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专业实践能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00、下列细菌中动力阴性的有

  • A.痢疾志贺菌
  • B.伤寒沙门菌
  • C.奇异变形杆菌
  • D.肺炎克雷伯菌
  • E.枸橼酸杆菌
2

(98~99题共用备选答案)98、0型血细胞与抗A及抗8血清反应

  • A.红细胞凝集
  • B.红细胞不凝集
  • C.红细胞完全溶解
  • D.红细胞不溶解
  • E.红细胞部分溶解
3

99、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 A.红细胞凝集
  • B.红细胞不凝集
  • C.红细胞完全溶解
  • D.红细胞不溶解
  • E.红细胞部分溶解
5

组成脂蛋白的物质不包括

  • A.三酰甘油
  • B.载脂蛋白
  • C.磷脂
  • D.葡萄糖
  • E.胆固醇及其酯
7

关于血细胞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血应挤压皮肤
  • B.固有误差即计数域误差
  • C.多次计数取平均值可消灭固有误差
  • D.采血部位不当不属于技术误差
  • E.产生气泡不会影响计数结果
8

误食新鲜虫卵即能引起感染的有

  • A.蛔虫卵和鞭虫卵
  • B.姜片虫卵和肺吸虫卵
  • C.猪带绦虫卵
  • D.肝吸虫卵
  • E.牛带绦虫卵
9

在血涂片上不能查见

  • A.疟原虫
  • B.微丝蚴
  • C.弓形虫
  • D.隐孢子虫
  • E.锥虫
10

在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粪便中最常见的是

  • A.包囊
  • B.大滋养体
  • C.小滋养体
  • D.四核包囊
  • E.未成熟包囊
11

皮屑、头屑标本,需用何种物质处理可在镜下观察真菌形态

  • A.甲醛
  • B.氢氧化钾
  • C.甘油
  • D.明矾
  • E.氯化银
13

K—B纸片法药物敏感试验接种细菌的浓度一般为

  • A.0.5麦氏比浊度
  • B.1.0麦氏比浊度
  • C.0.25麦氏比浊度
  • D.1.5麦氏比浊度
  • E.0."75麦氏比浊度
14

下列哪个试验能够区分大多数肠杆菌科与弧菌科细菌

  • A.尿素酶试验
  • B.氧化酶试验
  • C.触酶试验
  • D.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 E.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
16

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注意

  • A.冷藏送检
  • B.低温存放过夜
  • C.立即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
  • D.常温存放过夜
  • E.保温、立即送检
17

可以作为A群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的是

  • A.杆菌肽敏感试验
  • B.荚膜肿胀试验
  • C.山梨醇发酵试验
  • D.6.5%氯化钠生长试验
  • E.菊糖发酵试验
18

下列哪种培养基属于肠杆菌科的强选择培养基

  • A.SS琼脂
  • B.麦康凯琼脂
  • C.血琼脂
  • D.葡萄糖肉汤
  • E.中国蓝琼脂
19

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结果的溶血区形状为

  • A.散点状
  • B.箭头状
  • C.环状
  • D.月牙状
  • E.线状
20

淋巴细胞的活力测定法是

  • A.瑞氏染色法
  • B.煌焦油蓝染色法
  • C.台酚蓝染色法
  • D.甲紫染色法
  • E.甲苯胺蓝染色法
21

有关百日咳鲍特菌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革兰阳性杆菌
  • B.专性厌氧
  • C.可产生毒素
  • D.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 E.发酵多种糖类
22

流感嗜血杆菌最好在哪种环境中进行初次分离培养

  • A.厌氧环境
  • B.微需氧环境
  • C.5%~l0%CO2环境
  • D.空气中
  • E.50 0ACO2环境
23

测定免疫球蛋白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免疫电泳
  • B.双向扩散
  • C.ELISA
  • D.散射比浊法
  • E.对流免疫电泳
24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试验

  • A.血型鉴定
  • B.肥达反应
  • C.病毒血凝试验
  • D.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 E.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25

