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集体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电子会议法
- E.个人决策法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集体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电子会议法
- E.个人决策法
- A.技术控制
- B.同期控制
- C.反馈控制
- D.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集体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电子会议法
- E.个人决策法
- A.技术控制
- B.同期控制
- C.反馈控制
- D.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 A.技术控制
- B.同期控制
- C.反馈控制
- D.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 A.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
- B.选定方案
- C.比较方案
- D.执行方案
- E.编制方案
- A.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
- B.选定方案
- C.比较方案
- D.执行方案
- E.编制方案
- A.信息传递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 B.合理应用非正式沟通
- C.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 D.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E.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10
-
属于有效沟通要求的是
- A.信息传递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 B.合理应用非正式沟通
- C.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 D.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E.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A.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
- B.选定方案
- C.比较方案
- D.执行方案
- E.编制方案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综合护理
- 13
-
属于有效沟通原则的是
- A.信息传递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 B.合理应用非正式沟通
- C.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 D.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 E.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综合护理
- A、15人
- B、16人
- C、17人
- D、18人
- E、20人
- A、15人
- B、16人
- C、17人
- D、18人
- E、19人
- A、100小时
- B、128小时
- C、133.5小时
- D、350小时
- E、358小时
- 18
-
该病房平均护理时数约是
- A、2.5小时
- B、3.2小时
- C、3.34小时
- D、8.75小时
- E、8.95小时
- A、护士在病室里密切接触患者时可不戴口罩
- B、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 C、病室通向走廊的窗子需关闭
- D、患者痰液用20%漂白粉溶液搅拌静置2小时后倒掉
- E、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 A、消化道隔离
- B、保护性隔离
- C、严密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接触性隔离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 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 B、对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
- C、提示因素
- D、自我效能
- E、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 23
-
对管理的解释不贴切的是
- A、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B、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 C、管理具有科学性及艺术性
- D、管理具有社会性而无自然性
- E、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
- A、灭鼠
- B、灭蚊
- C、灭蝇及灭蟑螂
- D、灭蚤
- E、灭螨
- A、制定符合原则的目标
- B、检验是否与上级的目标一致
- C、明确事情的意义
- D、列出达成目标的人力资源
- E、列出达成目标的外部资源
- A、2h内
- B、12h内
- C、24h内
- D、36h内
- E、48h内
- 27
-
最简单的组织类型是
- A、直线型
- B、职能型
- C、直线-参谋型
- D、分部型
- E、委员会
- A、封闭式
- B、开放式
- C、复合式
- D、探索式
- E、偏向式
- 29
-
易被锐器刺伤的操作不包括
- A、注射
- B、抽血
- C、清洗器械
- D、生活护理
- E、手术
- A、相互作用观点
- B、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观点
- C、人文主义观点
- D、传统观点
- E、人际关系观点
- A、“规律性”指行为的强度逐渐增强
- B、“适宜性”指行为与外在环境相适宜
- C、“一致性”指个体行为与外在环境保持一致
- D、“有利性”指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健康
- E、“和谐性”指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相和谐
- 32
-
非正式组织特点不包括
- A、组织成员情感相投
- B、有共同兴趣爱好
- C、可以满足个人需求
- D、组织成员相互帮助
- E、有明确职责和协作关系
- 33
-
紫外线灯消毒的机制不包括
- 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 B、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 C、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 D、产生臭氧
- E、产生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
- 34
-
医院感染监测的最终目的是
- A、研究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
- B、研究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 C、探讨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
- D、制定预防及控制感染的对策
- E、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 A、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 B、病毒感染少量使用抗生素
- C、观察体内正常菌群
- D、适当的药物剂量
- E、降低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支出
- A、2~5人
- B、6~10人
- C、10~15人
- D、15~20人
- E、20人以上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晚年发展阶段
- A、候诊教育
- B、出院教育
- C、随诊教育
- D、咨询教育
- E、健康教育处方
- 39
-
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
- A、行政组织理论
- B、群体力学理论
- C、人性理论
- D、人际关系学说
- E、系统论
- 40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 A、抗生素使用监测
- B、消毒灭菌制度监测
- C、隔离制度监测
- D、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监测
- E、全面综合性监测
-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B、屎肠球菌
- C、鼠伤寒沙门氏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鲍曼不动杆菌
- A、200~220nm
- B、220~240nm
- C、240~260nm
- D、250~270nm
- E、270~290nm
- A、选择性接受
- B、选择性理解
- C、选择性记忆
- D、选择性应用
- E、选择性遗忘
- A、基本素质评价
- B、全面质量评价
- C、行为过程评价
- D、行为结果评价
- E、综合评价
- 45
-
原位菌群失调不包括
- A、一度失调
- B、二度失调
- C、二重感染
- D、菌群交替症
- E、定位转移
- A、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05%(500mg/L)
- B、对亲脂病毒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1%(1000mg/L)
- C、使用浸泡法消毒时,浸泡时间为5分钟
- D、一般污染表面可使用0.4%(4000mg/L)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 E、使用喷洒法消毒时,作用时间为15分钟
- A、患者体表的正常菌群
- B、飞沫核
- C、带菌尘埃
- D、输液制品
- E、药品
- A、坚持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
- B、给予受血者受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 C、给予供血者供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 D、对新鲜血液要尽快使用
- E、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把血液质量
- A、促进健康的行为
- B、危害健康的行为
- C、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 D、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 E、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A、有效碘100mglL的碘附液
- B、2%~4%过氧化氢液
- C、氧化电位水
- D、0.2%氯己定溶液
- E、0.3%硼酸溶液
- 51
-
不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
- A、标准化消耗时间
- B、将一般事件安排在无干扰时间
- C、保持时间连续性
- D、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 E、选择好的助手
- A、心理卫生知识
- B、疾病预防知识
- C、就诊知识
- D、随访知识
- E、行为训练知识
- A、3%
- B、4%
- C、5%
- D、8%
- E、9%
- A、社会需求
- B、对手
- C、服务
- D、组织
- E、系统
-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 B、压力蒸汽灭菌
-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 D、甲醛(福尔马林)熏24小时
- E、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 A、0.1%
- B、0.9%
- C、1%
- D、3%
- E、5%
- A、目标数目越多越好
- B、目标应明确、恰当
- C、目标都由下级完成
- D、目标数目越少越好
- E、未实现目标的部门和个人应严惩
- 58
-
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
- A、保持时间利用的间断性
- B、学会拒绝
- C、善于应用管理
- D、事事亲力亲为
- E、无需标准化消耗的时间
- A、上下级关系
- B、领导者职权
- C、组织内上下沟通
- D、下属的成熟度
- E、组织的管理结构
- A、用无菌蒸馏水冲洗伤口
- B、适当延长患者在监护室的滞留时间
- C、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 D、对可疑伤口尽早使用抗感染药物
- E、避免选用吸附性很强的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