- C、7kg
- D、9kg
- E、10kg
- A、直接控制原则
- B、控制关键点原则
- C、追求卓越原则
- D、与计划相一致的原则
- E、同组织文化相匹配的原则
- A、奋斗是没有终点的
- B、需要是无止境的
- C、管理者应首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
- D、下属的需要应该全部满足
- E、管理者应让下属同时发挥出全部潜力
- 33
-
有效沟通策略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正式沟通的方式
- B、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 C、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D、以行动强化语言
- E、避免一味说教
- 34
-
行为诊断的主要目的是
- A、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 B、确定目标人群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 C、确定目标人群行为与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相关性
- D、确定目标人群正在处在发展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 E、确定目标人群形成的时间已久的行为
- 35
-
护理工时测定是指测量
- A、劳动量
- B、直接劳动时间
- C、间接劳动时间
- D、护理工作全过程耗时
- E、平均护理时数
- A、医院感染
- B、非医院感染
- C、正常现象
- D、并发症
- E、社会感染
- A、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 B、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 C、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 D、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 E、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 A、拮抗作用
- B、后效作用
- C、吸附作用
- D、分解作用
- E、增强作用
- 39
-
不属于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 A、破伤风
- B、感染性腹泻
- C、皮肤白喉
- D、新生儿带状疱疹
- E、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40
-
领导的权利包括
- A、用人权、管理权、奖罚权
- B、经济权、管理权、决定权
- C、奖罚权、用人权、决策权
- D、奖罚权、决策权、管理权
- E、用人权、决定权、经济权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生活质量
- E、健康相关行为
- 42
-
下列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 A、75%乙醇
- B、0.5%碘伏
- C、含氯消毒剂
- D、新洁尔灭
- E、氯己定
- A、压舌板
- B、手术器械
- C、呼吸机管道
- D、麻醉剂管道
- E、喉镜
- A、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 B、预防为主原则
- C、工作标准"零缺陷"原则
- D、全员参与原则
- E、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 A、急诊病历
- B、住院治疗资料
- C、放射检查
- D、住院病程记录
- E、住院会诊资料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法
- E、控制图
- A、德尔菲法
- B、电子会议法
- C、座谈法
- D、头脑风暴法
- E、名义集体决策法
- 48
-
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法不包括
- A、基础训练
- B、学历教育
- C、定向培养
- D、知识更新
- E、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 A、传统因素
- B、职位因素
- C、资历因素
- D、性格因素
- E、品格因素
- A、记录与报告
- B、现场考察和参与方法
- C、审记方法
- D、调查方法
- E、控制经费
- A、节省人力、时间,便于组织工作
-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 D、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 E、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 A、讨论开始首先确定讨论提纲
- B、常用座位排列为圆形
- C、谈论时间宜在1小时左右
- D、人数多控制在6~10人
- E、常用座位排列为马蹄铁形
- A、去污染
- B、消毒
- C、灭菌
- D、抗感染
- E、无菌技术
- 54
-
抗生素应用疗程不正确的是
-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3h使用
-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续用2~3d
- 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d再停药
- D、术前1h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 E、严重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疗程可达4~8周
- A、易接受性
- B、群众性
- C、针对性
- D、独特性
- E、交流性
- A、提问笼统
- B、提问包含问者的观点
- C、人际传播中应避免使用
- D、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深入了解
- E、提问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问题
- 57
-
护理基础质量评价不包括
- A、医护人员比例
- B、护理单元设置
- C、仪器
- D、环境
- E、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 A、影响力
- B、约束力
- C、说服力
- D、凝聚力
- E、外推力
- 59
-
医院感染患病率是
- A、观察阶段中每个病房人群所有存在和新发的感染病例
- B、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又称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住院病例)中实际感染(新、老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
- A、清创、消毒、记录
- B、冲洗伤口、包扎、报告
- C、挤血、包扎、报告
- D、挤血并冲洗伤口、清创、消毒、包扎、报告和记录
- E、清创、包扎、报告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