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判断SLE病情活动性帮助最大的项目是

  • A.LE细胞
  • B.抗核抗体
  • C.抗ds-DNA抗体
  • D.抗Sm抗体
  • E.抗磷脂抗体
2

婴幼儿静脉采血推荐的采血部位是

  • A.手背静脉
  • B.肘正中静脉
  • C.颈静脉
  • D.左手无名指内侧
  • E.耳垂
3

(题干)患者女性,16岁。临床疑诊系统性红瘫百良疮。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项目是

  • A.LE细胞
  • B.抗核抗体
  • C.抗ds-DNA抗体
  • D.抗Sm抗体
  • E.抗磷脂抗体
4

成人末梢采血推荐的采血部位是

  • A.手背静脉
  • B.肘正中静脉
  • C.颈静脉
  • D.左手无名指内侧
  • E.耳垂
5

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

  • A.亲和层析
  • B.离子交换层析
  • C.凝胶过滤
  • D.超速离心
  • E.硫酸铵盐析
6

成人静脉采血推荐的采血部位是

  • A.手背静脉
  • B.肘正中静脉
  • C.颈静脉
  • D.左手无名指内侧
  • E.耳垂
7

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

  • A.超速离心法
  • B.低速离心法
  • C.高速离心法
  • D.选择性沉淀法
  • E.凝胶过滤法
8

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

  • A.1周内
  • B.10~20天
  • C.7~10天
  • D.20~30天
  • E.30天以上
9

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

  • A.1周内
  • B.10~20天
  • C.20~30天
  • D.30~40天
  • E.50天以上
10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

  • A.固定的
  • B.规定的
  • C.与抗原相对而言
  • D.随便设定的
  • E.人为规定的
11

亲和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

  • A.聚丙烯酰胺
  • B.Sepharose 4B
  • C.硝酸纤维素
  • D.多孔玻璃球
  • E.琼脂粉
12

关于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活化,下述正确的是

  • A.需要与产生淋巴因子的吞噬细胞相互作用
  • B.需要识别辅助细胞表达的MHC-Ⅱ类分子相连的抗原
  • C.不是B细胞应答的结果
  • D.加工处理的抗原由非巨噬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 E.对多糖类抗原的应答是必需的
13

TI-Ag诱导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需要Mψ加工处理
  • B.可产生IgG和其他类别Ig
  • C.有免疫记忆
  • D.只引起体液免疫
  • E.可诱导细胞免疫
14

下述正确的是

  • A.在初次感染,IgG类抗体产生的最多
  • B.抗细胞内寄生物的免疫与Tc有关
  • C.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是细胞膜上出现IgM分子
  • D.吞噬异物是Mψ细胞惟一的功能
  • 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补体无关
15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表面都具有

  • A.MHC编码的产物
  • B.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 C.CD3分子
  • D.抗原识别受体
  • E.补体受体
16

关于单克隆抗体描述下哪项是错误的

  • A.生物活性专一
  • B.纯度高
  • C.特异性高
  • D.可识别多个表位
  • E.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17

双价抗体分子的应用不包括

  • A.免疫学诊断
  • B.肿瘤放射显像
  • C.介导药物杀伤
  • D.介导细胞杀伤
  • E.介导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8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是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理想细胞,其特点不包括

  • A.稳定和易培养
  • B.自身无分泌功能
  • C.改变细胞恶性变化
  • D.融合度高
  • E.HGPRT缺陷
19

制备单克隆细胞最理想的方法是

  • A.在一个孔里多个细胞融合再克隆
  • B.孔里多个细胞融合,筛选再克隆
  • C.机体内免疫,筛选再克隆
  • D.在一个孔一个瘤细胞和一个目的细胞融合,筛选再克隆
  • E.在一个孔里一个瘤细胞加一个正常B细胞融合,再用目的抗原致敏,筛选克隆
20

人-鼠嵌合抗体是

  • A.人IgV区与鼠IgC区连接
  • B.人IgC区与鼠IgV区连接
  • C.人Ig与鼠Ig重组
  • D.鼠IgV区与人IgV区重组
  • E.以上都是
21

选择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是

  • A.脾细胞与瘤细胞
  • B.瘤细胞与瘤细胞
  • C.脾细胞与脾细胞
  • D.细胞多聚体
  • E.单倍体细胞
22

杂交瘤细胞含有

  • A.两亲本细胞各一半染色体
  • B.两亲本细胞全部染色体
  • C.两个染色体
  • D.融合特有基因信息
  • E.亲代某些特性基因
23

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

  • A.静脉采血法
  • B.心脏采血法
  • C.颈动脉放血法
  • D.断头法或摘除眼球法
  • E.股动脉放血法
24

血液尿素、肌酐的检测主要反映人体

  • A.肝功能
  • B.肾功能
  • C.心功能
  • D.肺功能
  • E.脾功能
25

尿中可以把糖测定出来时的最低血糖浓度为

  • A.6.11mmol/L
  • B.7.0mmol/L
  • C.7.8mmol/L
  • D.8.9~10mmol/L
  • E.11.1mmol/L
26

