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三(基础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99、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酮体测定用

  • A.葡萄糖氧化酶法
  • B.亚硝基铁氯化钠法
  • C.吲哚酚法
  • 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 E.亚硝酸盐还原法
2

100、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亚硝酸盐测定用

  • A.葡萄糖氧化酶法
  • B.亚硝基铁氯化钠法
  • C.吲哚酚法
  • 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 E.亚硝酸盐还原法
3

(98~100题共用备选答案)98、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蛋白质测定用

  • A.葡萄糖氧化酶法
  • B.亚硝基铁氯化钠法
  • C.吲哚酚法
  • 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 E.亚硝酸盐还原法
4

(96~97题共用备选答案)96、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特异性细胞是

  • A.R-S细胞
  • B.火焰状瘤细胞
  • C.花细胞
  • D.多核巨细胞
  • E.异常淋巴细胞
5

97、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细胞是

  • A.R-S细胞
  • B.火焰状瘤细胞
  • C.花细胞
  • D.多核巨细胞
  • E.异常淋巴细胞
6

在血涂片上不能查见

  • A.疟原虫
  • B.微丝蚴
  • C.弓形虫
  • D.隐孢子虫
  • E.锥虫
7

治疗猪肉绦虫病后,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是:

  • A.虫卵
  • B.链体
  • C.头节
  • D.成节
  • E.孕节
8

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

  • A.钩虫卵
  • B.蛔虫卵
  • C.鞭虫卵
  • D.蛲虫卵
  • E.姜片虫卵
9

粪便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适宜于检查的原虫是

  • A.阴道毛滴虫
  • B.阿米巴活滋养体
  • C.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 D.原虫包囊
  • E.各种活致病原虫
10

隐球菌检查常用的染色方法

  • A.墨汁负染色
  • B.革兰染色
  • C.抗酸染色
  • D.乳酸酚棉蓝染色
  • E.荧光染色
11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麻风杆菌被染成

  • A.蓝色
  • B.黄色
  • C.绿色
  • D.紫色
  • E.红色
12

能使K-B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减小的因素有

  • A.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
  • B.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
  • C.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
  • D.M-H平板琼脂厚度5mm
  • E.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
13

临床近75%的微生物感染是哪种微生物引起

  • A.病毒
  • B.细菌
  • C.真菌
  • D.螺旋体
  • E.支原体
14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A.cm
  • B.mm
  • C.μm
  • D.nm
  • E.pm
15

下列关于鞭毛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 B.抗吞噬作用
  • C.具有H抗原
  • D.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 E.可用于鉴别细菌
16

有关支原体与L一型细菌的区别,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支原体具有多形性,L-型细菌没有
  • B.支原体不能返祖,L-型细菌易出现返祖现象
  • C.支原体能通过滤菌器,L-型细菌不能
  • D.L-型细菌菌落呈“荷包蛋”样,支原体菌落没有此特征
  • E.L-型细菌对低渗敏感,支原体对低渗不敏感
17

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 A.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引起人类发热与出血性疾病
  • B.大小介于一般细菌与病毒之间,革兰阴性,呈多形性
  • C.菌体内含有DNA或RNA
  • D.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 E.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18

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 A.煮沸法
  • B.流通蒸汽灭菌法
  • C.高压蒸汽灭菌法
  • D.紫外线照射
  • E.巴氏消毒法
19

病毒的衣壳是指

  • A.核酸
  • B.核酸外围的多肽
  • C.核酸外围的糖蛋白
  • D.核酸外围的蛋白质
  • E.核酸外围的脂类
20

结核杆菌为

  • A.专性需氧菌
  • B.微需氧
  • C.兼性厌氧菌
  • D.厌氧菌
  • E.需氧菌和厌氧菌
21

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关的是

  • A.抗胰岛细胞抗体
  • B.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 C.抗线粒体抗体
  • D.抗红细胞抗体
  • E.抗胃壁细胞抗体
22

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 A.荚膜
  • B.鞭毛
  • C.菌毛
  • D.R因子
  • E.芽胞
23

