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初级技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共用备选答案)

  • A.偶氮偶联法
  • B.马来酐试剂
  • C.葡萄糖氧化酶法
  • D.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 E.特异性酯酶法    1. 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比密测定用    2. 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葡萄糖测定用    3. 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白细胞测定用
2

(共用备选答案)

  • A.异型单核细胞
  • B.巨核细胞
  • C.多核巨细胞
  • D.异型淋巴细胞
  • E.网状组织细胞    1. 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征性的细胞是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特征性的细胞是
3

诊断恶性症最适宜的采血时间是

  • A.发作时
  • B.发作后数小时
  • C.发作后48h
  • D.发作后1周
  • E.任何时间都可以
4

区别血吸虫卵死活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活卵和近期变性卵表明宿主体内有活的成虫寄生
  • B.虫卵大多沉积于肝
  • C.死卵表明病情预后良好
  • D.活卵表明病情预后险恶
  • E.判断病人是否接受过治疗
5

在慢性血吸虫病人粪便中难以检出虫卵的主要原因是

  • A.成虫已死亡
  • B.虫卵大多沉积于肝
  • C.虫卵已变性、死亡
  • D.肠壁病灶纤维化
  • E.成虫产卵量少
6

MIC是指

  • A.最低抑菌浓度
  • B.最低杀菌浓度
  • C.抑菌圈直径
  • D.敏感
  • E.耐药
7

墨汁负染色常用于

  • A.酵母菌
  • B.念珠菌
  • C.结核杆菌
  • D.金黄葡萄球菌
  • E.隐球菌
8

不同来源的同种细菌称为

  • A.种
  • B.亚种
  • C.菌株
  • D.型
  • E.异种
9

与细菌的毒力无关的成分

  • A.荚膜
  • B.鞭毛
  • C.普通菌毛
  • D.细胞壁
  • E.性菌毛
10

外-斐反应用于哪种微生物感染的辅助诊断

  • A.立克次体
  • B.螺旋体
  • C.变形杆菌
  • D.衣原体
  • E.支原体
11

注射前在局部用碘酒和乙醇处理属于

  • A.消毒
  • B.灭菌
  • C.防腐
  • D.无菌
  • E.无菌操作
12

在细菌的生长曲线中,细菌的活菌数减少,细菌总数开始下降的阶段是

  • A.衰亡期
  • B.对数生长期
  • C.稳定期
  • D.迟缓期
  • E.死亡期
1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

  • A.肽聚糖
  • B.磷壁酸
  • C.脂多糖
  • D.脂蛋白
  • E.磷脂
14

革兰染色阳性、呈矛头状成双排列、坦面相对的细菌最可能为

  • A.脑膜炎球菌
  • B.大肠埃希菌
  • C.肺炎链球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草绿色链球菌
15

关于正常菌群,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 B.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可造成菌群失调
  • C.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
  • D.当寄居部位改变时发生,不会致病
  • E.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6

大多数病原菌为

  • A.需氧菌
  • B.微需氧菌
  • C.兼性厌氧菌
  • D.厌氧菌
  • E.需氧菌和厌氧菌
17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A.衣原体
  • B.放线菌
  • C.螺旋体
  • D.立克次体
  • E.真菌
18

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胸腺和淋巴结
  • B.肺和胸腺
  • C.肝脏
  • D.骨髓和胸腺
  • E.脾脏和淋巴结
19

在人B淋巴细胞膜上的主要受体有

  • 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Smlg)
  • B.羊红细胞受体
  • C.以上均有
  • D.TCR
  • E.以上均没有
20

下列细胞属于CD8亚群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
  • B.细胞毒性T细胞
  • C.以上均不是
  • D.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 E.以上均是
21

免疫反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抗原的特异性
  • B.抗原的异物性
  • C.抗原的反应性
  • D.抗原的免疫原性
  • E.以上均是
22

NK细胞主要杀伤

  • A.肿瘤细胞
  • B.自身衰老细胞
  • C.微生物感染细胞
  • D.病毒感染细胞
  • E.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23

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

  • A.C1的活化
  • B.C2的活化
  • C.C4的活化
  • D.C3的活化
  • E.C2+C3的活化
24

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 A.完全抗原
  • B.变应原
  • C.耐受原
  • D.超抗原
  • E.半抗原
25