痛风的主要诊断指标为

  • A.血肌酐
  • B.血尿素
  • C.血尿酸
  • D.肌酐清除率
  • E.肾小球滤过率
27

反映肾小管早期功能的检查项目为

  • A.血肌酐
  • B.血尿素
  • C.血β2-微球蛋白
  • D.尿α1-微球蛋白
  • E.血尿酸
29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

  • A.单试剂双波长法
  • B.单波长双试剂法
  • C.双波长法
  • D.双试剂法
  • E.双波长双试剂法
30

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哪一组组合最佳

  • A.ALT、AST、GGT、ALP
  • B.AMY、LD、ACP
  • C.CK、LD、AST
  • D.AMY、CK、AST
  • E.LD、AST、ALP
31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为

  • A.PEG
  • B.琼脂
  • C.蔗糖
  • D.淀粉
  • E.乙醇
32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用的发光标记物

  • A.HRP
  • B.吖啶醑
  • C.三丙胺
  • D.<sup>125</sup>I
  • E.<sup>3</sup>H
33

常用于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的载体为

  • A.聚苯乙烯
  • B.尼龙膜
  • C.硝酸纤维素膜
  • D.醋酸纤维素膜
  • E.玻璃纤维
35

最先被用作免疫标记技术的标记物是

  • A.激素
  • B.放射性核素
  • C.酶
  • D.荧光素
  • E.生物素
36

参与免疫溶血反应的成分是

  • A.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 B.自细胞、抗白细胞抗体、补体
  • C.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
  • D.红细胞、补体
  • E.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37

关于RI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 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
  • C.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 D.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
  • E.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成正比
38

下列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乙型肝炎一HBsA9阳性
  • B.AIDS-T细胞数量增高
  • C.SLE-ANA皆阴性
  • D.过敏性休克-IgE常降低
  • E.原发性肝癌-AFP常降低
39

以下哪一种技术不是酶标免疫技术

  • A.ELISA
  • B.EMIT
  • C.PAP
  • D.斑点ELSA技术
  • E.免疫金层析技术
40

沉淀反应是

  • A.蛋白质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B.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C.细菌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D.寄生虫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 E.螺旋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41

125I标记物检测的放射线为

  • A.α射线
  • B.β射线
  • C.χ射线
  • D.γ射线
  • E.μ射线
42

下列何种测定属于凝胶扩散试验

  • A.透射比浊法
  • B.双向扩散试验
  • C.环状沉淀试验
  • D.絮状沉淀试验
  • E.散射比浊法
43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 A.4~10℃
  • B.11~15℃
  • C.16~20℃
  • D.21~40C
  • E.41~50℃
44

间接凝集试验阳性

  • A.红细胞溶解
  • B.红细胞不溶解
  • C.红细胞凝集
  • D.红细胞不凝集
  • E.乳胶颗粒不凝集
45

生吃淡水鱼虾有可能感染

  • A.钩虫
  • B.蛲虫
  • C.绦虫
  • D.血吸虫
  • E.肝吸虫
46

实验室多采用何种动物血清作为补体来源

  • A.小鼠
  • B.豚鼠
  • C.家兔
  • D.绵羊
  • E.马
47

最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检测物是

  • A.成形粪便
  • B.肠壁溃疡灶活检组织
  • C.黏液便
  • D.脓血便
  • E.肝脓肿穿刺液
48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是

  • A.尿微量清蛋自
  • B.血尿素
  • C.血肌酐
  • D.血尿酸
  • E.尿蛋白定性试验
49

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 A.脑脓肿
  • B.肝脓肿
  • C.肺脓肿
  • D.脾脓肿
  • E.皮肤脓肿
50

下面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外周血原始粒细胞十早幼粒细胞≥20%
  • B.外周血原始粒细胞≥10%
  • 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十早幼粒细胞≥30%
  • D.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十早幼粒细胞≥50%
  • E.血小板减少
51

关于放射免疫分析(RIA)错误的是

  • A.标记一定量的抗原
  • B.标记过量的抗体
  • C.抗体的量是有限的
  • D.属于竞争抑制结合
  • E.需分离结合与游离的标记抗原
52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巨核细胞一般

  • A.减少
  • B.正常
  • C.减少或螬多
  • D.增多
  • E.正常或增多
53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不包括

  • A.V-P试验
  • B.七叶苷水解试验
  • C.甘露醇发酵试验
  • D.马尿酸水解试验
  • E.菊糖分解试验
54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单克隆抗体。这种细胞是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 B.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 C.未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 D.未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 E.脾细胞
55