本一周蛋白是在病理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蛋白,其本质是

  • A.Fc片段
  • B.免疫球蛋白的重链
  • C.游离的GA或M链
  • D.Fab片段
  • E.游离的Kappa或Lamda链
24

CA125和CEA联合检测是下列哪一诊断最好的指标

  • A.卵巢癌
  • B.胰腺肿瘤
  • C.子宫肌瘤
  • D.绒癌
  • E.宫颈癌
25

Ⅳ型超敏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皮肤试验是

  • A.白色念珠菌皮肤试验
  • B.毛发菌素皮肤试验
  • C.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D.SK-SD皮肤试验
  • E.斑贴试验
26

临床上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为

  • A.超急性排斥反应
  • B.急性排斥反应
  • C.慢性排斥反应
  •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E.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7

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是

  • A.酶免疫法
  • B.荧光免疫技术
  • C.放射免疫测定
  • D.亲合素一生物素技术
  • E.发光免疫技术
28

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 A.抗ssDNA抗体和ANA
  • B.抗dsDNA抗体和ANA
  • C.抗Sm抗体抗dsDNA
  • D.抗DNP抗体和ANA
  • E.抗SS-A抗体和抗核属白抗体
29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 A.酶标记A抗体
  •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 C.未标记抗原A
  • D.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
  • E.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30

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 A.E受体
  • B.C3受体
  • C.IgG Fc受体
  • D.S19受体
  • E.IgE Fc受体
31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 A.周围免疫器官
  • B.淋巴结
  • C.胸腺
  • D.骨髓
  • E.法氏囊
33

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

  • A.排斥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 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 C.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 D.识别、杀灭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 E.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34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间接法是将荧光素标记在

  • A.补体
  • B.抗补体抗体
  • C.抗免疫球蛋白抗体
  • D.特异性抗原
  • E.特异性抗体
35

下列哪些补体成分属于补体固有成分

  • A.H因子
  • B.I因子
  • C.C3a因子
  • D.C4结合蛋白
  • E.Clq
36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

  • A.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 B.氨基酸结构发生改变
  • C.氨基酸种类发生变化
  • D.氨基酸数量发生变化
  • E.氨基酸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
37

薄片分析又称为

  • A.连续流动式分析
  • B.分立式分析
  • C.离心式分析
  • D.干化学分析
  • E.层析分析
38

下面哪种作用是短反馈调节

  • A.TSH→T3、T4
  • B.TSH→TRH
  • C.TRH→TSH
  • D.T3、T4→TSH
  • E.T3、T4→TRH
39

最早组织开展临床检验室室问质量评价活动的人是

  • A.Belk和Sunerman
  • B.Levey和Jennings
  • C.J.O.Westgard
  • D.T.P.Whitehead
  • E.W.A.Shewhart
40

不必经过肠激酶或胰蛋白酶激活的胰腺酶是

  • A.磷脂酶A
  • B.糜蛋白酶
  • C.淀粉酶
  • D.弹力蛋白酶
  • E.胶原酶
41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

  • A.氨基酸衍生物
  • B.脂肪酸衍生物
  • C.核苷酸
  • D.儿茶酚胺
  • E.氨基酸多肽
42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 A.肾小球滤过的血液量
  • B.单位时间内肌酐的滤过量
  • C.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 D.单位时间内单侧肾滤过的血液量
  • E.尿肌酐与血肌酐的比值
43

镁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 A.镁与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B.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 C.构成核苷酸类辅酶
  • D.调节渗透压
  • E.维持酸碱平衡
44

Y蛋白和Z蛋白是哪种细胞内的色素受体蛋白

  • A.肝细胞
  • B.平滑肌细胞
  • C.肾小管上皮细胞
  • D.脑细胞
  • E.骨髓细胞
46

体内氨的清除主要通过

  • A.脑中谷氨酰胺的合成
  • B.尿中游离氨的排泌
  • C.体内脱氨基作用
  • D.肝中合成尿素
  • E.经汗液排出氨盐
48

“蛋白尿”是指24h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

  • A.100 mg
  • B.200mg
  • C.150mg
  • D.250mg
  • E.300mg
49

成人血清中LD含量的顺序是

  • A.LD1>LD2>LD3>LD4>LD5
  • B.LD2>1Dl>LD3>LD4>LD5
  • C.LD3>LD1>LD2>LD4>LD5
  • D.LD4>LD1>LD2>LD3>LD5
  • E.LD5>LD1>LD2>LD3>LD4
50

