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过氧化氢
- B.过氧乙醇
- C.戊二醛
- D.氯已定
- E.乙醇
- A.过氧化氢
- B.过氧乙醇
- C.戊二醛
- D.氯已定
- E.乙醇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粪-口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行为传播
- D.飞沫传播
- E.虫媒传播
- A.5%
- B.10%
- C.50%
- D.80%
- E.90%
- A.粪-口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行为传播
- D.飞沫传播
- E.虫媒传播
- A.粪-口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行为传播
- D.飞沫传播
- E.虫媒传播
- A.粪-口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行为传播
- D.飞沫传播
- E.虫媒传播
- 11
-
患者的感染形式属于()。
- A.社会感染
- B.院外感染
- C.家庭感染
- D.医院感染
- E.肺部感染
- A.血常规检查
- B.血培养检查
- C.肝功能检查
- D.腹水常规及培养
- E.腹腔镜检查
- A.教育合格率
- B.人均寿命
- C.慢性病发病率
- D.慢性病患病率
- E.治愈率
- A.人均寿命
- B.覆盖率
- C.慢性发病率
- D.慢性患病率
- E.死亡率
- A.高工作,高关系
- B.高工作,低关系
- C.中工作,中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
- E.低工作,低关系
- A.咨询
- B.个别访谈
- C.交谈
- D.劝服
- E.劝说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特定式提问
- A.一切微生物
- B.所有病原微生物
- C.所有有害微生物
- D.所有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及真菌孢子
- E.所有非病原微生物
- A.护士的出勤率
- B.床位周转率
- C.护士的服务态度
- D.发生差错事故情况
- E.优质示范病房达标率
- A.创造支持环境
- B.加强社区行动
- C.发展个人技能
- D.提高公共福利
-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A.信息源
- B.编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A.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 B.用快速手消毒剂搓擦2分钟
- C.用氧化电位水洗手消毒
- D.使用避污纸
- E.必要时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 A.人是有需求的
- B.人是“经济人”
- C.人是“社会人”
- D.人具有二重性
- E.人是自然人
- A.角色管理
- B.组织管理
- C.人员管理
- D.业务管理
- E.质量管理
- A.思想教育方法
- B.法律方法
- C.社会心理学方法
- D.行政方法
- E.经济方法
- A.无水酒精棉球
- B.75%酒精棉球
- C.生理盐水棉球
- D.次氯酸钠棉球
- E.碘伏棉球
- A.医疗效果
- B.病情现状
- C.发病机制
- D.继续用药
- E.定期复查
- A.器械轴节可不打开
- B.可拆卸的零部件尽量不拆开
- C.管腔类器械应使用专用清洗架
- D.精细器械和锐利器械可随意放置
- E.冲洗、洗涤、漂洗是可使用自来水
- A.韦伯
- B.法约尔
- C.泰勒
- D.梅奥
- E.麦格雷戈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 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C.促进健康的行为
- D.危害健康的行为
- E.与健康相关的行为
- A.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B.考虑接受者的立场
- C.充分利用正式沟通渠道
- D.用行动强化语言
- E.不要一味说教
- A.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3个月
- B.使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 C.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 D.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 E.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34
-
不属于协调原则的是()。
- A.目标导向
- B.个体优化
- C.勤于沟通
- D.利益一致
- E.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A.战略性计划
- B.战术性计划
- C.综合性计划
- D.长期计划
- E.短期计划
- 36
-
口腔科的牙钻属于()。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 B.中度危险性物品
- C.低度危险性物品
- D.高度水平消毒物品
- E.中度水平消毒物品
- A.化学检测
- B.生物监测
- C.物理检测
- D.工艺监测
- E.试纸检测
- A.50ml,950ml
- B.100ml,900ml
- C.150ml,850ml
- D.200ml,800ml
- E.250ml,750ml
- A.统一化
- B.-体化
- C.规格化
- D.系列化
- E.规范化
- A.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
- B.A型行为
- C.不良生活习惯
- D.戒烟
- E.C型行为
- A.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
- B.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后
- C.摘手套前
-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之前
- E.处理药物或配餐后
- A.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
- B.肛表属于中危险物品
- C.植人物属于中危险物品
- D.腹腔镜属于中危险物品
- E.呼吸机管道属于高危险物品
- A.经济性原则
- B.可行性原则
- C.有效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E.前瞻性原则
-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 B.术前30分钟~2小时内
- C.手术开始时
- D.手术开始后2小时
- E.手术结束后2小时
- A.HIV血清抗体阳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 B.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很少,传染性很低
- C.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 D.发生在感染后24周内,也可长达12个月
- E.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 A.被动发展、主动发展、巩固发展、自主发展
- B.被动发展、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巩固发展
- C.自主发展、被动发展、巩固发展、主动发展
- D.自主发展、被动发展、主动发展、巩固发展
- E.自主发展、巩固发展、被动发展、主动发展
- 47
-
管理的职能有()。
- A.决策、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 B.计划、人员管理、领导、控制、评价
- C.领导、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 D.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决策
- E.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 A.方案条件
- B.辅助计划条件
- C.预算条件
- D.人口条件
