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A.产生血小板抗体
-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C.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 D.铁缺乏
- E.凝血因子缺乏
- A.前上方移位
- B.后上方移位
- C.内收外旋移位
- D.掌侧移位
- E.背侧和桡侧移位
- A.前上方移位
- B.后上方移位
- C.内收外旋移位
- D.掌侧移位
- E.背侧和桡侧移位
- A.前上方移位
- B.后上方移位
- C.内收外旋移位
- D.掌侧移位
- E.背侧和桡侧移位
- A.碘酊
- B.过氧乙酸
- C.戊二醛
- D.漂白粉
- E.乙醇
- 9
-
胃镜的消毒可采用
- A.碘酊
- B.过氧乙酸
- C.戊二醛
- D.漂白粉
- E.乙醇
- A.碘酊
- B.过氧乙酸
- C.戊二醛
- D.漂白粉
- E.乙醇
- A、KUB平片
- B、腹部X线摄片
- C、肾动脉造影
- D、膀胱镜检查
- E、排泄尿路造影
- A、慢性咽喉炎
- B、慢性支气管炎
- C、自发性气胸
- D、支气管肺癌
- E、肺不张
- A、胎盘娩出后30分钟
- B、出生产3小时后
- C、出生产6小时后
- D、出生产12小时后
- E、出生产24小时后
- A、高蛋白饮食
- B、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 C、反复放腹水
- D、大量排钾利尿
- E、多次灌肠和导泻
- 15
-
胃泌素增高见于
- 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B、慢性浅表性胃炎
- C、胃溃疡
- D、慢性萎缩性胃窦胃炎
- E、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 16
-
麻疹的主要传播方式
- A、接触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飞沫传播
- D、虫媒传播
- E、血液传播
- 17
-
心房颤动最常见于
- A、冠心病
- B、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 C、高血压性心脏病
- D、缩窄性心包炎
- 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A、月经期
- B、增生期
- C、分泌早期
- D、分泌期
- E、月经前期
- A、红霉素
- B、氯霉素
- C、链霉素
- D、阿司匹林
- E、长效青霉素
- A、烷化剂类药物
- B、抗代谢类药物
- C、抗生素类药物
- D、激素类药物
- E、植物类药物
- 21
-
腹外疝嵌顿是指
- A、所有不能回纳的腹外疝
- B、内容物与疝囊粘连的腹外疝
- C、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的腹外疝
- D、肠管成疝囊一部分的腹外疝
- E、所有回纳后又复发的腹外疝
- 22
-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细菌
- B、病毒
- C、支原体
- D、衣原体
- E、军团菌
- A、此菌能耐受80℃持续1小时
- B、最适宜环境的pH值为5.2~6.6
- C、此菌为非条件致病菌
- D、多数通过性交直接传染
- E、对紫外线、化学试剂等抵抗力较强
- A、4.2~5.2
- B、5.2~6.6
- C、6.6~7.6
- D、7.6~8.2
- E、8.2~8.8
- 25
-
体温调节中枢是
- A、垂体
- B、延髓
- C、下丘脑
- D、肾上腺
- E、甲状腺
- A、生后1年以内
- B、生后2年以内
- C、1个月~5岁之间
- D、3~4岁之间
- E、5~7岁之间
- A、做气管插管
- B、用导管吸除血块
- C、进行气管切开
- D、加压吸氧
- E、应用呼吸兴奋剂
- A、平时喜欢吃烫的食物
- B、喜食蔬菜
- C、喜饮烈性酒
- D、吸烟
- E、不爱刷牙
- 29
-
Ⅱ度轻型子宫脱垂是指
- A、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 B、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 C、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 D、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 E、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 30
-
可确诊食管癌的检查方法是
- A、X线钡剂检查
- B、磁共振
- C、食管镜
- D、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
- E、核素扫描
- A、5ml
- B、30ml
- C、60ml
- D、250ml
- E、80ml
- A、肝素
- B、卡巴克洛
- C、6-氨基己酸
- D、垂体后叶素
- E、维生素C
- A、肝性脑病前驱期
- B、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 C、肝性脑病昏睡期
- D、肝性脑病昏迷期
- E、肝硬化代偿期
- A、上呼吸道
- B、胃肠道
- C、脐部
- D、邻近组织
- E、皮肤黏膜
- A、免疫性疾病
- B、代谢性疾病
- C、退化性疾病
- D、内分泌性疾病
- E、地理环境性疾病
- 36
-
反常呼吸见于
- A、双侧胸膜腔压力不平衡
- B、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造成胸壁软化
- C、胸壁软组织损伤
- D、单根肋骨骨折
- E、闭合性气胸
- A、300ml
- B、400ml
- C、500ml
- D、600ml
- E、700ml
- 38
-
新生儿的视觉清晰范围为
- A、5~10cm
- B、10~15cm
- C、15~20cm
- D、20~30cm