将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

  • 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 B.转移电泳
  • C.SDS-PAGE
  • D.琼脂糖凝胶电泳
  • E.等电聚焦电泳
51

根据1976年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lmmol产物的酶量
  •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 E.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一个1m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52

脂蛋白各组份中密度最大的是

  • A.LDL
  • B.HDL
  • C.IDL
  • D.VLDL
  • E.CM
53

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 A.Ca2+
  • B.K+
  • C.Mg2+
  • D.Na+
  • E.Zn2+
54

胆固醇酯分布于血浆脂蛋白的

  • A.亲水表层
  • B.亲水核心
  • C.表层与核心之间
  • D.疏水表层
  • E.疏水核心
55

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糖的来源

  • A.食物中的糖类
  • B.肝糖原分解
  • C.转化成非糖物质
  • D.糖异生
  • E.其他单糖转化
56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着重研究以下内容,除了

  • A.实验方法
  • B.应用化学
  • C.生物化学的理论
  • D.疾病发生机制
  • E.实验操作技术
58

关于血小板表面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结构主要由细胞外衣和细胞膜组成
  • B.细胞外衣覆盖于血小板外表面
  • C.细胞外衣是许多血小板受体所在部位
  • D.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 E.各种磷脂在血小板膜两侧呈对称分布
59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 A.是否有血小板第三因子的参加
  •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
  • E.Ca2+是否参与凝血
60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

  • A.参与止血过程
  • B.参与凝血过程
  • C.参与纤溶抑制过程
  • D.参与纤溶激活过程
  • E.参与抗凝过程
61

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

  • A.纤溶酶原激活物
  • B.纤溶酶
  • C.凝血酶
  • D.凝血活酶
  • E.PK
62

下列疾病中通过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

  • A.浆细胞白血病
  •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E.恶性淋巴瘤
63

下列哪项不是缩血管物质

  • A.儿茶酚胺
  • B.去甲肾上腺素
  • C.激肽
  • D.血栓烷A2(TXA2)
  • E.血管加压素
64

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象特征的描述是

  • A.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 B.血片中可发现少量幼红细胞
  • C.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 D.白细胞分类中原始淋巴细胞>90%
  • E.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
65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由于

  • A.长期贫血
  • B.继发性营养不良
  • C.白血病细胞过多
  • D.广泛出血
  • E.成熟粒细胞缺乏
66

多毛细胞白血病血常规不符合的是

  • A.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 B.全血细胞减少
  • C.有特征性毛细胞出现
  • D.轻度到中度贫血
  • E.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67

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染色结果的是

  • A.α-NAE阳性,不被NaF抑制
  • B.AS-D-NCE阴性
  • C.AS-D-NAL阳性,被NaF抑制
  • D.a-NBE阳性,被NaF抑制
  • E.POX弱阳性或阳性
68

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

  • A.贫血
  • B.血小板减少
  • C.白细胞增高
  • D.检出白血病细胞
  • E.发热
69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受损
  • B.造血微环境缺陷
  • C.成熟血细胞结构异常
  • D.细胞免疫机制异常
  • E.体液调节异常
70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贫血形态学分类范围中的

  • A.大细胞性贫血
  • B.正常细胞性贫血
  •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72

关于造血祖细胞,正确的是

  • A.由原始细胞分化而来
  • B.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 C.进行不对称性有丝分裂
  • D.多向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定向祖细胞
  • E.造血祖细胞光镜下可辨别
73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 C.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74

关于造血,错误的叙述是

  • A.骨髓是出生后正常情况下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
  • B.黄骨髓是无造血功能的脂肪化的骨髓
  • C.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 D.红骨髓可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不能转变为红骨髓
  • E.胚胎期的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
75

下列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 A.粒红比例为2~4:1
  • B.早幼粒细胞<5%
  • 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 D.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易见
  • E.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5个
76