目前临床上检测HBsA9主要采用

  • A.间接免疫荧光法
  • B.直接免疫荧光法
  • C.ELISA
  • D.比浊法
  • E.免疫印迹法
26

HIV感染最简便的筛检方法为

  • A.艾滋病毒培养
  • B.p24检验
  • C.抗体检测(ELISA)
  • D.CD4/CD8比值测定
  • E.免疫荧光法测抗原
28

检测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常用

  • A.直接Coombs试验
  • B.间接Coombs试验
  • C.直接血凝试验
  • 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 E.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29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沉淀试验

  • A.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 B.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 C.对流免疫电泳
  • D.Coombs试验
  • E.免疫比浊法
30

沉淀反应中如抗体过量将出现

  • A.前带现象
  • B.后带现象
  • C.沉淀物增多
  • D.等价带现象
  • E.假阳性
31

四甲基联苯胺(TMB)在ELISA测定中是何种标记酶的底物

  • A.辣根过氧化物酶
  • B.碱性磷酸酶
  • C.8半乳糖苷酶
  • D.辣根过氧化物酶及碱性磷酸酶
  • E.碱性磷酸酶及B-半乳糖苷酶
32

用胶体金结合物做免疫渗滤试验,阳性时斑点出现

  • A.无色
  • B.黄色
  • C.蓝色
  • D.红色
  • E.发出荧光
33

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方法是

  • A.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
  • B.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C.放射免疫试验
  • D.T细胞转化试验
  • E.免疫球蛋白测定
34

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中敏感性最高的是

  • A.沉淀反应
  • B.凝集反应
  • C.补体结合试验
  • D.ELISA测定
  • E.放射免疫测定
36

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

  • A.t(9;22)
  • B.t(15;17)
  • C.t(8;14)
  • D.t(11;17)
  • E.t(8:19)
37

骨髓细胞外铁减低的疾病是

  • A.溶血性贫血
  • B.肝硬化
  • C.慢性肾炎
  • D.血色病
  • E.缺铁性贫血
38

以下疾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不减低的是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E.PNH
39

Wright染色下,细胞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车轮状,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 A.原始红细胞
  • B.早幼红细胞
  • C.中幼红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40

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细胞发育的一般规律

  • A.细胞由大到小
  • B.核质比从小到大
  • C.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到粗糙
  • D.核仁从显著可见到无
  • E.胞质颗粒从无到有
41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 A.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
  • B.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
  • C.常见全血细胞减少
  • D.骨髓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 E.MKB和Pr0—MKB均示MP0标记呈阳性反应
42

符合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是

  •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 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增高
43

关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网织红细胞都<1%
  • B.EP0减低
  • C.粒细胞绝对值<0.5×1012/L
  • D.HbF减低
  • E.骨髓可呈灶性增生
4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

  • A.脑脊液含糖量明显升高
  • B.脑脊液中成熟小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 C.脑脊液中蛋白总量>50mf/L,潘氏试验阳性
  • D.脑脊液查到白血病细胞
  • E.脑脊液中自细胞数>1.0×109/L
45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阴性对照为

  • A.正常O型红细胞+0型血清
  • B.正常O型红细胞+AB型血清
  • C.正常AB型红细胞+AB型血清
  • D.正常AB型红细胞+抗D血清
  • E.正常O型红细胞+抗D血清
47

轻型血友病患者FⅧ

  • A.<1%
  • B.2%~5%
  • C.6%~25%
  • D.26%~45%
  • E.>50%
48

下列哪项试验可用于确诊葡萄糖6一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B.硝基四氮唑蓝试验
  • C.G-6-PD荧光斑点法
  • D.G-6-PD活性检测
  • E.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49

DIC晚期可见

  • A.D-D正常
  • B.FDP正常
  • C.3P试验阴性
  • D.TT正常
  • E.t-PA活性正常
50

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B.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 C.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细胞核
  • D.骨髓粒红比增高
  • E.骨髓象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的巨幼样变
51

