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菌体染成红色
- B.菌体染成紫色
- C.菌体染成兰色
- D.菌体染成黄色
- E.菌体染成白色
- A.菌体着兰色为抗酸菌
- B.菌体着红色为抗酸菌
- C.菌体着绿色为抗酸菌
- D.菌体着黄色为抗酸菌
- E.菌体着白色为抗酸菌
- A.30~300个
- B.10~25个
- C.350~400个
- D.400~450个
- E.60~500个
- A.血液标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病人发热高峰时采集
- B.皆以无菌操作取材
- C.采集的标本立即送检
- D.若路程较远应将标本冷藏或保温送检
- E.作厌氧培养的标本应尽可能在厌氧条件下采集与送检
- A.美兰染色
- B.革兰氏染色
- C.抗酸染色
- D.特殊染色
- E.复红染色
- A.特异性受体结合病毒
- B.细胞膜的选择性
- C.病毒的黏附力
- D.病毒融合细胞
- E.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 A.发病一周内
- B.发病一周后
- C.发病第二至三周时
- D.发病第四周及以后
- E.潜伏期内
- A.BCYE琼脂培养基
- B.庆大霉素培养基
- C.巧克力培养基
- D.白氏鸡蛋培养基
- E.亚碲酸盐血琼脂
- A.菌落带灰色
- B.半透明
- C.扁平稍隆起
- D.菌落边缘干燥
- E.圆形
- A.沙眼衣原体
- B.支原体
- C.军团菌
- D.鹦鹉热衣原体
- E.绿脓杆菌
- A.0.5
- B.1-2
- C.3
- D.5-10
- E.15
- 12
-
SS琼脂可用作选择性分离
- A.肠杆菌科各属细菌
- B.弧菌属
- C.沙门氏菌属
- D.大肠埃希氏菌属
- E.螺杆菌属
- A.麦康凯培养基
- B.SS琼脂
- C.LB琼脂
- D.庆大霉素琼脂
- E.蛋白胨水
- 14
-
感染霍乱后的潜伏期一般为
- A.6—12小时
- B.12—24小时
- C.1—2天
- D.3—4天
- E.7天左右
- A.革兰氏染色
- B.姬姆萨染色
- C.银染
- D.抗酸染色
- E.其他
- 16
-
判定G+ G—菌的意义是
- A.大多数G+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
- B.大多数G+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
- C.大多数G+菌致病物质是某些酶类
- D.大多数G+菌致病物质是毒素
- E.G+菌多数致病毒素是耐用热毒素
- 17
-
人体哪个部位一般无菌
- A.口腔
- B.胃
- C.肠道
- D.尿道
- E.阴道
- A.大多数G—致病物质是外毒素
- B.大多数G—致病物质是内毒素
- C.大多数G—致病物质是某些酶类
- D.大多数G—有各种毒素
- E.G—菌致病毒素为不耐热毒素
- A.空肠弯曲菌
- B.假结核耶尔森菌
- C.宋内志贺菌
- D.肠炎沙门菌
- E.O157:H7大肠杆菌
- A.乳酸杆菌
- B.流感嗜血杆菌
- C.不动杆菌
- D.大肠杆菌
- E.军团菌
- A.菌毛
- B.多糖
- C.鞭毛
- D.荚膜
- E.内毒素
- 22
-
肺炎球菌菌体直径范围
- A.0.2~1.0μm
- B.0.5~1.0μm
- C.0.5~1.25μm
- D.0.5~2.0μm
- 23
-
下面哪种细菌一般不入血
- A.志贺菌
- B.伤寒沙门菌
- C.鼠疫耶尔森菌
- D.布鲁氏杆菌
- E.单核细胞李氏菌
- A.检查特异性IgM抗体
- B.检查抗核蛋白抗体
- C.检查抗病毒血凝素抗体
- D.直接查病原
- E.检查抗病毒聚合酶抗体
- A.46℃
- B.56℃
- C.66℃
- D.76℃
- E.86℃
- 26
-
抗体本质是
- A.脂蛋白
- B.白蛋白
- C.LPS
- D.OMP
- E.Ig
- A.25℃培养时动力阳性
- B.37℃培养时动力阴性
- C.具有嗜冷性
- D.脲酶、H2S阳性
-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仅对人致病
- A.固体培养基中的琼含量为2%~3%
- B.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含量为0.2%~0.5%
- C.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 D.观察细菌的动力用半固体培养基
- E.葡萄糖蛋白胨水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 29
-
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 A.肺炎支原体不能通过滤器
- B.肺炎衣原体能通过滤器
- C.肺炎支原体有细胞壁结构
- D.肺炎衣原体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 E.肺炎衣原体只有DNA
- A.环境污染
- B.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污染
- C.自来水管道污染
- D.淋浴器污染
- E.临床呼吸机的使用
- A.发酵葡萄糖
- B.产酸不产气
- C.不发酵蔗糖
- D.发酵麦芽糖
- E.氧化酶试验阳性
- A.草绿色链球菌
- B.肺炎球菌
- C.化脓链球菌
- D.卡他莫拉菌
- E.肠球菌
- A.荚膜多糖菌苗
- B.荚膜多糖-载体蛋白菌苗
- C.荚膜寡糖-变异型白喉类毒素结合菌苗
- D.荚膜多糖-变异型白喉类毒素结合菌苗
- E.荚膜寡糖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