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

  • A.能通过胎盘
  • B.比IgG移向阳极快
  • C.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
  • 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 E.个体发育中最晚合成的免疫球蛋白
26

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 A.T细胞
  • B.B细胞
  • C.肥大细胞
  • D.巨噬细胞
  • E.NK细胞
27

免疫球蛋白

  • A.有抗体作用,但也可作为抗原
  • B.是抗原和球蛋白的产物
  • C.以上答案均对
  • D.不能做抗原,只有保护作用
  • E.都是抗体
28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 A.C1q
  • B.C3
  • C.B因子
  • D.C4
  • E.C2
29

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维持时间短
  • B.诱导潜伏期长
  • C.抗体滴度低
  • D.最先产生IgM
  • E.最先产生IgG
30

采用免疫学方法可以

  • A.预防和治疗某些传染性疾病
  • B.预防和治疗某些非传染性疾病
  • C.二者均无
  • D.二者均有
  • E.预防遗传病
31

免疫系统包括

  • A.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 B.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 D.免疫分子
  • E.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2

半抗原是

  • A.单价的
  • B.三价的
  • C.多价的
  • D.双价的
  • E.四价的
33

干化学分析,使用的仪器是

  • A.分光光度计
  • B.反射式分光光度计
  • C.浊度计
  • D.比色计
  • E.荧光计
34

关于酶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酶都具有辅基或辅酶
  •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 C.是蛋白质
  • D.都具有立体专一性
  • E.能升高反应的活化能
35

下面哪一种激素不属于腺垂体激素

  • A.生长激素
  • B.催产素
  • C.催乳素
  • D.促甲状腺激素
  •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6

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所应用的原理是

  • A.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 B.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 C.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 D.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 E.蛋白质的分子大小
37

下面哪种形式是睾酮的活性形式,并在男性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和发育上起主要作用

  • A.雄烯二酮
  • B.脱氢异雄酮
  • C.雄烷二醇
  • D.5α-二氢睾酮
  • E.雌酮
38

骨盐的主要成分是

  • A.磷酸氢钙
  • B.羟磷灰石
  • C.碳酸钙
  • D.蛋白质结合钙
  • E.有机钙
39

下面对胰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胰液渗透压远远大于血浆渗透压
  • B.胰液是无色无臭的黏性液体
  • C.胰液偏碱性
  • D.胰液中含有很多重要的消化酶
  • E.正常每日的分泌量为1~2L
40

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 A.Na<SUP>+</SUP>
  • B.K<SUP>+&nbsp;&nbsp;&nbsp;&nbsp;</SUP>C.Ca<SUP>2+</SUP>
  • D.Mg<SUP>2+&nbsp;&nbsp;&nbsp;&nbsp;</SUP>E.Fe<SUP>2+</SUP>
41

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 A.Na<SUP>+&nbsp;&nbsp;&nbsp;&nbsp;</SUP>B.K<SUP>+&nbsp;&nbsp;&nbsp;&nbsp;</SUP>C.Ca<SUP>2+&nbsp;&nbsp;&nbsp;&nbsp;</SUP>D.Mg<SUP>2+&nbsp;&nbsp;&nbsp;&nbsp;</SUP>E.Fe<SUP>2+</SUP>
42

甲状腺素中含有

  • A.铁
  • B.硒
  • C.钙
  • D.碘
  • E.氯
43

ALT含量最丰富的组织器官是

  • A.肝脏
  • B.肾脏
  • C.心
  • D.骨骼肌
  • E.红细胞
44

磷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A.肾脏
  • B.肠道
  • C.汗液
  • D.唾液
  • E.胆道
4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 A.清蛋白
  • B.免疫球蛋白
  • C.前白蛋白
  • D.凝血酶原
  • E.纤维蛋白原
46

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肾小球
  • B.近曲小管
  • C.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 D.髓襻
  • E.肾盂
47

胆红素是从何种物质分解产生的

  • A.清蛋白
  • B.球蛋白
  • C.氨基酸
  • D.血红蛋白
  • E.脂肪酸
48

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为

  • A.1.5L
  • B.50L
  • C.180L
  • D.3L
  • E.100L
49

下列何种情况不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 A.高热
  • B.休克
  • C.长期不进食
  • D.持续大量呕吐
  • E.急性肾衰竭
50