正常粒细胞哪个阶段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

  • A.原始粒细胞
  • B.早幼粒细胞
  • C.中幼粒细胞
  • D.晚幼粒细胞
  • E.杆状核粒细胞
52

DIC的筛选试验为

  • A.PLT、PT、FIB
  • B.D-D、t-PA、PAI
  • C.3P、TT、PLG
  • D.APTT、AT-Ⅲ、FDP
  • E.FIB、vVF、BT
53

通常血小板聚集试验的测定原理为

  • A.化学发光法
  • B.ELISA法
  • C.光学(浊度)法
  • D.胶体金免疫渗透法
  • E.染色法
54

PT结果的判断超过正常对照

  • A.2s以上为异常
  • B.3s以上为异常
  • C.5s以上为异常
  • D.8s以上为异常
  • E.10s以上为异常
55

下列哪一种成分的测定受标本溶血影响最大

  • A.钾
  • B.钠
  • C.钙
  • D.葡萄糖
  • E.清蛋白
57

某患者胸痛发生后5h来医院就诊,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 A.Mb和cTnI
  • B.Mb和CK—MB
  • C.Mb和CK
  • D.CK-MB和AST
  • E.CK—MB和LDH
58

下列何种情况不会引起低磷血症

  • A.小肠吸收减少
  • B.尿磷排泄增加
  • C.维生素D缺乏
  • D.慢性肾功能不全
  •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9

诊断肝性脑病首选的检测项目是

  • A.血氨
  • B.血清蛋白电泳
  • C.ALT
  • D.血糖
  • E.ALP
60

“酶胆分离”通常是下列哪种疾病病情恶化的征兆

  • A.急性心梗
  • B.肝病
  • C.肾病
  • D.肺炎
  • E.胆石症
61

全血标本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有何变化

  • A.不变
  • B.下降
  • C.升高
  • D.如果采用肝素抗凝,则血糖浓度不变
  • E.采用含氟抗凝剂会加速血糖下降
63

OGTT的适应证为

  • A.严重糖尿病
  • B.酮症酸中毒
  • C.检查血糖是否回复到正常水平
  • D.隐性糖尿病
  • E.糖尿病合并高渗昏迷
64

在我国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是

  • A.慢性酒精中毒
  • B.胆石症
  • C.遗传因素
  •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E.高脂血症
65

肝脏功能受损时,血中

  • A.清蛋白含量升高
  • B.球蛋白含量下降
  • C.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
  • D.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
  • E.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
6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无

  • A.清蛋白
  • B.球蛋白
  • C.脂蛋白
  • D.纤维蛋白原
  • E.转铁蛋白受体
68

空腹血浆葡萄糖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 A.<2.80mmol/L
  • B.3.61~6.1mmol/L
  • C.7.0~11.1mmol/L
  • D.11.5~20mmol/L
  • E.21~25mmol/L
69

盐析法沉淀蛋白的原理是

  • A.与蛋白结合形成不溶性盐
  • B.降低蛋白质的电常数
  • C.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 D.使蛋白质溶液呈电中性
  • E.破坏水化膜
71

血糖浓度的体内分布情况中,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 B.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C.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 E.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74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浓度,实质上测的是离子的

  • A.浓度
  • B.绝对量
  • C.摩尔浓度
  • D.当量浓度
  • E.活度
75

AST测定的基质是

  • A.谷胱甘肽和丙氨酸
  • B.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 C.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
  • D.丙酮酸和谷氨酸
  • E.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76

不去蛋白时,血清中肌酐多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测定

  • A.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
  • B.碱性苦味酸终点法
  • C.酸性苦味酸动力学法
  • D.酸性苦味酸终点法
  • E.中性苦味酸动力学法
77