尿试带用酯酶法测定的白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嗜酸性粒细胞
  • D.中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77

关于阻塞性黄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中胆红素阳性
  • B.尿中尿胆原阳性
  • C.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 D.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 E.粪便中粪胆原减少或缺如
78

利用了酶反应原理的是

  • A.磺基水杨酸法
  • B.尿比重折射仪法
  • C.尿葡萄糖定性测定法
  • D.尿蛋白考马斯亮蓝法
  • E.尿胆红素Harrison法
79

关于蛋白尿定义错误的是

  • A.尿蛋白定性弱阳性
  • B.尿蛋白定性阳性
  • C.尿蛋白定量超过100mg/L
  • D.尿蛋白定量不低于100mg/L
  • E.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24h
80

不引起尿液浑浊的是

  • A.细菌
  • B.蛋白(++)
  • C.盐类结晶
  • D.淋巴液
  • E.大量细胞
81

父母的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是

  • A.A型
  • B.B型
  • C.0型
  • D.B型或0型
  • E.AB型
82

血清中缺少的物质是

  • A.某些凝血因子
  • B.碱性蛋白质
  • C.网织红细胞
  • D.吞噬细胞
  • E.淋巴细胞
83

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

  • A.T-H蛋白
  • B.纤维蛋白
  • C.肾小管上皮细胞
  • D.细菌
  • E.细胞碎片
84

基础胃液量是指

  • A.胃12h分泌的胃液量
  • B.在插管成功后持续负压吸引1h所得的胃液
  • C.在插管成功后所得的胃液
  • D.胃24h分泌的胃液量
  • E.空腹时胃液量
85

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什么样的痰液标本

  • A.清晨第一口痰
  • B.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 C.应采集12~24h的痰液
  • D.泡沫样的痰液
  • E.有脓液的痰液
86

正常人粪便颜色为

  • A.白色
  • B.黄褐色
  • C.绿色
  • D.红色
  • E.黑色
87

不符合粪便标本正确取材方法的是

  • A.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的粪便
  • B.采便管采集标本
  • C.多个部位取粪便
  • D.取黏液最多的粪便
  • E.取新鲜粪便
88

基础胃液量

  • A.正常10~100ml
  • B.>100ml
  • C.<10ml
  • D.1.2~1.5L
  • E.约为50ml
89

正常粪便含有少量

  • A.血液
  • B.脓液
  • C.黏液
  • D.寄生虫
  • E.虫卵
90

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 A.正常
  • B.旺盛
  • C.恶性变
  • D.低下
  • E.重度低下
91

脑脊液呈胶冻状多见于

  • A.病毒性脑膜炎
  • B.蛛网膜下腔梗阻
  • C.脑出血
  • D.结核性脑膜炎
  • E.化脓性脑膜炎
93

观察浆膜腔积液凝固性的标本

  • A.加入肝素
  • B.不加抗凝剂
  • C.加入EDTA
  • D.加入生理盐水
  • E.加入蒸馏水
94

正常的关节腔液

  • A.高度黏稠
  • B.不黏稠
  • C.水样
  • D.有凝块
  • E.浑浊
95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中,MID指

  • A.淋巴细胞区
  • B.中性粒细胞区
  • C.单个核细胞区
  • D.嗜碱粒细胞区
  • E.嗜酸粒细胞区
96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 A.支气管哮喘
  • B.猩红热急性期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D.伤寒急性期
  • E.寄生虫病
97

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

  • A.长期接触放射线者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脾功能亢进
  • D.大手术后12~36h
  • E.系统性红斑狼疮
98

正常前列腺液可见到白细胞数为

  • A.0~s/HP
  • B.5~10/HP
  • C.0~10/HP
  • D.10~15/HP
  • E.10~20/HP
99

以下是阴道清洁度评定的项目,但除外

  • A.白细胞
  • B.红细胞
  • C.上皮细胞
  • D.杆菌
  • E.球菌
100

精子的生成部位在

  • A.睾丸
  • B.附睾
  • C.精囊
  • D.输精管
  • E.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