1,4-糖苷键是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中的主要化学键

  • A.蛋白质
  • B.脂肪
  • C.淀粉&nbsp;
  • D.氨基酸
  • E.核糖核酸
51

氨基转移酶催化反应的底物是

  • A.α-氨基酸、丙酮酸
  • B.α- 氨基酸、乳酸
  • C.α-氨基酸、L-谷氨酸
  • D.α-氨基酸、草酰乙酸
  • E.α-氨基酸、α酮戊二酸
52

对分子量相同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宜采用的电泳技术为

  • 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 B.琼脂糖凝胶电泳
  • C.等电聚焦电泳
  • D.转移电泳
  • E.SDS-PAGE
53

体内氨的清除主要通过

  • A.脑中谷氨酰胺的合成
  • B.尿中游离氨的排泌
  • C.体内脱氨基作用
  • D.肝中合成尿素E.经汗液排出氨盐
54

葡萄糖有氧氧化的第1阶段发生部位是

  • A.胞液
  • B.线粒体
  • C.内质网
  • D.高尔基体
  • E.细胞核
55

脂蛋白各组分中密度最低的是

  • A.LDL
  • B.IDL
  • C.VLDL
  • D.HDL
  • E.CM
56

能反映HDL水平的载脂蛋白是

  • A.ApoAⅠ
  • B.ApoB
  • C.ApoCⅢ
  • D.ApoAⅡ
  • E.ApoCⅠ
58

胰岛素由何种细胞分泌

  • A.胰岛α细胞
  • B.胰岛β细胞
  • C.胰腺δ细胞
  • D.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
  • E.以上皆不是
59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因子为

  • A.FⅠ、FⅡ、FⅢ、FⅤ、FⅧ
  • B.FⅩ、FⅪ、FⅫ、FⅩⅢ
  • C.FⅠ、FⅡ、FⅤ、FⅦ、FⅩ
  • D.FⅤ、FⅦ、FⅧ、FⅨ、FⅩ
  • E.FⅡ、FⅦ、FⅧ、FⅨ、FⅪ
60

用罗马数字Ⅰ~Ⅻ表示凝血因子,其中缺下列哪一因子

  • A.因子Ⅵ
  • B.因子Ⅳ
  • C.因子Ⅻ
  • D.因子Ⅲ
  • E.因子Ⅴ
61

血管的中膜层构成不包括

  • A.基底膜
  • B.弹力纤维
  • C.胶原&nbsp;
  • D.平滑肌
  • E.微管
62

高分子激肽原

  • A.参与止血过程
  • B.参与凝血过程
  • C.参与纤溶抑制过程
  • D.参与纤溶激活过程
  • E.参与抗凝过程
63

下列蛋白质不属于蛋白C系统的是

  • A.PC
  • B.PS
  • C.PZ
  • D.EPCR
  • E.TM
64

ALL-L2骨髓象

  • 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 B.小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 C.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 D.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 E.大小细胞混合,各占一半左右
6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 A.白细胞分类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 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
  • C.血小板增多
  • D.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 E.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66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为

  • 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
  • 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
  • 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
  • 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
  • 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30%
6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计数一般为

  • A.(10~30)×109/L
  • B.(100~300)×109/L
  • C.(30~50)×109/L
  • D.(300~500)×109/L
  • E.(1000~3000)×109/L
6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 C.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69

正常人体内的铁主要分布在

  • A.血液中游离铁
  • B.肌红蛋白
  • C.含铁血黄素(储存铁)
  • D.运铁蛋白
  • E.其他组织中铁(各种酶)
7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要点是

  • A.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出血
  • B.前者白细胞计数较高,多在300×109/L以上
  • C.前者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 D.前者骨髓增生多极度活跃
  • E.前者原始细胞POX染色阳性
71

下列何种情况下尿量不见增加

  • A.尿崩症
  • B.糖尿病
  • C.使用利尿药
  • D.大量饮水
  • E.交感神经兴奋
72

最可能出现在溶血性贫血的检查结果是

  • A.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
  • B.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降低
  • C.网织红细胞降低
  • D.脾不肿大
  • E.外周血中未发现有核红细胞
73

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

  • A.急性红白血病
  •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C.多毛细胞白血病
  •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74

