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级儿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复习高频试题考前测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新生儿窒息时,正压通气的频率为

  • A.30次/分
  • B.60次/分
  • C.90次/分
  • D.100次/分
  • E.120次/分
2

新生儿窒息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A.30次/分
  • B.60次/分
  • C.90次/分
  • D.100次/分
  • E.120次/分
3

佝偻病患儿出现颅骨软化的时间是

  • A.3~4个月
  • B.3~6个月
  • C.8~9个月
  • D.1岁左右
  • E.3岁以后
4

鸡胸和漏斗胸多见于

  • A.3~4个月
  • B.3~6个月
  • C.8~9个月
  • D.1岁左右
  • E.3岁以后
5

对该患儿的治疗最终应采取

  • A、内科保守治疗
  • B、发病时内科用药
  • C、中医中药治疗
  • D、近期手术治疗
  • E、成年后手术治疗
6

佝偻病患儿出现方颅的时间是

  • A.3~4个月
  • B.3~6个月
  • C.8~9个月
  • D.1岁左右
  • E.3岁以后
8

对家长进行治疗与保健指导不包括

  • A、调整饮食结构
  • B、口服锌剂
  • C、避免感染
  • D、补充谷类食物
  • E、补充鱼肝油和钙
9

患儿第2天晨起吃奶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出现昏迷,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并发脑膜炎
  • B、脑栓塞
  • C、脑脓肿
  • D、心力衰竭
  •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10

患儿女,10个月。诊断锌缺乏症,保健门诊护士小李接待了患儿及家长。

小李告诉患儿家长锌缺乏的原因应除外

  • A、腹泻
  • B、长期食入谷类食物
  • C、反复失血
  • D、外伤
  • E、长期食入动物性食物
11

关于该小儿,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俯卧时能抬头10~20秒
  • B、俯卧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
  • C、黄疸
  • D、运动不协调
  • E、两手紧握拳
12

关于该新生儿感知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凝视光源
  • B、可短暂注视物体
  • C、头可转向声源
  • D、痛觉较灵敏
  • E、味觉发育尚待完善
13

新生儿,G1P1,出生体重3000g,发育良好,现为生后4天。

根据体重分类,该小儿属于

  • A.正常出生体重儿
  • B.低出生体重儿
  • C.极低出生体重儿
  • D.超低出生体重儿
  • E.巨大儿
14

护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眼部需用

  • A、生理盐水
  • B、硼酸液棉球
  • C、氯霉素眼药水
  • D、色苷酸钠滴眼液
  • E、氧氟沙星滴眼液
16

血友病甲患儿首选的止血药物是

  • A、云南白药
  • B、止血环酸
  • C、新鲜冰冻血浆
  • D、凝血酶原复合物
  • E、凝血因子Ⅷ浓缩剂
17

皮肤接触中毒时,哪项急救处理错误

  • A、立即脱去污染衣物
  • B、用清水冲洗皮肤
  • C、有机磷中毒者,用3%~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 D、碱中毒者用酸性溶液反复冲洗
  • E、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者,首选用尼可刹米
18

新生儿虽然有视觉感应功能,但那时视觉不敏锐,视觉最清晰的范围是

  • A、5~10cm内
  • B、10~15cm内
  • C、15~20cm内
  • D、20~25cm内
  • E、25~30cm内
19

心肺复苏单人操作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次数是

  • A、15次
  • B、20次
  • C、25次
  • D、30次
  • E、35次
20

接种卡介苗,使机体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主要通过的途径是

  • A、促进白介素的产生
  • B、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 C、增强体液免疫
  • D、使淋巴细胞致敏
  • E、促进干扰素的产生
21

肠套叠患儿口服药用炭后,大便内可见碳末排出的时间为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4~6小时
  • D、6~8小时
  • E、8~10小时
22

5岁小儿正常血压是

  • A、60/40mmHg
  • B、90/60mmHg
  • C、110/80mmHg
  • D、120/80mmHg
  • E、130/80mmHg
24

