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脱敏法
- B.示范法
- C.厌恶法
- D.正强化法
- E.想象法
- A.脱敏法
- B.示范法
- C.厌恶法
- D.正强化法
- E.想象法
- A.传播过程具有复合性
- B.是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 C.受传者行为的可塑性
- D.降低医疗成本
- E.能及时反馈
- A.传播过程具有复合性
- B.是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 C.受传者行为的可塑性
- D.降低医疗成本
- E.能及时反馈
- A.≦5cfu/m<sup>3</sup>
- B.≦200cfu/m<sup>3</sup>
- C.≦15cfu/m<sup>3</sup>
- D.≦10cfu/m<sup>3</sup>
- E.≦500cfu/m<sup>3</sup>
- A.≦5cfu/m<sup>3</sup>
- B.≦200cfu/m<sup>3</sup>
- C.≦15cfu/m<sup>3</sup>
- D.≦10cfu/m<sup>3</sup>
- E.≦500cfu/m<sup>3</sup>
- A.≦5cfu/m<sup>3</sup>
- B.≦200cfu/m<sup>3</sup>
- C.≦15cfu/m<sup>3</sup>
- D.≦10cfu/m<sup>3</sup>
- E.≦500cfu/m<sup>3</sup>
- A.≦5cfu/m<sup>3</sup>
- B.≦200cfu/m<sup>3</sup>
- C.≦15cfu/m<sup>3</sup>
- D.≦10cfu/m<sup>3</sup>
- E.≦500cfu/m<sup>3</sup>
- A.≦5cfu/m<sup>3</sup>
- B.≦200cfu/m<sup>3</sup>
- C.≦15cfu/m<sup>3</sup>
- D.≦10cfu/m<sup>3</sup>
- E.≦500cfu/m<sup>3</sup>
- A.ABC时间管理法
- B.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 C.记录统计法
- D.拟定时间进度表
- E.区域管理法
- A.ABC时间管理法
- B.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 C.记录统计法
- D.拟定时间进度表
- E.区域管理法
- A.ABC时间管理法
- B.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 C.记录统计法
- D.拟定时间进度表
- E.区域管理法
- A.ABC时间管理法
- B.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 C.记录统计法
- D.拟定时间进度表
- E.区域管理法
- A.信息源
- B.编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15
-
发出信息的人是指()
- A.信息源
- B.编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A.信息源
- B.编码
- C.传递信息
- D.解码
- E.反馈
- A.0.5%
- B.1%
- C.5%
- D.7%
- E.10%
- A.0.5%
- B.1%
- C.5%
- D.7%
- E.10%
- A.0.5%
- B.1%
- C.5%
- D.7%
- E.10%
- A.5岁小孩醒来后,没看到妈妈就开始哭
- B.患重病时拒绝休息,坚持工作
- C.听到邻居患癌症,自己害怕而不再去医院看病
- D.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是否得病
- E.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 A.智力测量
- 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 C.人格测量
- D.精神心理测量
- E.情绪评价
- 22
-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
- A.洞察需要
- B.明确动机
- C.满足需要
- D.及时反馈
- E.适当约朿
- A.总体目标
- B.目标人群
- C.干预策略
- D.干预活动的内容、方法、日程
- E.评价计划
- A.胸前部
- B.腹前部
- C.夹于腋下
- D.身体两侧下垂
- E.背后部
- A.分层法
- B.调查表法
- C.排列图法
- D.因果分析图
- E.控制图
- 26
-
口头传播指()
- A.咨询
- B.传单
- C.模型
- D.报刊
- E.幻灯
- A.健康信念模式
- B.知信行模式
- C.自然发展模式
- D.社会心理模式
- E.有效性认识模式
- 28
-
健康传播的特点不包括()
- A.传递的是健康信息
- B.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 C.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 D.传播者属于专门的技术人才
- E.以健康为中心
- A.接受注射者相对安全,注射操作者绝对安全
- B.提倡介入性方法,尽量减少非介入性方法
- C.注射操作者安全,环境安全
- D.接受注射者安全,注射操作者安全,环境安全
- E.严格无菌操作和洗手,做好消毒隔离
- A.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 B.青霉素+红霉素
- C.庆大霉素+红霉素
- D.红霉素+磺胺嘧啶
- E.青霉素+头孢唑林
- A.高工作、低关系
- B.高关系、高工作
- C.低工作、高关系
- D.低工作、低关系
- E.高工作、高关系
- A.效果较好
- B.比较灵活
- C.有较强的约束性
- D.易于保密
- E.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 A.链霉素
- B.庆大霉素
- C.卡那霉素
- D.青霉素
- E.阿米卡星
- A.细菌容易发生定植与移位
- B.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 C.正常菌群容易失调
- D.自我保护能力低
- E.缺乏生物屏障
- A.90μw/cm<sup>2</sup>
- B.80μw/cm<sup>2</sup>
- C.70μw/cm<sup>2</sup>
- D.60μw/cm<sup>2</sup>
- E.50μw/cm<sup>2</sup>
- A.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 B.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 C.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
- D.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
- E.总结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遗传因素
- E.学校因素
- A.接触隔离
- B.严密隔离
- C.保护性隔离
- D.呼吸道隔离
- E.血液-体液隔离
- 39
-
激励的源头是()
- A.明确动机
- B.洞察需要
- C.满足需要
- D.满足未满足的需要
- E.分析需要
- A.强烈地关注产品
- B.持续不断地改进
- C.精确地度量
- D.向员工授权
- E.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
- A.个案护理
- B.小组护理
- C.责任制护理
- D.综合护理
- E.功能制护理
- 42
-
对戊二醛的效果监测为()
- A.每日1次
- B.隔日1次
- C.每周1次
- D.两周1次
- E.每月1次
- A.柯萨奇病毒
- B.铜绿假单胞菌
- C.脑膜炎双球菌
- D.链球菌
- E.乙肝病毒
- A.条件致病菌
- B.致病菌
- C.自然界的一切微生物
- D.空气中的微生物
- E.环境中的微生物
- 45
-
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护理哲理
- B.护理价值观
- C.护理工作环境
- D.护理组织制度
- E.护理组织形象
- A.学习知识
- B.模仿表演
- C.与人交往
- D.躲避危险
- E.下雨打伞
- A.病室定期消毒
- B.限制家属探视及陪住
- C.拔除有创导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 D.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 E.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房间
- A.目的性
- B.可塑性
- C.差异性
- D.主动性
- E.被动性
- A.无意模仿
- B.有意模仿
- C.强迫模仿
- D.自愿模仿
- E.随意模仿
- A.建立融洽关系
- B.鼓励发言
- C.打破僵局
- D.控制局面
- E.结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