- E、30~60cm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 E、5倍
- A、严重胆道感染
- B、绞窄性肠梗阻
- C、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D、败血症
- E、消化道大出血
- A、骨髓生成巨核细胞数目减少
- B、免疫因素
- C、毛细血管脆性增多
- D、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E、血小板功能异常
- A、代谢性酸中毒
- B、呼吸性酸中毒
- C、代谢性碱中毒
- D、呼吸性碱中毒
-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 A.V<sub>1</sub>、V<sub>2</sub>、V<sub>3</sub>导联
- B.V<sub>3</sub>、V<sub>4</sub>、V<sub>5</sub>导联
- C.V<sub>5</sub>、V<sub>6</sub>导联
- D.Ⅱ、Ⅲ、aVF导联
- E.Ⅰ、Ⅱ、aVL导联
- A、浅感觉障碍
- B、深感觉障碍
- C、运动觉障碍
- D、复合感觉障碍
- E、定位觉障碍
- A、裂伤
- B、擦伤
- C、挤压伤
- D、扭伤
- E、挫伤
- A、抑制排卵
- B、改变宫颈黏液性状
- C、引起宫腔内无菌性炎症反应
- D、改变子宫内膜形态
- E、改变子宫内膜功能
- A、心搏出量增大
- B、回心血量增加
- C、周围动脉硬化
-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 E、以上都不是
- A、心率血压降低
- B、活动减少,耗能减少
- C、低血糖
- D、机体水钠潴留
- E、胃肠道功能亢进
- A、神经根型
- B、脊髓型
- C、交感神经型
- D、椎动脉型
- E、混合型
- A、先天性心脏病
- B、甲状腺功能低下
- C、糖原累积病
- D、苯丙酮尿症
- E、21-三体综合征
- 51
-
不能使用肠内营养的是
- A、脑外伤
- B、大面积烧伤
- C、消化道瘘
- D、短肠综合征
- E、肠梗阻
- A、自律性增高
- B、出现异常自律性
- C、触发活动
- D、折返
- E、后除极
- 53
-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胎盘残留
- B、蜕膜残留
- C、软产道损伤
- D、凝血功能障碍
- E、子宫收缩乏力
- A、6小时
- B、4小时
- C、2小时
- D、30~40分钟
- E、20分钟
- A、>30%
- B、>35%
- C、>40%
- D、>45%
- E、>50%
- 56
-
Whipple三联征指
- A、癫痫状发作症状;空腹血糖<50mg/dl,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B、癫痫状发作症状;空腹血糖<50mg/dl,静注高血糖素后缓解
- C、腹痛;空腹血糖<50mg/dl,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D、腹痛;血清胰岛素值高于正常,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 E、空腹恶心、呕吐,葡萄糖激发试验阳性,静注高血糖素后缓解
- A、膀胱镜检查
- B、膀胱造影
- C、双合诊检查
- D、尿脱落细胞检查
- E、尿道超声检查
- A、排便器官,易污染
- B、血运丰富,营养充分
- C、周围有数个间隙,其内充满正常肠道菌群
- D、周围有数个间隙,其内充满脂肪结缔组织
- E、周围有数个间隙,其内充满淋巴血管与脂肪组织
- 59
-
属于特异性感染的细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变形杆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链球菌
- E、破伤风杆菌
- A、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 B、手术与创伤
- C、暴饮暴食
- D、大量饮酒
- E、胰管阻塞
- 61
-
可导致高渗性缺水的是
- A、急性胆汁性腹膜炎
- B、大量呕吐
- C、慢性消化道瘘
- D、气管切开
- E、肠瘘
- A、头颅CT
- B、脑血管造影
- C、脑脊液检查
- D、脑电图
- E、体格检查
- A、CT
- B、癌胚抗原(CEA)
- C、甲胎蛋白(AFP)
- D、MRI
- E、细胞学检查
- 64
-
SLE药物治疗首选( )
- A、青霉素
- B、泼尼松
- C、布洛芬
- D、硫唑嘌呤
- E、环磷酰胺
- A、胃酸和胃蛋白酶
- B、幽门杆菌
- C、胃运动功能障碍
- D、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
- E、大肠埃希菌
- 66
-
胸腔闭式引流适应证不包括
- A、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
- B、血胸
- C、脓胸
- D、心胸术后引流
- E、心包积液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肺炎球菌
- C、厌氧菌
- D、真菌
- E、链球菌
- A、Hb<150g/L
- B、Hb<120g/L
- C、Hb<110g/L
- D、Hb<90g/L
- E、Hb<60g/L
- A、血管本身原因
- B、血液成分改变
- C、血流动力学改变
- D、颈椎病压迫
- E、脑栓塞
- 70
-
脊椎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脊髓损伤
- B、偏瘫
- C、截瘫
- D、椎间盘损伤
- E、椎体骨折脱位
- A、60次/分
- B、80次/分
- C、100次/分
- D、120次/分
- E、150次/分
- 72
-
呼吸道隔离的标志颜色为
- A、黄色
- B、蓝色
- C、橙色
- D、绿色
- E、黑色
- A、3个月后复查宫颈刮片
- B、激光治疗
- C、宫颈锥形切除
- D、重复刮片并取宫颈活体组织送检
- E、无须处理
- A、外阴部检查