正确的骨髓纤维化叙述是

  • A.不属骨髓增生性疾病
  • B.无贫血和脾大
  • C.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 D.血涂片无幼稚细胞
  • E.早期血小板减少,晚期增多
75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 A.急性红白血病
  •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C.多毛细胞白血病
  •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76

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 A.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
  • B.多见于儿童
  • 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
  • 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胸腺
  • 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
77

导致乳糜尿浑浊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细胞
  • B.细菌
  • C.核蛋白
  • D.黏蛋白
  • E.淋巴液
78

溶血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呈强阳性的是

  • A.血清总胆红素
  • B.血清间接胆红素
  • C.血清直接胆红素
  • D.尿胆原
  • E.尿胆红素
79

父母的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是

  • A.A型
  • B.B型
  • C.O型
  • D.B型或O型
  • E.AB型
80

1h细胞排泄率试验,留取尿标本时间为

  • A.0.5h
  • B.1h
  • C.2h
  • D.3h
  • E.4h
81

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什么样的痰液标本

  • A.清晨第1口痰
  • B.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 C.应采集12~24时的痰液
  • D.泡沫样的痰液
  • E.有脓液的痰液
82

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

  • A.T-H蛋白
  • B.纤维蛋白
  • C.肾小管上皮细胞
  • D.结晶
  • E.细胞碎片
83

妊娠早期羊水为

  • A.红色
  • B.淡黄色
  • C.黄绿色
  • D.金黄色
  • E.深绿色
84

正常粪便中水分约占

  • A.1/4
  • B.1/2
  • C.3/4
  • D.1/3
  • E.1/5
85

正常脑脊液中的主要蛋白质是

  • A.纤维蛋白原
  • B.球蛋白
  • C.清蛋白
  • D.β2微球蛋白
  • E.血红蛋白
86

试带法测定尿蛋白,错误的是

  • A.采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
  • B.患者服用奎宁、奎宁丁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 C.尿液pH≤3.0时,会引起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 D.主要对清蛋白敏感
  • E.大量滴注青霉素可能对于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87

关于粪便常规检查,留取标本要求错误的是

  • A.一般采集指头大小(3~5g)的新鲜粪便
  • B.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1h内检验完毕
  • C.尽可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
  • D.做化学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素食3d后留取标本
  • E.检查虫卵 计数时,应收集12h内粪便送检
88

RDW正常说明红细胞

  • A.体积偏大
  • B.体积大小较为一致
  • C.结构正常
  • D.血红蛋白含量正常
  • E.染色正常
89

用魏氏法测定血沉,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 A.1:1
  • B.1:2
  • C.1:4
  • D.1:3
  • E.1:9
90

下列哪项是渗出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 A.炎症或肿瘤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
  • B.水钠潴留
  • C.淋巴回流受阻
  • D.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 E.静脉回流受阻
91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

  • A.有少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 B.有大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 C.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D.有大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E.没有液体
92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 A.流行性出血热
  • B.梅毒
  • C.放疗或化疗后
  • D.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
  • E.肺梗死
93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 A.支气管哮喘
  • B.猩红热急性期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D.伤寒急性期
  • E.寄生虫病
94

出生后,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基本相等的第2次交叉时间在

  • A.2~2.5岁
  • B.2.5~3岁
  • C.3~4岁
  • D.4~5岁
  • E.6~7岁
95

关于前列腺液标本采集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需通过按摩法采集标本
  • B.保留第1滴标本
  • C.弃去第1滴标本
  • D.重复采集标本需3~5d以后
  • E.如需做细菌培养,应遵照无菌操作程序
96

阴道分泌物的采集,哪项是不恰当的

  • A.取材前24h内禁止性交
  • B.不要采用盆浴和阴道灌洗
  • C.检验技术人员可直接采集标本
  • D.需使用消毒棉拭子取材
  • E.取材前不要实施阴道局部上药治疗
97

在射精后60min内,精子活力的参考范围为

  • A.a级精子15%以上,或a和b级精子之和≥45%
  • B.a级精子20%以上,或a和b级精子之和≥45%
  • C.a级精子20%以上,或a和b级精子之和≥50%
  • D.a级精子25%以上,或a和b级精子之和≥45%
  • E.a级精子25%以上,或a和b级精子之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