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专业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00、生理性蛋白尿包括

  • A.肾小管性蛋白尿
  • B.肾小球性蛋白尿
  • C.本周蛋白尿
  • D.溢出性蛋白尿
  • E.功能性蛋白尿
2

98、不属于红细胞形态改变的有

  • A.球形红细胞
  • B.点彩红细胞
  • C.靶形红细胞
  • D.镰形红细胞
  • E.中毒颗粒
3

99、异型淋巴细胞包括

  • A.空泡型
  • B.不规则型
  • C.幼稚型
  • D.网织型
  • E.中毒颗粒型
4

97、以下哪些试验可作为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的鉴别

  • A.胆汁七叶苷试验
  • B.胆汁溶解试验
  • C.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 D.菊糖发酵试验
  • E.Optochin敏感试验
5

95、脱落细胞学检查可采用

  • A.巴氏染色法
  • B.H—E染色法
  • C.瑞氏染色法
  • D.抗酸染色法
  • E.革兰染色法
6

96、可用于诊断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检查有

  • A.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 B.热变性试验
  • C.异丙醇沉淀试验
  • D.红细胞镰变试验
  • E.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7

94、胞质呈灰蓝色,最可能是

  • A.裂红细胞
  • B.镰形红细胞
  • C.口形红细胞
  • D.棘形红细胞
  • E.嗜多色性红细胞
8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93、细胞表面呈针尖样、间距不规则突起,最可能是

  • A.裂红细胞
  • B.镰形红细胞
  • C.口形红细胞
  • D.棘形红细胞
  • E.嗜多色性红细胞
12

下列哪项不是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

  • A.金标法
  • B.胶乳法
  • C.凝固法
  • D.ELISA
  • E.比浊法
14

查蛲虫卵,须用拭子在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时间宜在

  • A.上午8时
  • B.中午12时
  • C.下午3时
  • D.晚上6时
  • E.晚上12时
16

衣原体生活周期中具有高度感染性的阶段是

  • A.网状体
  • B.细胞内始体
  • C.细胞内包涵体
  • D.细胞内原体
  • E.细胞外原体
17

最常用的真菌培养基是

  • A.沙保弱培养基
  •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 C.SS琼脂
  • D.尿素琼脂
  • E.酵母浸膏琼脂
18

下列有关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培养一般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时采集标本
  • B.脓汁厌氧培养时,注射器取材后须将空气排空,针头插在灭菌橡皮塞内
  • C.自然咳痰法以清晨第l口痰为宜,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
  • D.采用导尿管收集尿液,要防止逆行性感染
  • E.脑脊液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时,如未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保存于4℃
19

尿液HCG检查的标本宜采用

  • A.晨尿
  • B.随机尿
  • C.导管尿
  • D.计时尿
  • E.中段尿
20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菌体呈

  • A.蓝色
  • B.绿色
  • C.红色
  • D.黄色
  • E.紫色
21

肝细胞性黄疸时,患者可能出现

  • A.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阳性
  • B.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 C.尿胆红素阳性,尿胆素阳性。
  • D.血清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阴性
  • E.血清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阴性
24

尿液比密测定常用的筛检方法是

  • A.超声波法
  • B.干化学试带法
  • C.折射仪法
  • D.比密计法
  • E.称量法
25

下列关于肾性糖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血糖增高
  • B.糖耐量试验异常
  • C.肾小球滤过糖增多
  • D.肾小管分泌糖增高
  • E.近曲小管重吸收糖减低
26

氧化酶阴性的细菌是

  • A.铜绿假单胞菌
  • B.产碱杆菌属
  • C.霍乱弧菌属
  • D.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E.黄杆菌属
27

在金黄葡萄球菌周围出现卫星现象的细菌是

  • A.流感嗜血杆菌
  • B.大肠埃希菌
  • C.表皮葡萄球菌
  • D.幽门螺杆菌
  • E.铜绿假单胞菌
28

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侵袭性酶,其主要作用为

  • A.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
  • B.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有利于细菌扩散
  • C.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使细菌易于扩散
  • D.杀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 E.能溶解细胞膜
29