- E.假设条件
- A.沟通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理解
- B.组织中应避免出现非正式沟通
- C.手势和符号也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 D.反馈在沟通过程也很重要
- E.信息传递需要相应的渠道
- A.呼吸道传播
- B.空气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接触传播
- E.性传播、血液传播
- A.人际关系
- B.严格的纪律
- C.统一的指挥
- D.科学的领导
- E.自我控制
- 52
-
环境诊断的目的为()。
- A.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 B.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 C.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 D.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
- E.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
- A.入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 B.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
- 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
- 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 E.新生儿经母体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 A.做好患者照顾的质量保证
- B.有效掌握医疗护理照顾的成本效益
- C.重视经验的总结和失误的纠正
- D.做好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
- E.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 A.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
- B.定植的微生物的黏附机制相当复杂
- C.长期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 D.必须有大量的菌群
- E.宿主机体存在着定植抵抗力
- A.生活制度
- B.发病机制
- C.医疗效果
- D.病情现状
- E.定期复查
- A.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B.灭菌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C.含氯消毒剂化学监测每天1次
- D.过氧乙酸化学监测每天1次
- E.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2次
- A.低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
- B.低工作与高关系→高工作与低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
- C.高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
- D.高工作与低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
- E.高工作与低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
- 59
-
医院感染患病率是()。
- A.观察阶段中每个病房人群所有存在和新发的感染病例
- B.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E.又称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住院病例)中实际感染(新、老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
- A.直接控制原则
- B.控制关键点原则
- C.追求卓越原则
- D.与计划相一致的原则
- E.同组织文化相匹配的原则
- A.创新原则
- B.重视成果原则
- C.目标性原则
- D.以成员为中心原则
- E.重视效益原则
- A.表皮葡萄球菌
- B.不动杆菌
- C.大肠杆菌
- D.支原体
- E.衣原体
- A.2倍以上
- B.4倍以上
- C.6倍以上
- D.8倍以上
- E.10倍以上
- A.使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
- B.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C.留置导管的时间不宜过长
- D.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 E.配制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1周
- A.3kg
- B.5kg
- C.7kg
- D.9kg
- E.11kg
- A.鳞状上皮细胞20个/低倍视野
- B.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
- C.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
- D.鳞状上皮细胞20个/低倍视野
- E.鳞状上皮细胞30个/低倍视野
- A.胸前部
- B.腹前部
- C.夹于腋下
- D.身体两侧下垂
- E.背后
- A.目标行原则
- B.弹性原则
- C.可考核性原则
- D.重点原则
- E.目的性原则
- A.20%
- B.30%
- C.40%
- D.50%
- E.60%
- A.沟通渠道不恰当
-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
-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 E.组织结构不合理
- A.医院感染
- B.院外感染
- C.院前感染
- D.并发症
- E.原发感染
- A.社会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环境诊断
- D.非行为诊断
- E.流行病学诊断
- A.学校、家长、学生
- B.学校、学生、学校附近医院
- C.学校、家长、学校附近医院
- D.学校、家长、学校所属社区成员
- E.学校、学生、学校所属社区成员
- A.效益原理
- B.人本原理
- C.动态原理
- D.系统原理
- E.激励原理
- A.确定型决策
- B.风险型决策
- C.微观决策
- D.个人决策
- E.战略决策
- A.满足职工经济方面的需要
- B.弥补同情的不足
- C.保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
- D.减轻管理者的沟通压力
- E.了解职工真实的背景
-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 B.创造支持环境
- C.加强社区行动
- D.发展个人技能
-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A.阿莫西林
- B.克林霉素
- C.安灭菌
- D.头孢哌酮舒巴坦
- E.甲硝唑
- A.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 B.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虽无炎症反应但有细菌定植
- D.创伤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 E.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 A.人本原理
- B.效益原理
- C.系统原理
- D.动态原理
- E.价值原理
- A.表达能力
- B.实践能力
- C.记忆力
- D.观察力
- E.思考力
- A.有利性
- B.规律性
- C.和谐性
- D.统一性
- E.适宜性
- A.目的性
- B.可塑性
- C.差异性
- D.主动性
- E.被动性
- A.1%
- B.4%
- C.7%
- D.8%
- E.10%
- A.75%酒精
- B.2%过氧乙酸
- C.2%戊二醛
- D.0.5%碘伏
- E.1.5%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