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儿科护理学中级考试答案(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精选特训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活动是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2

始于健康计划实施开始之时,并贯穿于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评价活动是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3

又称为近中期效果评价的评价活动是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8

冲突双方采取求同存异避免意见分歧公开化,这种方式属于

  • A.推延
  • B.妥协
  • C.和平共处
  • D.教育
  • E.转移目标
9

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10

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11

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B.≤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 C.≤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D.≤6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E.≤6CFU/(20分钟·直径9cm平皿)
12

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被称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健康教育处方
  • D.入院教育
  • E.咨询教育
13

医护人员对门诊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与健康的问题进行解答,被称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健康教育处方
  • D.入院教育
  • E.咨询教育
16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的教育,被称为

  • A.候诊教育
  • B.随诊教育
  • C.健康教育处方
  • D.入院教育
  • E.咨询教育
17

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的问题是

  • A.您对健康是怎么理解的?
  • B.您上次复诊是什么时间?
  • C.您同意我们大家都支持的第一个方案吗?
  • D.您为什么不想再坚持康复训练呢?
  • E.这个检查是在哪里做的?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18

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

  • A.您对健康是怎么理解的?
  • B.您上次复诊是什么时间?
  • C.您同意我们大家都支持的第一个方案吗?
  • D.您为什么不想再坚持康复训练呢?
  • E.这个检查是在哪里做的?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19

在人际交流中,为了让对方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核心,能够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要点,应避免使用的问题是

  • A.您对健康是怎么理解的?
  • B.您上次复诊是什么时间?
  • C.您同意我们大家都支持的第一个方案吗?
  • D.您为什么不想再坚持康复训练呢?
  • E.这个检查是在哪里做的?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20

耐热、耐湿物品首选

  • A.压力蒸气灭菌
  • B.干热灭菌
  • C.干粉消毒
  •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E.消毒液浸泡
21

对医院污水的处理首选

  • A.压力蒸气灭菌
  • B.干热灭菌
  • C.干粉消毒
  •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E.消毒液浸泡
22

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首选

  • A.压力蒸气灭菌
  • B.干热灭菌
  • C.干粉消毒
  •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E.消毒液浸泡
23

油、粉、膏等灭菌首选

  • A.压力蒸气灭菌
  • B.干热灭菌
  • C.干粉消毒
  •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E.消毒液浸泡
26

控制的基本过程中,关键步骤是

  • A、建立标准
  • B、衡量绩效
  • C、制定预算
  • D、纠正偏差
  • E、同步监测
28

护士长不需要对下属进行训导的是

  • A、某新来的护士迟到早退
  • B、某新来的护士在完成护理操作后未洗手
  • C、某新来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热隋交谈
  • D、某新来的护士在护士站放声大笑
  • E、某新来的护士涂抹指甲油,佩戴饰品
29

败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为

  • A、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
  • B、控制1~3天即可停药
  • C、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
  • D、疗程可达4~8周
  • E、疗程可达3~4周
31

甲型肝炎传播途径不包括

  • A、粪口途径
  • B、密切接触
  • C、垂直传播
  • D、粪便污染食物
  • E、粪便污染水源
32

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

  • 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B、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影响细胞代谢
  •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33

健康教育诊断中属于社会诊断的是

  • A、环境诊断
  • B、生活质量
  • C、倾向因素
  • D、促成因素
  • E、强化因素
34

不属于医院健康教育意义的是

  • A、提高患者依从性
  • B、心理治疗
  • C、消除致病因素
  • D、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治本措施
  • E、降低医疗成本
35

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且易行的措施是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手消毒
36

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不包括( )

  • A、消毒
  • B、灭菌
  • C、无菌技术
  • D、隔离
  • E、预防使用抗生素
37

外科监护病房空气消毒可选用

  • A、空气洁净技术
  • B、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 C、二氧化氯消毒液喷雾
  • D、3%过氧化氢喷雾消毒
  • E、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38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中,主要任务是"确定影响目标健康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的诊断是

  • A、社会诊断
  • B、流行病学诊断
  • C、行为诊断
  • D、教育诊断
  • E、管理与政策诊断
39

强化理论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

  • A、对于强化的对象要一视同仁
  • B、负强化没有激励作用,应避免
  • C、强化目标应分阶段设立
  • D、尽量采取同一种被证实有效的正强化
  • E、强化的频率应由管理者决定
40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强调

  • A、以经济为中心
  • B、以整体人为中心
  • C、以工作为中心
  • D、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 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41

李某,45岁,结肠癌,择期行手术治疗,下列做法中不妥的是

  • A、选用万古霉素作为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 B、术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性足量抗生素
  • C、手术过程中给予抗生素,以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
  • D、术前进行清洁灌肠
  • E、甲硝唑是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43

下列不属于组织设计步骤的是

  • A、评估当前形势
  • B、确立组织目标
  • C、提出组织框架
  • D、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
  • E、划分工作业务
44

人类社会行为的确立是

  • A、模仿过程
  • B、社会化过程
  • C、学习过程
  • D、练习过程
  • E、适应过程
45

下列ICU的感染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 A、病室定期消毒
  • B、限制家属探视及陪住
  • C、拔除有创导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 D、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 E、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房间
46

细菌在人体定植,除有适宜的环境、相当的细菌数量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 A、移位途径
  • B、细菌具有黏附力
  • C、适宜的pH
  • D、生物屏防
  • E、细菌易位
47

制定专科护理技术常规时应遵循

  • A、普遍性和适用性
  • B、普遍性和特殊性
  • C、科学性和先进性
  • D、可行性和应用性
  • E、科学性和特殊性
48

在行为的五个构成要素中,“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是指

  • A、行为主体
  • B、行为客体
  • C、行为环境
  • D、行为手段
  • E、行为结果
49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的水痘
  • B、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表现
  • C、创伤产生的炎症表现
  • D、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 E、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50

有关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 A、碘酊多用于皮肤的消毒
  • B、氯己定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
  • C、过氧乙酸可用于浸泡金属器械
  • D、过氧乙酸可用于浸泡内镜
  • E、碘附对皮肤、黏膜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