下列生化试验中符合沙门菌属的是

  • A.发酵乳糖
  • B.甲基红阴性
  • C.脲酶阳性
  • D.V—P阳性
  • E.吲哚阴性
30

肺炎克雷伯杆菌鼻硬节亚种的IMViC反应结果是

  • A.一+一+
  • B.一一++
  • C.++一一
  • D.+++一
  • E.+一+一
31

常用血液保存液ACD和CPD中的D指

  • A.枸橼酸
  • B.枸橼酸三钠
  • C.磷酸盐
  • D.腺嘌呤
  • E.葡萄糖
32

有关细菌在血琼脂上的溶血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产生的溶血素可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
  • B.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为绿色环状,红细胞外形完整无缺,称β溶血
  • C.红细胞的溶解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环,称γ溶血
  • D.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无缺损,称α溶血
  • E.溶血又称草绿色溶血
33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第三群主要是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嗜酸粒细胞
  • E.嗜碱粒细胞
34

ICSH推荐测定血红蛋白的首选方法是

  • A.HiCN法
  • B.SDS法
  • C.HiN3法
  • D.AHD法
  • E.沙利法
35

最接近手工法HCT测定要求的相对离心力是

  • A.800g
  • B.1 200g
  • C.1 500g
  • D.2 200g
  • E.2 800g
39

需要免疫标志检查才能诊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类型是

  • A.AML—MO
  • B.AML—M1
  • C.AML—M2
  • D.AML—M3
  • E.AML—M5
40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细胞大于

  • A.10%
  • B.20%
  • C.30%
  • D.40%
  • E.50%
41

缺铁性贫血患者如出现贫血的一般症状通常在

  • A.缺铁早期
  • B.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
  • C.缺铁性贫血期
  • D.只要缺铁就会出现症状
  • E.只有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时才会有
42

按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分类,缺铁性贫

  • A.正色素性贫血
  • B.低色素性贫血
  • C.高色素性贫血
  • D.正色素性贫血
  • E.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43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首选的检查是

  • A.骨髓铁染色
  • B.血清转铁蛋白
  • C.血清总铁结合力
  • D.MCV、MCH、MCHC测定
  •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44

不符合缺铁早期实验室指标的是

  • A.血清铁减低
  • B.红细胞形态正常
  • C.铁粒幼细胞正常
  • D.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
  • E.骨髓小粒铁染色正常或减少
45

下列关于贫血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慢性失血常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B.Bessman分类主要根据MCH和Hct两个指标
  • C.确定有无贫血,以RBC最常用
  • D.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Hct
  • E.叶酸缺乏常引起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46

糖原染色呈阴性的正常细胞是

  • A.血小板
  • B.中性粒细胞
  • C.嗜碱性粒细胞
  • D.成熟单核细胞
  • E.幼稚红细胞
47

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反应最强的是

  • A.原始粒细胞
  • B.早幼粒细胞
  • C.晚幼粒细胞
  • D.嗜酸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48

不属于骨髓涂片低倍镜检查内容的是

  • A.巨核细胞计数
  • B.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 C.计数各系各阶段细胞数量
  • D.观察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 E.观察涂片边缘、尾部有无异常细胞
49

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是

  • A.血友病
  • B.单纯性紫癜
  • C.恶性组织细胞病
  • D.白血病伴皮肤黏膜出血
  •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0

核象右移是指占白细胞分类总数3%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其核分叶为

  • A.3叶或以上
  • B.4叶或以上
  • C.5叶或以上
  • D.6叶或以上
  • E.8叶或以上
51

下列哪个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 A.早幼粒细胞
  • B.晚幼粒细胞
  • C.杆状核粒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52

