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持续不断地改进
- B.强调全员参与
- C.一切活动依据标准
- D.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E.加强检查监督
- A.选择因素
- B.回归因素
- C.时间因素
- D.霍桑效应
- E.测试因素
- A.选择因素
- B.回归因素
- C.时间因素
- D.霍桑效应
- E.测试因素
- A.持续不断地改进
- B.强调全员参与
- C.一切活动依据标准
- D.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E.加强检查监督
- A、生存
- B、共生
- C、定植
- D、定居
- E、繁殖
- A、表皮葡萄球菌
- B、不动杆菌
- C、大肠杆菌
- D、支原体
- E、衣原体
- 7
-
协调的实质是
- A、处理人际关系
- B、处理利益
- C、努力做到公平合理
- D、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
- E、科学管理
- A.≥10<sup>2</sup>cfu/ml
- B.≥10<sup>3</sup>cfu/ml
- C.≥10<sup>4</sup>cfu/ml
- D.≥10<sup>5</sup>cfu/ml
- E.≥10<sup>6</sup>cfu/ml
- A、霍乱
- B、伤寒
- C、甲型肝炎
- D、脊髓灰质炎
- E、麻疹
- A、25~50mg/L
- B、50~100mg/L
- C、100~200mg/L
- D、250~500mg/L
- E、500~1000mg/L
- A、散发或流行
- B、流行或暴发
- C、传播或散发
- D、失控或暴发
- E、散发或蔓延
- A、可考核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重点原则
- D、创新原则
- E、弹性原则
- A、贮存冰箱内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B、贮存冰箱内壁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 C、贮存冰箱内壁用过氧乙酸擦拭消毒
- D、阳性血液和血制品尽快彻底焚烧
- E、贮存的冰箱解冻后的冰水,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排放
- A、目标可行原则
- B、弹性原则
- C、可考核性原则
- D、重点原则
- E、目的性原则
- 15
-
做好谈话计划的第一步是
- A、安排合理的时间
- B、合适的邀请
- C、了解谈话对象
- D、确定谈话主题
- E、选择合适的地点
- A、统计地图
- B、圆形图
- C、直条图
- D、线段图
- E、直方图
- A、程序化决策
- B、非程序化决策
- C、确定型决策
- D、战略决策
- E、战术决策
- A、社会诊断
- B、流行病学诊断
- C、行为诊断
- D、教育诊断
- E、管理与政策诊断
- A、封闭式
- B、开放式
- C、复合式
- D、探索式
- E、偏向式
- 20
-
系统的特性不包括
- A、整体性
- B、相关性
- C、层次性
- D、协调性
- E、目的性
- A、质量控制
- B、定期控制
- C、全面控制
- D、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 A、组织机构、设施、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的评价
- B、执行医嘱准确率、临时医嘱执行是否及时
- C、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数量及质量
- D、技术考核成绩、理论测试成绩
- E、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
- A、体温单
- B、放射检查
- C、会诊记录
- D、病危通知
- E、护理记录
- A、由社会环境造就
- B、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
- C、目的在于适应外界环境
- D、贯穿人类整个社会化过程
- E、需要在不断学习、模仿、与人交往中习得
- A、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B、紫外线消毒
- C、高压蒸汽灭菌
- D、消毒液浸泡消毒
- E、电离辐射灭菌
- A、7天
- B、14天
- C、1个月
- D、3个月
- E、6个月
- A、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 B、个人和社区的利益
- C、政府和非政府的利益
- D、卫生机构和政府的利益
- E、卫生机构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利益
- A、4月7日"世界卫生日"
- B、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 C、6月1日"国际儿童节"
- D、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 E、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 A、做好气道护理
- B、注意做好手卫生
- C、视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E、掌握正确吸痰技术
- A、被动发展、主动发展、巩固发展、自主发展
- B、被动发展、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巩固发展
- C、自主发展、被动发展、巩固发展、主动发展
- D、自主发展、被动发展、主动发展、巩固发展
- E、自主发展、巩固发展、被动发展、主动发展
- A、腰部以上
- B、腰部以下
- C、胸部以上
- D、衣领
- E、袖口
- A、求新心理
- B、求真心理
- C、求近心理
- D、求短心理
- E、求富心理
- A、合理
- B、精确
- C、完整
- D、合法
- E、科学
- A、≥1cm×1cm
- B、≥2cm×2cm
- C、≥3cm×3cm
- D、≥4cm×4cm
- E、≥5cm×5cm
- 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B、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细菌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 D、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37
-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应注意
- A、检查标准应人性化
- B、重视细节的控制
- C、质量控制应具体化
- D、控制方法应体现管理技巧
- E、强调综合系统的控制
- A、更换紫外线灯管
- B、延长消毒时间
- C、缩短消毒时间
- D、降低室内温度
- E、增高室内温度
- A、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和设备
- B、使用后的针头重复使用需严格筛选
- C、用手去除针头时务必小心谨慎
- D、废弃的针头需立即复帽
- E、用后的针和手术刀应弃于黄色双层塑料袋内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保健行为
- D、预警行为
-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出院教育
- D、咨询教育
- E、健康教育处方
- A、行为领导理论
- B、特征领导理论
- C、管理方格理论
- D、情景领导理论
- E、领导作风理论
- A、专业结构
- B、能级结构
- C、年龄结构
- D、知识结构
- E、智能结构
- 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
- B、神经系统感染
- C、其他类感染
- D、运动系统感染
- E、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A、观察体内正常菌群
- B、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 C、降低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支出
- D、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立刻应用抗菌药物
- E、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