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相关专业知识中级试题卷练习含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的提问方式为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2

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3

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4

追究问题的原因,深入了解某一问题属于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5

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6

各种注射的穿刺技术属于护理质量控制的类型是

  • A.基础护理管理
  • B.专科护理管理
  • C.新业务、新技术管理
  • D.护理信息管理
  • E.预防护理缺陷的管理
7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属于哪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8

各种手术患者的护理技术属于护理质量控制的类型是

  • A.基础护理管理
  • B.专科护理管理
  • C.新业务、新技术管理
  • D.护理信息管理
  • E.预防护理缺陷的管理
9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于哪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10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其他后果的属于哪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11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属于哪级医疗事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五级医疗事故
12

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中,又可被称为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德里克·赫兹伯提出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 B.激励一保健理论
  • C.行为改造理论
  • D.公平理论
  • E.期望理论
13

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中,可以用公式M=V×E表示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 B.激励一保健理论
  • C.行为改造理论
  • D.公平理论
  • E.期望理论
14

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中,于196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 B.激励一保健理论
  • C.行为改造理论
  • D.公平理论
  • E.期望理论
15

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

  • A、ICU病人
  • B、心内科病人
  • C、妇科病人
  • D、肝胆外科病人
  • E、眼科病人
16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中,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是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戴口罩
18

以下属于致病性行为的是

  • A、预警行为
  • B、C型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D、日常健康行为
  • E、遵医行为
19

该患者的行为属于

  •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 B、保健行为
  • C、违规行为
  • D、预警行为
  •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20

男性,50岁。公司经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仍然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定期体检”属于

  • A、日常健康行为
  • 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C、预警行为
  • D、保健行为
  • E、遵医行为
21

对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内涵阐述正确的是

  • 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 B、卫生宣教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 C、卫生宣教是既有调查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 D、健康教育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 E、健康教育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22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不耐受阳光和高热
  • B、患者吐出的痰液干燥后仍有传染性
  • C、患者痰液应用纸盒盛装后焚烧
  • D、碘伏和酒精不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 E、排菌的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3

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耐

  • A、甲氧西林
  • B、万古霉素
  • C、氯霉素
  • D、利福平
  • E、头孢唑啉
25

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其性质不一定是坏的"观点是

  • A、传统观点
  • B、人际关系观点
  • C、相互作用观点
  • D、积极观点
  • E、消极观点
26

下列不属于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是

  • A、生态环境
  • B、医疗卫生
  • C、意外事件
  • D、基因性状
  • E、法律法规
27

肾移植术后对病人应进行隔离的种类是

  • A、严密隔离
  • B、接触隔离
  • C、消化道隔离
  • D、保护性隔离
  • E、呼吸道隔离
28

下列属于院内护士培训方法的是

  • A、全脱产学习
  • B、定期出国开会
  • C、专题研究
  • D、提高学历
  • E、自学
29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30

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

  • A、您今天吃过药了吗?
  • B、您是当地人吧?
  • C、您是怎样看待自己病情的?
  • D、您在哪儿做的检查?结果如何?
  • E、睡了一晚上,您觉得好些了吗?
31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患者隔离的正确做法是

  • A、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 B、患者使用后的心电图机应清洗后方可给其他患者使用
  • C、允许家属探视
  • D、每周进行一次病室消毒
  • E、为患者输液时只需戴手套
32

下列属于人员管理基本原则的是

  • A、以人为本原则
  • B、责权一致原则
  • C、系统管理原则
  • D、经济效能原则
  • E、合理结构原则
33

属于沟通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但却包括了信息沟通过程几个环节的是

  • A、信息源
  • B、编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34

流行性出血热的控制方法不包括

  • A、疫情监测
  • B、灭鼠、防鼠
  • C、积极治疗
  • D、全面消毒
  • E、灭蝇、防蝇
36

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 B、健康教育着重于健康知识的传播,一般不重视人们行为的改变
  • C、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 D、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否则就缺乏基础
  • E、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37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A、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 B、强调综合、系统地控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 C、质量控制应标准化、数据化
  • D、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 E、以上都是
38

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已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这是行为发展的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自动发展阶段
39

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

  • A、制订预算时的依据作用
  • B、预期结果时的预判作用
  • C、修改目标时的导向作用
  • D、反馈工作时的监测作用
  • E、执行计划时的保障作用
40

计划工作的原则包括

  • A、系统性原则、可评估原则
  • B、弹力原则、整体性原则
  • C、可评估原则、创新原则
  • D、重点原则、整体性原则
  • E、弹性原则、可考核性原则
41

组织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具有调整员工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的特点是

  • A、文化性
  • B、综合性
  • C、整合性
  • D、自觉性
  • E、实践性
42

过氧乙酸稀释液的使用时限为

  • A、≤4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E、≤48小时
44

护理质量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

  • A、同级评价,越级评价
  • B、满意度,同级评价
  • C、抽样调查,上级评价
  • D、随机抽样评价,越级评价
  • E、满意度,抽样调查
45

对百日咳患者应采用的隔离是

  • A、严密隔离
  • B、接触隔离
  • C、保护性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消化道隔离
46

不属于效应评价内容的是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健康相关行为
  • E、环境因素
47

对患有炭疽的家畜的粪便进行处理,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按1:1的比例将含氯石灰加入粪便中
  • B、有效浓度为4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搅拌作用
  • C、放置2小时
  • D、深埋2m以下
  • E、不用作化肥
48

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 D、更换抗菌药物时
  • E、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时
49

在健康传播中,希望信息在生活、地域、认识等方面属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这体现了受者的

  • A、求新心理
  • B、求真心理
  • C、求近心理
  • D、求短心理
  • E、求广心理
50

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

  • A、ICU病房
  • B、普通内科病房
  • C、门诊接诊室
  • D、放射科
  • E、门诊注射室
51

以下属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是

  • A、对正确使用胰岛素的认识
  • B、对进行运动疗法困难的认识
  • C、对药物治疗糖尿病有效性的肯定
  • D、对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能力的自信
  • E、对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及后果的判断
52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 A、通过共同就餐传播
  • B、通过拥抱传播
  • C、通过共用牙刷和剃刀
  • D、通过空气传播
  • E、通过握手传播
55

韦伯(M.Weber)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 B、管理活动中要遵循14项原则
  • C、管理分工原则
  • 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E、实行差别工资制
56

护理管理者面对干扰自己正常工作的事必须

  • A、消耗时间
  • B、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 C、学会拒绝
  • D、学会授权
  • E、善于应用助手
57

在某项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突发地震,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评价效果,这种影响因素属于

  • A、测试因素
  • B、观察因素
  • C、时间因素
  • D、回归因素
  • E、霍桑效应
58

由于母亲相信进口代乳品营养价值比母乳好,而给婴儿使用代乳品,这对于母乳喂养来说是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环境因素
  • E、心理因素
59

健康教育以下列哪项为前提

  • A、调查研究
  • B、促进健康
  • C、预防疾病
  • D、传播健康信息
  • E、提高生活质量
60

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度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
  • B、二度失调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复
  • C、二度失调的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 D、三度失调又称为比例失调
  • E、三度失调是某部位正常菌群结构与数量的暂时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