普通实验室常规测定香草扁桃酸(VMA)使用的方法是

  • A.化学显色法
  • B.生物法
  • C.光分析法
  • D.放射性核素分析法
  • E.非核素免疫分析法
78

食管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为

  • A.腺癌
  • B.浸润癌
  • C.未分化癌
  • D.原位癌
  • E.鳞状细胞癌
79

TL测定应尽量避免溶血,因溶血会对样品本身有

  • A.稀释作用
  • B.浓缩作用
  • C.干扰作用
  • D.异生作用
  • E.代谢作用
80

渗出液葡萄糖/血清葡萄糖比值小于

  • A.0.1
  • B.0.5
  • C.1.0
  • D.1.5
  • E.3.0
81

关于尿HCG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完全流产,HCG可呈阳性
  • B.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手术后,HCG应减低或呈阴性
  • C.完全流产时,HCG由阳性转阴性
  • D.男性尿HCG增高,一般要考虑精原细胞癌等
  • E.做尿HCG检测时,不能稀释尿液后再测定
83

关于尿肾小管上皮细胞,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 A.比尿白细胞稍大
  • B.胞质内常见脂肪滴
  • C.胞质内常见小空泡
  • D.正常时可见l~3个/HPF
  • E.肾移植术后如排异反应可成片脱落
84

尿酸结晶可有以下多种形态,但除外

  • A.菱形
  • B.三菱形
  • C.斜方形
  • D.屋顶形
  • E.蔷薇花瓣形
85

正常成人24h尿量一般为

  • A.0.5~1.0L
  • B.1.0~1.2L
  • C.1.0~2.0L
  • D.2.0~3.0L
  • E.2.5~3.0L
86

柏油样便常见于

  • A.细菌性痢疾
  • B.阿米巴痢疾
  • C.结肠癌
  • D.婴儿消化不良
  • E.胃溃疡出血
87

渗出液的蛋白定量应

  • A.>100g/L
  • B.>50g/L
  • C.>30g/L
  • D.>10g/L
  • E.>5g/L
88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常呈

  • A.白色
  • B.黑色
  • C.红色
  • D.褐色
  • E.黄色
89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常呈

  • A.脓性白色浑浊
  • B.毛玻璃样浑浊
  • C.淡黄绿色浑浊
  • D.清晰或略浑浊
  • E.深棕褐色浑浊
90

粪便为果酱色,常见于

  • A.细菌性痢疾
  • B.阿米巴痢疾
  • C.直肠癌
  • D.胆道梗阻
  • E.胃溃疡
91

用于胃酸分泌量测定的BA0代表

  • A.最大胃酸排量
  • B.高峰胃酸排量
  • C.基础胃酸排量
  • D.基础胃酸排量/最大胃酸排量
  • E.高峰胃酸排量/最大胃酸排量
92

尿液HCG检查的标本宜采用

  • A.晨尿
  • B.随机尿
  • C.导管尿
  • D.计时尿
  • E.中段尿
94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出现

  • A.PLT减低、MPV减低
  • B.PLT正常、MPV增高
  • C.PLT增高、MPV减低
  • D.PLT增高、MPV增高
  • E.PLT减低、MPV增高
95

温氏法测血细胞比容时,应读取

  • A.血小板层
  • B.白细胞层
  • C.有核红细胞层
  • D.还原红细胞层
  • E.带氧红细胞层
96

以下符合良好血涂片的要求,但除外

  • A.头体尾分明
  • B.血膜厚薄适宜
  • C.两边留有空隙
  • D.细胞分布均匀
  • E.血膜占玻片长度1/3左右
97

下表中正反血型定型中,正确的抗-A、抗-B、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血型是

  • A.-+-+A
  • B.+-+-B
  • C.++++AB
  • D.--++0
  • E.----0
98

关于血涂片制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血滴越大血膜越厚
  • B.角度越大血膜越薄
  • C.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
  • D.载玻片不清洁血膜可出现气泡
  • E.推片用力不均匀,血膜呈搓板状
99

全血或红细胞通常保存的温度范围是

  • A.10~15℃
  • B.2~6℃
  • C.1~5℃
  • D.0~4℃
  • E.O℃以下
100

目前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交叉配血方法为

  • A.木氏酶法
  • B.清蛋白法
  • C.聚凝胺法
  • D.盐水介质法
  • E.抗人球蛋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