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级儿科相关专业知识题练习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

  • A.反射
  • B.自我控制
  • C.调适
  • D.顺应
  • E.应对
3

灭菌剂必须每月进行的监测是()

  • A.工艺监测
  • B.化学监测
  • C.生物监测
  • D.日常监测
  • E.强度监测
4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应每包进行的监测是()

  • A.工艺监测
  • B.化学监测
  • C.生物监测
  • D.日常监测
  • E.强度监测
5

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称为()

  • A.传者
  • B.受传者
  • C.信息
  • D.讯息
  • E.传播效果
6

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每锅进行的监测是()

  • A.工艺监测
  • B.化学监测
  • C.生物监测
  • D.日常监测
  • E.强度监测
7

传播行为的引发者称为()

  • A.传者
  • B.受传者
  • C.信息
  • D.讯息
  • E.传播效果
9

受传者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称为()

  • A.传者
  • B.受传者
  • C.信息
  • D.讯息
  • E.传播效果
10

糖尿病患者跟随电视录像学习做无糖食品,这种行为属于()

  • A.无意模仿
  • B.有意模仿
  • C.强迫模仿
  • D.正强化
  • E.负强化
12

评估组织资源时可进行SWOT分析,其中“O”是指()

  • A.源于组织外部可能的威胁或不利影响
  • B.源于组织外部可能存在的机遇
  • C.评估组织内部的劣势
  • D.评估组织内部的优势
  • E.整合组织的资源
13

评估组织资源时可进行SWOT分析,其中“S”是指()

  • A.源于组织外部可能的威胁或不利影响
  • B.源于组织外部可能存在的机遇
  • C.评估组织内部的劣势
  • D.评估组织内部的优势
  • E.整合组织的资源
15

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自主发展阶段一般在()

  • A.0~2岁
  • B.2~3岁
  • C.3~12岁
  • D.12~13岁至成年
  • E.成年后
16

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巩固发展阶段一般在()

  • A.0~2岁
  • B.2~3岁
  • C.3~12岁
  • D.12~13岁至成年
  • E.成年后
18

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主动发展阶段一般在()

  • A.0~2岁
  • B.2~3岁
  • C.3~12岁
  • D.12~13岁至成年
  • E.成年后
19

下列不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特点的是()

  • A.以正式的职位为基础
  • B.影响力持久,可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 C.比较稳定,不随地位而变化
  • D.下属信服、尊敬,激励作用大
  • E.对下属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20

已铺好无菌盘有效期为()

  • A.4小时
  • B.24小时
  • C.1周
  • D.14天
  • E.3天
21

健康传播的过程具有复合性是指()

  • A.健康传播是一种人际传播
  • B.健康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
  • C.健康传播是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信息的过程
  • D.健康传播多表现为多级传播、多种途径传播及多次反馈
  • E.健康传播是全身心的传播
22

以下人群中,发生医院感染危险性相对最低的人群是()

  • A.长期住院病人
  • B.新生儿
  • C.择期手术的病人
  • D.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 E.卧床病人
23

下列对群体传播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单向性的直接传播
  • B.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
  • C.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 D.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其存在不利于群体传播的开展
  • E.群体意识越强,越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24

按照决策的重复性划分,可以将决策划分为()

  • A.个人决策和团体决策
  • B.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 C.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 D.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 E.常规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25

对健康教育计划中总体目标组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Who:对象
  • B.What:实现什么变化
  • C.When:实现变化的期限
  • D.How:如何实现变化
  • E.How to measure:测量的方法
26

小组讨论是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一小组人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座谈讨论。下列对确保小组讨论效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择适当的主持人
  • B.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 C.掌握小组讨论的技巧
  • D.安排好小组人员座位排列
  • E.现场提出讨论主题
27

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不受组织的监管,自由选择沟通渠道的沟通方式为()

  • A.垂直沟通
  • B.非正式沟通
  • C.横向沟通
  • D.正式沟通
  • E.全通道式沟通
28

对于一个护理人力严重不足的医院,护士长只能选择的护理工作方式是()

  • A.小组护理
  • B.责任制护理
  • C.综合护理
  • D.功能制护理
  • E.个案护理
29

某结核病产妇分娩一早产男婴,体重1350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对该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是()

  • A.接触隔离
  • B.严密隔离
  • C.保护性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血液-体液隔离
31

《渥太华宣言》中提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为()

  • A.倡导、赋权与管理
  • B.指导、赋权与协调
  • C.倡导、控制与管理
  • D.指导、控制与协调
  • E.倡导、赋权与协调
32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在于()

  • A.注重知识灌输
  • B.注重环境改善
  • C.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 D.注重教育效果评价
  • E.注重计划教育
34

一早产男婴,体重1350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对该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是()

  • A.接触隔离
  • B.严密隔离
  • C.保护性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血液-体液隔离
36

不属于临床护理工作组织方式的是()

  • A.小组护理
  • B.责任制护理
  • C.循证护理
  • D.功能制护理
  • E.个案护理
38

以下选项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病人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
  • 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
  • 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疱疹
  • 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
  • E.术后3日内病人体温升高,3日后恢复正常
40

组织沟通的作用不包括()

  • A.联系
  • B.激励
  • C.创新
  • D.控制
  • E.反馈
41

在行为的五个构成要素中,“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是指()

  • A.行为主体
  • B.行为客体
  • C.行为环境
  • D.行为手段
  • E.行为结果
42

预防介入性感染最基本的重要措施是()

  • A.接受注射者相对安全,注射操作者绝对安全
  • B.提倡介入性方法,尽量减少非介入性方法
  • C.注射操作者安全,环境安全
  • D.接受注射者安全,注射操作者安全,环境安全
  • E.严格无菌操作和洗手,做好消毒隔离
43

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A.创新化
  • B.统一化
  • C.规格化
  • D.规范化
  • E.系列化
44

健康教育宣传单的传播途径属于()

  • A.文字传播
  • B.口头传播
  • C.书面传播
  • D.印刷传播
  • E.形象传播
45

健康干预的方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行为干预的范畴()

  • A.模仿
  • B.示范
  • C.电视传播
  • D.脱敏法
  • E.强化法
47

ICU病人病情严重,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注意,但需除外()

  • A.应严格无菌操作
  • B.伤口敷料一旦有渗液应立即更换
  • C.更换敷料前洗手,处理不同病人之间也要洗手,即使处理同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之间也应清洁双手
  • D.保持ICU室内空气清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室内污染等
  • E.器官移植患者病情好转并稳定后仍需在ICU严密监护
48

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大部分是()

  • A.需氧菌
  • B.厌氧菌
  • C.寄生菌
  • D.杆菌
  • E.球菌
49

B-D实验用于常规检测的时间是()

  • A.每日开始灭菌前
  • B.每日灭菌结束后
  • C.新安装的灭菌器进行调试时
  • D.灭菌器维修后
  • E.每日下班前
50

某病区护士长决定对全天的工作流程列出清单。根据ABC时间管理法,需要优先完成的是()

  • A.书写工作手册
  • B.参与病人抢救
  • C.检查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D.制定年轻护土培训计划
  • E.召开病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