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整体护理
- 2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给药
- E.皮下注射给药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给药
- E.皮下注射给药
- A.个案护理
- B.功能制护理
- C.小组护理
- D.责任制护理
- E.整体护理
- 5
-
管理二重性的体现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6
-
管理的基本特征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7
-
护理管理的特点
- A.管理的科学性
- B.管理的自然属性
- C.管理的广泛性
- D.人和时间
- E.能源和信息
- A.文化性
- B.综合性
- C.整合性
- D.自觉性
- E.实践性
- A.文化性
- B.综合性
- C.整合性
- D.自觉性
- E.实践性
- A.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
- B.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
- C.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
- D.有效含量≥1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
- E.3%过氧化氢冲洗
- A.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
- B.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
- C.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
- D.有效含量≥1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
- E.3%过氧化氢冲洗
- A.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
- B.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
- C.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
- D.有效含量≥1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
- E.3%过氧化氢冲洗
- A.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 B.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 15
-
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探视者
- B、陪护者
- C、急诊病人
- D、门诊病人
- E、住院病人
- A.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 B.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 D.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
- E.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 A、医院感染散发
- B、医院感染传播
- C、医院感染流行
- D、医院感染暴发
- E、医院感染罹患
- 18
-
评价健康教育广度的指标是
- A、人均寿命
- B、覆盖率
- C、慢性发病率
- D、慢性患病率
- E、死亡率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 20
-
评价健康教育质量的指标是
- A、教育合格率
- B、人均寿命
- C、慢性病发病率
- D、慢性病患病率
- E、治愈率
- A、走廊
- B、化验室
- C、严密隔离病室
- D、病人浴室
- E、治疗室
- A、基础质量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过程质量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 A、5%
- B、8%
- C、10%
- D、15%
- E、20%
- 24
-
孕产妇死亡率是
- A、人群健康学指标
- 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 C、临床健康学指标
- D、社会健康学指标
- E、躯体健康学指标
- A、免疫系统疾病
- B、腰穿
- C、长期服用抗生素
- D、慢性咽炎
- E、长期静脉输液
- 26
-
长期计划具有的特点是
- A、战略性
- B、战役性
- C、战术性
- D、战备性
- E、都不对
- A、交谈技巧
- B、非语言沟通
- C、开放式提问技巧
- D、行为训练技巧
- E、沉默技巧
- 28
-
决策的步骤不包括
- A、拟定方案
- B、评估方案
- C、选择方案
- D、实施方案
- E、改变方案
- A、应距地面高度0~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 B、应距地面高度1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 C、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 D、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100cm
- E、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20~30cm,距天花板50cm
- A、正式组织
- B、非正式组织
- C、职能型组织
- D、线型组织
- E、分部制组织
- A、适用于门诊慢性疾病病人
- B、针对病人个体制定疾病预防措施
- C、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D、可减少疾病残疾
- E、适用于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 32
-
按感染途径医院感染又分为
- A、医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B、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C、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D、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 E、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 A、一般的环境以消毒为主
- B、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 C、清扫患者房间应先感染患者房间,后一般患者房间
- D、地面应采用干燥拖把清洁
- E、患者房间家具清洁应做到一屋一巾
- A、目标冲突
- B、认知冲突
- C、建设性冲突
- D、破坏性冲突
- E、程序冲突
- A、评定错误
- B、暗示效应
- C、霍桑效应
- D、选择因素
- E、回归因素
- A、戊二醛
- B、过氧乙酸
- C、过氧化氢
- D、乙醇
- E、氯己定
- A、感情冲突
- B、组织间冲突
- C、破坏性冲突
- D、建设性冲突
- E、群体冲突
- A、健康档案编写原则是灵活性、结构化
- B、健康档案的形式应简单、通俗、实用
- C、健康档案的内容要求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 D、健康档案的内容应能反映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次
- E、一个区内的健康档案形式可多样化,不需统一
- A、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B、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辞退与开除
- C、人员的选择、面试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D、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时间的利用
- E、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信息的收集整理
- A、缩短住院时间
- B、敷料被液体渗透及时更换
- C、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 D、严格无菌操作
- E、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 41
-
功能制护理的优点是
- A、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增强
- B、分工明确,节省人力
- C、护士责任感增强
- D、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 E、护患之间沟通良好
- A、求真
- B、求快
- C、求新
- D、求短
- E、求近
- A、了解教育者的意愿和能力
- B、确定教育目标
- C、制定教育计划
- D、评估患者的环境
- E、评估教育需求
- A、取下手表
- B、用流动水弄湿双手,涂擦皂液
- C、充分揉搓
- D、手指在上,手腕在下,用流动水充分冲洗
- E、取擦手巾擦干双手
- A、适用于Ⅲ类环境的消毒
- B、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
- C、消毒完毕后人即可进入房间
- D、消毒时间为20分钟
- E、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有拮抗作用,不可同时使用
- A、多头领导
- B、组织难以统一指挥
- C、职能机构重叠
- D、各职能机构不能很好地配合
- E、过分强调专业化
- 47
-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 A、计划职能
- B、人员管理职能
- C、组织职能
- D、领导职能
- E、控制职能
- 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
- 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 C、患者的学习能力
- D、患者有无学习动机
- E、患者的环境因素可暂不考虑
- A、候诊教育
- B、门诊咨询教育
- C、随诊教育
- D、门诊专题讲座及培训班
- E、门诊教育
- 50
-
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护理理念
- B、护理程序
- C、整体护理
- D、护理价值观
- E、护理服务观
- A、爱与归属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尊重需要
- D、生理需要
- E、安全需要
- A、社会需求
- B、社会竞争
- C、服务对象的需求
- D、组织资源
- E、时间因素
-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 B、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
- C、发展个人技能
- D、加强社区行动
-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A、压制冲突
- B、不予理睬
- C、和平共处
- D、推延
- E、第三者仲裁
- 55
-
不属于感染性废弃物的是
- A、传染患者的生活垃圾
- B、传染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
- C、传染患者的分泌物
- D、传染病房整修时的建筑垃圾
- E、实验室所用的病原株培养基
- A、1天
- B、7天
- C、14天
- D、21天
- E、1个月
- 57
-
控制基本过程的第二步是
- A、分解目标并确立控制标准
- B、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
- C、评价偏差及其严重程度
- D、采取纠正行动
- E、同步监测
- A、统一化
- B、系列化
- C、规格化
- D、整体化
- E、系统化
- A、传染源是蚊蝇
- B、炭疽芽胞能耐受煮沸5min
- C、炭疽杆菌繁殖体对热不敏感
- D、炭疽芽胞在泥土中可生存10年以上
- E、患有炭疽的家畜允许解剖
- A、无菌敷料封盖
- B、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敷料封盖
- C、含消毒液的敷料封盖
- D、消毒油纱布封盖
- E、不需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