- B、双合诊
- C、三合诊
- D、直肠-腹部诊
- E、窥器检查
- A、低渗性脱水
- B、等渗性脱水
- C、高渗性脱水
- D、水中毒
- E、水肿
- A、好发部位为宫颈鳞状上皮区域内
- B、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未穿透
- C、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即为宫颈原位癌
- D、与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无明显区别
- E、阴道镜检查多能与镜下早期浸润癌相鉴别
- 77
-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 A、乙群A型溶血性链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肺炎链球菌
- D、疱疹病毒
- E、柯萨奇病毒
- 78
-
骨盆外测量的径线不包括
- A、出口横径
- B、髂嵴间径
- C、髂耻外径
- D、髂棘间径
- E、坐骨棘间径
- 79
-
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尿糖测定
- B、OGTT
- C、血糖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E、C肽测定
- 80
-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 A、汉坦病毒
- B、HBV
- C、HAV
- D、腺病毒
- E、柯萨奇病毒
- A、主细胞
- B、壁细胞
- C、黏液细胞
- D、B细胞
- E、主细胞、壁细胞和黏液细胞
- 82
-
在循环系统中,静脉又称为
- A、阻力血管
- B、功能血管
- C、容量血管
- D、直捷通路
- E、动静脉短路
- A、胎盘剥离不全
- B、胎盘植入
- C、产后宫缩乏力
- D、凝血功能障碍
- E、软产道损伤
- A、前列腺素
- B、酚磺乙胺(止血敏)
- C、雌激素
- D、孕激素
- E、雄激素
- A、胸部CT
- B、胃液分析
- C、中心静脉压监测
- D、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 E、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 A、2g/kg
- B、3g/kg
- C、4g/kg
- D、5g/kg
- E、6g/kg
- A、咬伤部位
- B、创伤程度
- C、伤口局部处理情况
- D、被咬者年龄
- E、咬伤后是否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 A、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 B、主要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
- C、遗传易感性是主要因素
- D、自身免疫起主要作用
- E、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 89
-
不符合多胎妊娠特点的是
- A、家族中有多胎妊娠史者,多胎发生率明显上升
- B、双胎发生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 C、孕妇胎次越多,发生多胎的机会越少
- D、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 E、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种之间有一定差异
- A、病变局限于子宫内
- B、间质水肿
- C、发生远处转移
- D、滋养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
- E、间质内血管消失
- A、胰岛素
- B、性腺激素
- C、皮质醇激素
- D、生长激素
- E、甲状旁腺激素
- A.抑制迷走神经
- B.削弱壁细胞功能
- C.阻止组胺与H<sub>2</sub>受体结合
- D.作用于H<sup>+</sup>-K<sup>+</sup>-ATP酶
- E.黏附在溃疡表面阻止胃酸侵袭
- 93
-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
- A、合胞体病毒
- B、柯萨奇病毒
- C、轮状病毒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腺病毒
- 94
-
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
- A、化脓菌感染
- B、寄生虫病
- C、病毒性感染
- D、皮肤病
- E、过敏性疾病
- A、瘢痕性幽门梗阻
- B、肠瘘
- C、小肠扭转
- D、肾功能不全
- E、胰瘘
- A、异位的内膜不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 B、异位的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
- C、异位的内膜侵入子宫体的肌壁层时,称为子宫肌腺
- D、异位内膜对周围组织具有侵入和破坏,在组织学上是恶性行为
- E、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未生育的妇女
- A、心电图检查
- B、X线检查
- C、超声心动图
- D、胎儿电子监护仪
- E、腹部B超
- A、空腹血糖测定
- B、尿糖测定
- C、血、尿酮体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
- E、葡萄糖耐量试验
- A、生长缓慢
- B、转移较早
- C、绝经后妇女多见
- D、以腺癌为主
- E、早期症状不明显
- 100
-
肺癌的组织起源于
- A、肺毛细血管
- B、肺小动脉
- C、肺小静脉
- D、支气管黏膜上皮
- E、支气管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