制各血涂片,如血膜较厚,可能由于

  • A.血滴较大
  • B.玻片不清洁
  • C.推片角度太小
  • D.推片速度太慢
  • E.推片用力不均
53

溶血性贫血的试验诊断步骤中,不包括

  • A.确定有无贫血
  • B.确定有无溶血
  • C.确定溶血部位
  • D.确定溶血的原因
  • E.判断溶血的严重程度
54

血管内溶血的特点是

  • A.肝、脾大常见
  • B.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常见
  • C.血清结合珠蛋白升高
  • D.Hb尿常见
  • E.尿含铁血黄素肯定阴性
55

常规精子计数时,得中央大方格内5个中方格精子数N,则计算公式为

  • A.N×105/L
  • B.N×106/L
  • C.N×107/L
  • D.N×108/L
  • E.N×109/L
56

正常阴道分泌物中可见大量

  • A.乳酸杆菌
  • B.白细胞
  • C.红细胞
  • D.球菌
  • E.线索细胞
57

CSF中氯化物含量明显减少,见于

  • A.结核性脑膜炎
  • B.化脓性脑膜炎
  • C.病毒性脑膜炎
  • D.隐球菌性脑膜炎
  • E.梅毒性脑膜炎
58

不属于渗出液特点的是

  • A.炎症性诱因引起
  • B.比密>1.018
  • C.Rivalta为阳性
  • D.葡萄糖含量与血糖一致
  • E.能自凝
59

连续监测法计算酶催化活性浓度是在哪个反应期

  • A.零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 E.混合级
60

毛细血管采血,进针深度应在

  • A.1~2ram
  • B.2~3mm
  • C.3~4ram
  • D.4~5mm
  • E.不超过5ram
61

关于蛋白电泳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不同电泳介质分离效果不同
  • B.电压为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 C.缓冲液离子强度越高,温度越高
  • D.血清和血浆的电泳染色结果完全相同
  • E.缓冲液浓度越高,分离色带越清楚
62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

  • A.单试剂双波长法
  • B.单波长双试剂法
  • C.双波长法
  • D.双试剂法
  • E.双波长双试剂法
63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 A.能提高反应速度
  • B.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 C.催化反应有专一性
  • D.其活性可被调控
  • E.对反应环境敏感
64

产生高钙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B.严重挤压伤
  • C.严重糖尿病
  • D.严重酸中毒
  • E.口服硫酸镁
65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如下,但除外

  • A.食物中缺少
  • B.营养不良
  • C.长期腹泻
  • D.硒缺乏
  • E.日照不够
66

肾脏对钠的调节是

  • A.多吃多排
  • B.少吃多排
  • C.多吃少排
  • D.不吃也排
  • E.排出量与尿量无关
67

低血钾的阈值(retool/L)是

  • A.2.5
  • B.3.5
  • C.4.5
  • D.5.5
  • E.6.5
68

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双缩脲比色法
  • B.磺柳酸比色法
  • C.凯氏定氮法
  • D.溴甲酚绿比色法
  • E.丽春红比色法
69

下例何种物质没有酶的催化功能

  • A.AST
  • B.Mh
  • C.LD
  • D.CK
  • E.CK—MB
70

血清清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双缩脲比色法
  • B.磺柳酸比色法
  • C.凯氏定氮法
  • D.溴甲酚绿比色法
  • E.丽春红比色法
71

甲状腺激素能降低

  • A.胰岛素分泌
  • B.血浆胆固醇水平
  • C.血浆游离脂酸水平
  • D.糖酵解
  • E.糖异生
72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单纯性肥胖症可以用下面哪一个试验鉴别

  • A.ACTH兴奋试验
  • B.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C.血浆ACTH测定
  • D.血皮质醇测定
  • E.以上均不是
74

根据WHO(2001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为

  • A.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7.8mmol/L
  • B.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0.0mmol/L
  • C.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6.1mmol/L
  • D.空腹毛细血管血葡萄糖≥1mmol/l
  • E.OGTT时,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75