对破伤风患儿所采取的措施中除外

  • A、减少噪音
  • B、光线充足
  • C、鼻饲喂养
  • D、口腔护理
  • E、头罩给氧
25

以下行为属于细动作的是

  • A、抬头并能自由转动
  • B、交替踢腿
  • C、原地转动身体
  • D、捏、敲物体
  • E、独足跳
26

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的最佳时间是

  • A、餐前
  • B、餐后
  • C、临睡前
  • D、晨起时
  • E、两餐之间
27

目前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治疗是

  • A、抗病毒治疗
  • B、抗生素治疗
  • C、流质饮食
  • D、隔离休息
  • E、对症治疗
28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正确的是

  • A、接种对象是新生儿
  • B、初种次数为1次
  • C、用热水送服
  • D、需要复种加强
  • E、接种方法为肌内注射
29

肥胖患儿控制饮食错误的是

  • A、低糖
  • B、青春期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
  • C、遵循逐渐减少的原则
  • D、低脂肪
  • E、优质高蛋白
30

百日咳杆菌是传播途径

  • A、消化道传播
  • B、呼吸道传播
  • C、接触传播
  • D、粪便传播
  • E、多途径传播
32

出生时存在,以后永不消失的反射是

  • A、瞳孔对光反射
  • B、觅食反射
  • C、腹壁反射
  • D、提睾反射
  • E、吸吮反射
33

1岁内小儿最适合的静脉穿刺部位为

  • A、肘静脉
  • B、踝静脉
  • C、颈外静脉
  • D、头皮静脉
  • E、手背静脉
34

如果有并发症,麻疹患儿隔离期应当延长到

  • A、出疹后4天
  • B、出疹后6天
  • C、出疹后8天
  • D、出疹后10天
  • E、出疹后12天
35

关于麻疹的预防,不正确的是

  • A、患者隔离一般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
  • B、易感儿接触患儿后,从第1天起隔离观察直至出疹后21天
  • C、易感儿接触患儿后用过被动免疫制剂者,应延长隔离期至28天
  • D、易感儿接触患儿后5天内肌内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 E、自动免疫,免疫力维持3~4周
36

关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注意休息,适当活动
  • B、观察病情
  • C、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D、促进皮肤恢复正常功能
  • E、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8

预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母乳喂养
  • B、加强体格锻炼
  • C、避免着凉
  • D、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 E、加强保护性隔离
40

在猩红热患儿的皮疹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多在发热的第二天出现
  • B、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广泛分布的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
  • C、无脱皮和脱屑
  • D、于24h内布满全身
  • E、最先发生于耳后,颈部和上胸部
41

当发生胆红素脑病时

  • A、血清胆红素≥85μmol/L
  • B、血清胆红素≤171μmol/L
  • C、血清胆红素≤221μmol/L
  • D、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42

患儿,女,5个月。因高热伴有喷射性呕吐入院,现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隆起,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 A、保持室内安静
  • B、让患儿平卧
  • C、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 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E、静脉用降颅内压药应先快后慢
43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 A、睾丸炎
  • B、卵巢炎
  • C、胰腺炎
  • D、心肌炎
  • E、脑膜炎
45

患儿,3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为80g/L。为改善贫血症状最佳的食物是

  • A、牛奶及乳制品
  • 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
  • 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
  • D、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
  • E、海带、紫菜及低蛋白饮食
46

早产儿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皮肤过薄
  • B、皮下脂肪多
  • C、棕色脂肪少
  • D、棕色脂肪多
  • E、体表面积小
47

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到出生时体重的时间是

  • A、5天左右
  • B、7天左右
  • C、10天左右
  • D、15天左右
  • E、20天左右
48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保护性隔离
  • B、喂养要细心,少量多次哺喂
  • C、降温后2小时复测体温1次
  • D、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
  • E、清除局部感染病灶
49

以下关于惊厥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就地抢救
  • B、保持呼吸道通畅
  • C、束缚四肢,以防坠床
  • D、将舌轻轻外拉
  • E、严重者给予吸氧
50

小儿时期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 B、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未分化型
  • C、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