常用彩色真空采血器,淡绿色盖子的容器用于

  • A.血培养
  • B.钾测定
  • C.血沉测定
  • D.铅测定
  • E.葡萄糖测定
56

肠杆菌科与弧菌科和非发酵菌的鉴别应采用

  • A.苯丙氨酸脱氨酶和氧化酶
  • B.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触酶
  • C.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 D.葡萄糖酸盐试验和触酶
  • E.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和氧化酶
57

关于免疫放射分析(IRMA)正确的是

  • A.标记限量的抗原
  • B.标记过量的抗体
  • C.竞争结合原理
  • D.标记限量的抗体
  • E.标记抗原、已知抗体的量均需固定
58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 A.大肠杆菌
  • B.痢疾杆菌
  • C.变形杆菌
  • D.铜绿假单胞菌
  • E.霍乱弧菌
59

阴道清洁度检查常用试剂为

  • A.NaCl
  • B.NaOH
  • C.KOH
  • D.Mg(OH)<sub>2</sub>
  • E.KCl
60

对单核细胞较特异的免疫学指标是

  • A.CD13
  • B.CD14
  • C.CD15
  • D.CD33
  • E.CD34
61

下列关于LDL-C描述错误的是

  • A.LDL的主要载脂蛋白为apoB<sub>100&nbsp;&nbsp;&nbsp;&nbsp;</sub>
  • B.LDL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 C.LDL-C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D.LDL-C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 E.LDL-C升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
62

血钾测定时样本采集和处理错误的是

  • A.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作为钾测定的样品
  • B.血清或血浆可冰冻保存
  • C.测定结果明显受溶血的干扰
  • D.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可使血钾降低
  • E.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血钾上升
64

血清钙降低见于

  • A.溶骨作用增强
  • B.恶性肿瘤骨转移
  •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D.尿毒症
  • E.维生素D中毒
65

关于Auer小体,错误的是

  • A.M<sub>1?</sub>?中原始细胞可见?<sub>?&nbsp;&nbsp;&nbsp;&nbsp;</sub>
  • B.M<sub>2</sub><sub>a?</sub>?中原始细胞可见?<sub>?&nbsp;&nbsp;&nbsp;&nbsp;</sub>
  • C.ALL中原始细胞可见
  • D.M<sub>3?</sub>?中原始细胞可见?<sub>?&nbsp;&nbsp;&nbsp;&nbsp;</sub>
  • E.M<sub>4?</sub>?中原始细胞可见?<sub>?&nbsp;&nbsp;&nbsp;&nbsp;</sub>
66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抗凝剂是

  • A.EDTA-K<sub>2</sub>
  • B.EDTA-Na<sub>2</sub>
  • C.草酸钠
  • D.肝素
  • E.枸橼酸钠
67

呼吸性酸中毒

  • A.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
  • B.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NaHCO<sub>3</sub>↓<sub>&nbsp;&nbsp;&nbsp;&nbsp;</sub>
  • C.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sub>&nbsp;&nbsp;&nbsp;&nbsp;</sub>
  • D.NaHCO<sub >3</sub>/H<sub >2</sub>CO<sub >3</sub>>20/1,原发性NaHCO<sub >3</sub>↓
  • E.NaHCO<sub >3</sub>/H<sub >2</sub>CO<sub >3</sub>>20/1,继发性H<sub >2</sub>CO<sub >3</sub>↑
68

免疫电泳技术的实质是

  • A.在宣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
  • B.蛋白质电泳
  • C.抗原抗体沉淀反应
  • D.在电场作用下抗原与抗体所带电荷相反,沉淀速度加快
  • E.加速度的凝胶内抗原抗体凝集反应
69

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

  • A.IgA
  • B.菌毛
  • C.鞭毛
  • D.荚膜
  • E.SRBC
70

关于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不正确的是

  • A.革兰染色阳性
  • B.无鞭毛、无芽胞
  • C.菌体圆形,呈链状排列
  • D.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并表现为澄清生长
  • E.在脓汁栎本中为短链
71

电泳是指

  • A.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 B.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 C.在直流电场中,带屯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 D.在交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 E.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缓冲液泳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72

非0-1群霍乱弧菌常引起的疾病是

  • A.霍乱
  • B.副霍乱
  • C.胃肠炎
  • D.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E.浅部创伤感染
73

利用有pH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技术称为

  • A.等电聚焦电泳
  • B.毛细管电泳
  • C.凝胶电泳
  •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 E.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74

