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去污
- B.低水平消毒
- C.中水平消毒
- D.高水平消毒
- E.灭菌
- A.去污
- B.低水平消毒
- C.中水平消毒
- D.高水平消毒
- E.灭菌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激励因素
- E.健康相关行为
- A.去污
- B.低水平消毒
- C.中水平消毒
- D.高水平消毒
- E.灭菌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激励因素
- E.健康相关行为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激励因素
- E.健康相关行为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激励因素
- E.健康相关行为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改用其他抗生素药物
- B.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 C.调整给药途径
- D.选择联合使用抗生素
- E.调整药物剂量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1:2
- B.1:3
- C.1:4
- D.1:1
- E.2:3
- A.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 B.2~3天
- C.3~4天
- D.5~6天
- E.6~7天
- A.高工作、低关系
- B.高工作、高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低关系
- E.低工作、高关系
- A.15分
- B.20分
- C.25分
- D.28分
- E.30分
- A.策略
- B.政策
- C.规则
- D.规章
- E.规程
- A.一度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
- B.二度失调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复
- C.二度失调的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 D.三度失调又称为比例失调
- E.三度失调是某部位正常菌群结构与数量的暂时变动
- A.平均寿命健康教育
- B.覆盖率
- C.发病率
- D.患病率
- E.死亡率
- A.5%
- B.10%
- C.15%
- D.20%
- E.25%
- A.错误,照射时间不够
- B.正确
- C.错误,计时方法不对
- D.错误,照射前不能擦拭灯管
- E.错误,不能用酒精擦拭灯管
-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 D.更换抗菌药物时
- E.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时
- A.等同关系
- B.并行关系
-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 D.先后关系
- E.因果关系
- A.床旁2m处
- B.床面上2m处
- C.床旁1m处
- D.床面上1m处
- E.在房间内吸顶安装
- A.门诊慢性病人
- B.首次入院的病人
- C.再次住院的病人
- D.即将出院的病人
- E.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 A.第二个步骤
- B.第三个步骤
- C.第四个步骤
- D.第五个步骤
- E.第六个步骤
- 26
-
可用于胃镜消毒的是()。
- A.75%酒精
- B.2%过氧乙酸
- C.2%戊二醛
- D.0.5%碘伏
- E.1.5%过氧化氢
- 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
- 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满意程度
- 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 D.吸烟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 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
- A.有追随者
- B.有领导能力
- C.达到组织目标
- D.组织结构
- E.有下属
- A.环境诊断
- B.流行病学诊断
- C.教育诊断
- D.管理与政策诊断
- E.行为诊断
- A.编码
- B.译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A.动力原则
- B.动态原则
- C.反馈原则
- D.效益原则
- E.整体原则
-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sup>8</sup>cfu/ml
-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sup>7</sup>cfu/ml
-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sup>6</sup>cfu/ml
-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sup>5</sup>fu/ml
-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sup>4</sup>cfu/ml
- A.医院健康教育
- B.社区健康教育
- C.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 D.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
- E.学校健康教育
- A.每周两次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B.每日进行清洁,用后再消毒,干燥保存
- C.每日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D.每周一次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E.专人专用,用后才进行终末消毒
- A.高危时间
- B.高危患者
- C.高危护士
- D.关键制度
- E.所有科室
-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 B.损伤细胞膜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E.抑制固醇类药物的合成
- A.违反护理规范、常规
- B.执行医嘱不当
- C.工作不认真
- D.缺乏责任感
- E.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
- 38
-
微生态失衡会引起()。
- A.自身和交叉感染
- B.菌群失调和移位
- C.定植抵抗力提高
- D.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 E.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
- A.点头
- B.示意
- C.微笑
- D.插入“是吗”“哦”等语言
- E.插入“是的”“很好”等语言
- A.反馈原则
- B.动力原则
- C.能级原则
- D.弹性原则
- E.价值原则
- A.对每位参与者表示欢迎
