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儿科中级基础知识精选试题练习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有耳毒性的药物是()

  • A.氨茶碱
  • B.氯霉素
  • C.维生素K
  • D.庆大霉素
  • E.肾上腺皮质激素
2

会造成“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 A.氨茶碱
  • B.氯霉素
  • C.维生素K
  • D.庆大霉素
  • E.肾上腺皮质激素
3

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药物是()

  • A.氨茶碱
  • B.氯霉素
  • C.维生素K
  • D.庆大霉素
  • E.肾上腺皮质激素
4

3周岁到6~7岁称为()

  • A.胎儿期
  • B.婴儿期
  • C.幼儿期
  • D.学龄前期
  • E.学龄期
5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称为()

  • A.胎儿期
  • B.婴儿期
  • C.幼儿期
  • D.学龄前期
  • E.学龄期
6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是()

  • A.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 B.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
  • C.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 D.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
  • E.产伤
7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

  • A.胎儿期
  • B.婴儿期
  • C.幼儿期
  • D.学龄前期
  • E.学龄期答
8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病因是()

  • A.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 B.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
  • C.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 D.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
  • E.产伤
9

糖尿病患儿缺乏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 B.垂体前叶
  • C.甲状腺素
  • D.甲状腺
  • E.胰岛素
10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是()

  • A.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 B.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
  • C.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 D.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
  • E.产伤
11

垂体性侏儒症患儿缺乏的是()

  • A.生长激素
  • B.垂体前叶
  • C.甲状腺素
  • D.甲状腺
  • E.胰岛素
12

新生儿筛查可以检测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 B.垂体前叶
  • C.甲状腺素
  • D.甲状腺
  • E.胰岛素
13

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可见()

  • A.右房、右室大
  • B.左室、右室大,左房、右房大
  • C.左房、左室大
  • D.左室、右室大
  • E.右室大
14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可见()

  • A.右房、右室大
  • B.左室、右室大,左房、右房大
  • C.左房、左室大
  • D.左室、右室大
  • E.右室大
15

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可见()

  • A.右房、右室大
  • B.左室、右室大,左房、右房大
  • C.左房、左室大
  • D.左室、右室大
  • E.右室大
16

猩红热的皮疹出现于()

  • A.发热前
  • B.发热同时出疹
  • C.发热后24小时内
  • D.发热后24~48小时
  • E.发热后48~72小时
17

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

  • A.蛋白质含量增高
  • B.细胞数量增多
  • C.蛋白质-细胞分离
  • D.糖含量正常
  • E.细菌培养阴性
18

属于活菌苗的是()

  • A.卡介苗
  • B.麻疹疫苗
  • C.脊髓灰质炎疫苗
  • D.霍乱菌苗
  • E.百日咳菌苗
19

母乳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为

  • A.亚麻酸
  • B.花生四烯酸
  • C.亚油酸
  • D.油酸
  • E.饱和脂肪酸
20

新生儿肺炎通过羊水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是()

  • A.肠道病毒
  • B.链球菌
  • C.大肠埃希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肺炎链球菌
21

关于法洛四联症,下面哪个陈述是不正确的()

  • A.发绀是法洛四联征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
  • B.血液检查常有红细胞增多
  • C.手术可分根治术和姑息分流手术
  • D.患儿很少出现蹲踞现象
  • E.排便,哭闹可诱发严重缺氧
22

婴儿时,以下能量消耗占所需总能量的比例最大的一项是()

  • A.基础代谢所需
  • B.生长发育所需
  •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D.活动所需
  • E.排泄损失能量
23

小儿先能抬头后能坐,之后能走,遵循的发育顺序是()

  • A.由上到下的顺序
  • B.由近到远的顺序
  • C.由粗到细的顺序
  • D.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 E.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24

小儿寄生虫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 A.蛔虫病
  • B.蛲虫病
  • C.钩虫病
  • D.血吸虫病
  • E.弓形虫病
25

关于母乳喂养的优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和球蛋白多,酪蛋白少,易于吸收
  • B.含不饱和脂肪酸与牛乳大致相同,有利于消化吸收
  • C.含铁量及吸收率均比牛奶高
  • D.含钙量比牛奶高
  • E.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尤以成熟乳为高
26

代表体格生长、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是()

  • A.身高
  • B.体重
  • C.头围
  • D.胸围
  • E.腹围
27

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病是()

  • A.21-三体综合征
  • B.猫叫综合征
  • C.肝豆状核变性
  • D.血友病
  • E.苯丙酮尿症
29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

  • A.室息
  • B.肺透明膜病
  • C.肺不张
  • D.坠积性肺炎
  • E.肺水肿
31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在()

  • A.2周至2个月
  • B.2个月以上
  • C.3个月以上
  • D.4个月以上
  • E.6个月以上
32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是()

  • A.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4.0kPa
  • B.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
  • C.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0kPa
  • D.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4.0kPa
  • E.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
33

住院儿童最易出现退行性行为的年龄阶段是()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学龄前期
  • D.学龄期
  • E.青春期
34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使用利尿剂
  • B.长期使用激素
  • C.低盐饮食
  • D.限制饮水
  • E.活动量增多
35

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 E.肺动脉狭窄
37

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 B.细菌
  • C.支原体
  • D.衣原体
  • E.真菌
38

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到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之间,一般需要()

  • A.12~24小时
  • B.24~48小时
  • C.48~72小时
  • D.1~4周
  • E.4~8周
39

母乳喂养小儿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

  • A.钙、磷比例适宜
  • B.含钙多
  • C.含磷多
  • D.含维生素D多
  • E.含矿物质多
40

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不包括()

  • A.遗传因素
  • B.活动量过少
  • C.疾病影响
  • D.精神创伤
  • E.能量摄入过多
42

脊柱出现腰椎前凸的时间是()

  • A.出生时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E.12个月
43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是()

  • A.细菌感染
  • B.病毒感染
  • C.气道高反应性
  • D.过敏
  • E.气道梗阻
44

小儿较成人容易发生脱水是因为()

  • A.水代谢旺盛
  • B.体表面积相对小
  • C.消化功能差
  • D.尿量多
  • E.细胞外液相对少
45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原因不包括()

  • A.未受过结核感染
  • B.结核变态反应初期(感染后4~8周以内)
  • C.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
  • D.初次感染后10周后
  • E.技术误差或药物效价不足
46

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是()

  • A.喂养不当
  • B.消化吸收障碍
  • C.需要量增加
  • D.消耗量过大
  • E.先天畸形
47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 B.脂肪
  • C.碳水化合物
  • D.水
  • E.维生素
48

儿童类风湿病的特点是()

  • A.心脏受累常见
  • B.年幼儿全身症状轻
  • C.环形红斑是特异表现
  • D.年长儿以关节受累为主
  • E.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49

小儿发生惊厥时应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 A.送入抢救室
  • B.解松衣扣,平卧,头偏向一侧
  • C.给予物理降温
  • D.准备急救用物
  • E.将纱布放在患儿手心或腋下
50

4个月小儿,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规律接种,此时应当接种()

  • A.麻疹第一针
  • B.卡介苗第一针
  • C.乙肝第二针
  • D.百白破第二针
  • E.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