GHb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

  • A.4~5周
  • B.6~8周
  • C.8~10周
  • D.10~12周
  • E.12~15周
76

血液尿素、肌酐的检测主要反映人体

  • A.肝功能
  • B.肾功能
  • C.心功能
  • D.肺功能
  • E.脾功能
77

尿中可以把糖测定出来时的最低血糖浓度为

  • A.6.11mmol/l
  • B.7.Ommol/l
  • C.7.8mmol/L
  • D.8.9~10mmol/l
  • E.11.1mmol/L
78

反映肾小管早期功能的检查项目为

  • A.血肌酐
  • B.血尿素
  • C.血β2-微球蛋白
  • D.尿α1-微球蛋白
  • E.血尿酸
79

痛风的主要诊断指标为

  • A.血肌酐
  • B.血尿素
  • C.血尿酸
  • D.肌酐清除率
  • E.肾小球滤过率
81

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哪一组组合最佳

  • A.ALT、AST、GGT、ALP
  • B.AMY、LD、ACP
  • C.CK、LD、AST
  • D.AMY、CK、AST
  • E.LD、AST、ALP
82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

  • A.单试剂双波长法
  • B.单波长双试剂法
  • C.双波长法
  • D.双试剂法
  • E.双波长双试剂法
83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为

  • A.PEG
  • B.琼脂
  • C.蔗糖
  • D.淀粉
  • E.乙醇
84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用的发光标记物

  • A.HRP
  • B.吖啶醑
  • C.三丙胺
  • D.125I
  • E.3 H
85

最先被用作免疫标记技术的标记物是

  • A.激素
  • B.放射性核素
  • C.酶
  • D.荧光素
  • E.生物素
86

常用于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的载体为

  • A.聚苯乙烯
  • B.尼龙膜
  • C.硝酸纤维素膜
  • D.醋酸纤维素膜
  • E.玻璃纤维
87

关于RI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 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
  • C.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 D.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
  • E.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成正比
89

参与免疫溶血反应的成分是

  • A.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 B.白细胞、抗白细胞抗体、补体
  • C.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
  • D.红细胞、补体
  • E.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90

沉淀反应是

  • A.蛋白质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B.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C.细菌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D.寄生虫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E.螺旋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91

下列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乙型肝炎一HBsA9阳性
  • B.AIDS—T细胞数量增高
  • C.SLE—ANA皆阴性
  • D.过敏性休克一IgE常降低
  • E.原发性肝癌一AFP常降低
92

下列何种测定属于凝胶扩散试验

  • A.透射比浊法
  • B.双向扩散试验
  • C.环状沉淀试验
  • D.絮状沉淀试验
  • E.散射比浊法
93

以下哪一种技术不是酶标免疫技术

  • A.ELISA
  • B.EMIT
  • C.PAP
  • D.斑点ELISA技术
  • E.免疫金层析技术
94

间接凝集试验阳性

  • A.红细胞溶解
  • B.红细胞不溶解
  • C.红细胞凝集
  • D.红细胞不凝集
  • E.乳胶颗粒不凝集
95

1251标记物检测的放射线为

  • A.α射线
  • B.β射线
  • C.X射线
  • D.γ射线
  • E.肚射线
96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 A.4~101℃
  • B.11~15℃
  • C.16~20℃
  • D.21~40℃
  • E.41~50℃
97

最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检测物是

  • A.成形粪便
  • B.肠壁溃疡灶活检组织
  • C.黏液便
  • D.脓血便
  • E.肝脓肿穿刺液
98

实验室多采用何种动物血清作为补体来源

  • A.小鼠
  • B.豚鼠
  • C.家兔
  • D.绵羊
  • E.马
99

肠外阿米巴病是

  • A.脑脓肿
  • B.肝脓肿
  • C.肺脓肿
  • D.脾脓肿
  • E.皮肤脓肿
100

生吃淡水鱼虾有可能感染

  • A.钩虫
  • B.蛲虫
  • C.绦虫
  • D.血吸虫
  • E.肝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