- B.请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 C.对发言踊跃者给予肯定性反馈
- D.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以打破僵局
- E.讨论偏离主题时,出于礼貌,不作任何引导
- A.50mg/L
- B.100mg/L
- C.500mg/L
- D.1000mg/L
- E.1500mg/L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危险因素
- D.强化因素
- E.健康相关行为
- A.一天
- B.一周
- C.一个月
- D.三个月
- E.半年
- A.负压吸引
- B.体位引流
- C.提高免疫力
- D.药物祛痰
- E.翻身、叩背
- A.目标统一的原则
- B.分工协作的原则
- C.责权一致的原则
- D.最少层次的原则
- E.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 A.一人一针一管
- B.一人一针一管一巾
- C.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 D.一人一针一巾
- E.一人一针一带
- A.机械热力消毒
- B.75%乙醇浸泡
- C.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
- D.含氯消毒剂擦拭
- E.臭氧消毒
- A.奋斗是没有终点的
- B.需要是无止境的
- C.管理者应首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
- D.下属的需要应该全部满足
- E.管理者应让下属同时发挥出全部潜力
- A.结核性脑膜炎
- B.骨关节结核
- C.开放性肺结核
- D.淋巴结结核
- E.结核性腹膜炎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E.5次
- A.血液
- B.汗液
- C.胸腔积液
- D.羊水
- E.阴道分泌物
- A.行为目的
- B.行为动机
- C.行为计划
- D.行为结果
- E.行为过程
- A.权威型
- B.命令型
- C.民主参与型
- D.专权型
- E.自由放任型
- A.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 B.外科手术
- C.插管或介入治疗
- D.免疫功能下降
- E.细菌结构变化
- A.行政方法
- B.法律方法
- C.民主方法
- D.思想教育方法
- E.社会心理学方法
- A.25%
- B.30%
- C.40%
- D.50%
- E.75%
- A.12h后
- B.24h后
- C.36h后
- D.48h后
- E.72h后
- A.Who是指对象
- B.What是指实现什么变化
- C.When是指在多长期限内实现这种变化
- D.How much是指有多少对象发生行为变化
- E.Where是指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
- 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 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 C.使用后不用手去除针头
- D.将针头放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 E.用过的针头不再重复使用
- A.易接受性
- B.群众性
- C.针对性
- D.独特性
- E.自觉性
- A.目的
- B.计划
- C.步骤
- D.评价
- E.标准
- 63
-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
- 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 B.行为干预
-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 D.健康教育的过程
- E.健康教育的效果
- A.用清水擦拭
- B.用低效消毒剂擦拭
- C.用高效消毒剂擦拭
- D.用紫外线照射
- E.用清洁剂擦拭
- A.国内外有关标准资料
- B.标准化对象的历史和现状
- C.相关方面的科研成果
- D.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的统计资料
- E.护理事故/差错的发生率
- A.应对
- B.应激
- C.顺应
- D.调试
- E.反射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自动发展阶段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决策法
- C.德尔菲法
- D.集体决策法
- E.谈话法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法
- E.控制图
- 70
-
戊二醛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
- A.术前1天
- B.术前30~60分钟
- C.脐带钳夹后
- D.术后即给
- E.术前1小时和术后
- A.患者的血液
- B.患者的分泌物
- C.患者的药物
- D.患者的排泄物
- E.污染的敷料
- A.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阶段
- B.认知和个性化阶段
- C.行为意向阶段
- D.行为阶段
- E.结果阶段
- A.封闭式
- B.开放式
- C.复合式
- D.探索式
- E.偏向式
-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 B.口罩应罩住口鼻部
- C.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 D.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
- E.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 A.程序
- B.结构图
- C.规划图
- D.政策
- E.组织图
- A.75%
- B.80%
- C.85%
- D.90%
- E.95%
- A.2h内
- B.12h内
- C.24h内
- D.36h内
- E.48h内
- 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
- B.手术部位感染
- C.循环系统感染
- D.运动系统感染
- E.软组织感染
- A.提高患者依从性
- B.消除致病因素
- C.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 D.降低医疗成本
- E.心理治疗
- A.方法一致
- B.途经一致
- C.目标一致
- D.感情一致
- E.认知一致
- A.计划工作
- B.控制工作
- C.领导工作
- D.组织工作
- E.协调工作
- 83
-
规划是指()。
- A.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 B.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C.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D.时间一般在1~5年,由中层管理者制订
- E.时间一般在1~5年,由高层管理者制订
- A.面部表情
- B.仪表形象
- C.动态语言
- D.同类语言
- E.体态语言
- A.必须完成的目标
- B.最重要的目标
- C.较重要的目标
- D.很想完成的目标
- E.不太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