孀形螨感染最多的部位是人体的

  • A.四肢
  • B.胸部
  • C.腹部
  • D.颜面部
  • E.指间、趾间
75

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鉴别

  • A.红绌胞管型和肾上皮细胞管型
  • B.中性粒细胞管型和肾上皮细胞管型
  • C.蜡样管型和脂肪管型
  • D.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 E.宽大管型和结晶管型
76

脑脊液呈现小絮状凝块见于

  • A.化脓性脑膜炎
  • B.结核性脑膜炎
  • C.病毒性脑膜炎
  • D.神经梅毒
  • E.蛛网膜下腔梗阻
77

关于免疫透射比浊法错误的是

  • A.透光量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量成反比
  • B.光线的吸收量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 C.常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测
  • D.属于液体内定量检测
  • E.入射光经过复合物后增强
78

引起全血性贫血的原虫是

  • A.溶组织内阿米巴
  • B.冈比亚锥虫
  • C.间日疟原虫
  • D.蓝氏贾第鞭毛虫
  • E.杜氏利什曼原虫
79

常导致“旅游者腹泻”的寄生虫是

  • A.Schistosoma japonicum
  • B.Fasciolopsis buski
  • C.Giardia lamblia
  • D.Entamoeba histolytica
  • E.Cryptosporidium
80

关于淋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G<sup>-?</sup>?肾形双球菌?<sup>?&nbsp;&nbsp;&nbsp;&nbsp;</sup>
  • B.只寄生于人体
  • C.通过接触感染引起淋病
  • D.与新生儿的眼结膜炎有关
  • E.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内
81

关于沙门菌属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

  • A.G<sup>-?</sup>?杆菌?<sup>?&nbsp;&nbsp;&nbsp;&nbsp;</sup>
  • B.能分解乳糖
  • C.在SS培养基上菌落呈无色透明
  • D.兼性厌氧
  • E.可用于诊断血清鉴定菌型
82

用折射仪测定尿液比重,正确的说法是

  • A.每次测定前应按室温进行温度补偿调校
  • B.温度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 C.混浊尿液不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 D.若尿液中含蛋白质,每增加10g/L蛋白质,比重应减去0.003
  • E.若尿液中含糖,每增加10g/L糖,比重应减去0.005
83

原始巨核细胞的免疫标志是

  • A.CD33
  • B.CD3
  • C.CD19
  • D.CD41
  • E.CD4
84

关于固定时间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常使用比色法
  • B.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
  • C.不必停止酶反应
  • D.加入试剂进行呈色反应
  • E.历史上将其命名为取样法
8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 A.血片中原始细胞明显增多
  • B.红细胞呈老核幼浆样改变
  • C.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为主
  • D.血小板明显减少
  • E.单核细胞增多,并呈病态造血
8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

  • 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 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巳细胞
  • 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 E.淋巴细胞减少伴异性淋巴细胞
87

血红蛋白病的确诊最重要的试验是

  • A.血红蛋白电泳
  • B.红细胞形态检查
  • C.自身溶血试验
  • D.Coombs试验
  • E.蔗糖溶血试验
88

需在清晨起床后立即取材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是

  • A.丝虫病
  • B.血吸虫病
  • C.蛲虫病
  • D.疟疾
  • E.弓形虫病
89

下列虫卵中,卵壳极薄的虫卵是

  • A.受精蛔虫卵
  • B.未受精蛔虫卵
  • C.钩虫卵
  • D.鞭虫卵
  • E.蛲虫卵
90

外周血发现幼稚粒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 B.溶血性贫血
  • C.骨髓纤维化
  •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91

乙肝患者血清中不易测出的是

  • A.HbsAg
  • B.HbeAg
  • C.HbcAg
  • D.抗-Hbs
  • E.抗-Hbe
92

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

  • A.增高
  • B.轻微下降
  • C.正常
  • D.明显下降
  • E.下降或正常
93

霍乱弧菌常用增菌培养基是

  • A.血清肉汤
  • B.肉浸液
  • C.碱性蛋白胨水
  • D.庖肉培养基
  • E.葡萄糖蛋白胨水
94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见于

  •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B.缺铁性贫血
  •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巨幼红细胞贫血
95

黄色脓样精液常见于

  • A.生殖道结核
  • B.生殖道肿瘤
  • C.梅毒
  • D.膀胱炎
  • E.精囊炎
96

为保存尿液中化学成分,最好的防腐剂是

  • A.甲醛
  • B.麝香草酚
  • C.甲苯
  • D.冰醋酸
  • E.浓盐酸
97

可准确分辨出尿液有形成分中的各类管型,常用的检查方法为

  • A.光学显微镜法
  • B.相差显微镜法
  • C.偏振光显微镜法
  • D.透射电镜法
  • E.尿沉渣分析仪
98

不是补体结合试验优点的是

  • A.灵敏度高
  • B.特异性强
  • C.应用面广
  • D.易于普及
  • E.参与反应的成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