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医学检验士(专业实践技能)考前考点模拟练习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人体感染后,可形成支气管假膜的是

  • A.白喉棒状杆菌
  • B.分枝杆菌
  • C.炭疽芽胞杆菌
  • D.蜡样芽胞杆菌
  • E.产单核李斯特菌
2

红细胞丢失过多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急性失血性贫血
  • C.新生儿溶血病
  •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孕妇
3

异染颗粒为形态学特征的是

  • A.白喉棒状杆菌
  • B.分枝杆菌
  • C.炭疽芽胞杆菌
  • D.蜡样芽胞杆菌
  • E.产单核李斯特菌
4

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急性失血性贫血
  • C.新生儿溶血病
  •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孕妇
5

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急性失血性贫血
  • C.新生儿溶血病
  •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孕妇
6

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急性失血性贫血
  • C.新生儿溶血病
  •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孕妇
7

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罐内药液需稀释至

  • A.≤5ml
  • B.10~20ml
  • C.30~50ml
  • D.50~70ml
  • E.70~90ml
8

氧气雾化吸入时,其药液需稀释至

  • A.≤5ml
  • B.10~20ml
  • C.30~50ml
  • D.50~70ml
  • E.70~90ml
9

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结合的分析技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10

区带电泳与奂疫沉淀相结合的分析技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11

双向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12

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的单向扩散试验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13

穿刺后,液体滴入不通畅,局部血管树枝状分布且苍白,疑发生了

  • A.静脉炎
  • B.输液速度过快
  • C.输液压力过高
  • D.液体刺激性太强
  • E.误入头皮动脉
14

灌入溶液时应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液体流入情况,下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如液体流入受阻,可降低灌肠筒高度
  • B.如液体流入受阻,可拔出肛管重新插入
  • C.如病人有便意,可降低灌肠筒高度,嘱病人深呼吸
  • D.如病人有便意,可拔出肛管,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 E.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可放慢速度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前列原液外观为黏稠的淡乳白色的半透明液体
  • B.前列腺脓肿时,外观呈不同程度的脓性或脓血性液
  • C.前列腺癌时,前列腺液可呈不同程度的血性液体
  • D.生殖系统结核时,可用按摩的方法采取标本
  • E.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17

患者,女,28岁,体温39.5℃,遵医嘱行灌肠降温。

应选用的灌肠液是

  • A.4℃生理盐水500~1000ml
  • B.28~32℃生理盐水200ml
  • C.39~41℃肥皂水200ml
  • D.28~32℃生理盐水500~1000ml
  • E.39~41℃肥皂水500~1000ml
19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菌形态的最佳放大倍数

  • A.1000倍
  • B.500倍
  • C.100倍
  • D.10000倍
  • E.600倍
20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

  •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 C.红细胞和溶血素
  • D.加热灭活的患者血清
  • E.补体和溶血素
21

AMI患者LD1/LD2倒置且伴有LD5增高,表明

  • A.预后好
  • B.处于恢复期
  • C.梗死面积小
  • D.心力衰竭伴有肝游血或肝功能衰竭
  • E.患者已完全康复
22

关于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正确的是

  • A.用载体致敏抗原
  • B.检测抗原
  • C.不出现凝集为阳性结果
  • D.出现凝集为阳性结果
  • E.试剂为载体致敏的抗原及相应的抗体
23

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是

  • A.血糖
  • B.OGTT
  • C.尿糖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E.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24

瑞氏染色后结果偏酸,可出现下述何种现象

  • A.所有细胞染灰蓝色
  • B.嗜酸性颗粒染成暗褐色
  • C.白细胞核呈深蓝色
  • D.嗜中性颗粒染成紫黑色
  • E.红细胞偏红
25

有关狼疮抗凝物质,正确的说法是

  • 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多数为IgA
  • B.只见于SLE
  • C.存在狼疮抗凝物质时,APTT延长,但可以被正常血浆纠正
  • D.临床上患者多有内脏出血的发生
  • E.存在狼疮抗凝物质时,APTT延长,但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
26

目前尿酮体试带法不能检测的酮体成分是

  • A.p-羟丁酸
  • B.乙酰乙酸
  • C.丙酮
  • D.p-羟丁酸和丙酮
  • E.丙酮酸
27

MCV↑、RDW↑,常见的疾病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轻型地中海性贫血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细胞性贫血
  •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8

双标记法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用途是

  • A.提局焚光强度
  • B.提高荧光效率
  • C.检测不同抗原
  • D.检测不同抗体
  • E.减少非特异性荧光
29

下列疾病的胃酸分泌减少,但除外的是

  • A.萎缩性胃炎
  • B.部分胃溃疡
  • C.胃癌
  • D.胃泌素瘤
  • E.恶性贫血
30

保证良好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效果的重要条件是

  • A.染色当天作镜检
  • B.在暗室内观察
  • C.激发滤光片的选择
  • D.吸收滤光片的选择
  • E.激发和吸收滤光片的选择
31

关于乳酸脱氢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于积液性质的鉴别
  • B.漏出液中LD活性与正常血清比较接近
  • C.LD>200U/L,且积液LD/血清LD<0.6为渗出液
  • D.化脓性渗出液LD活性上升最明显
  • E.积液LD/血清LD>1.0,则为恶性积液
32

属于大红细胞性贫血的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D.急性失血性贫血
  •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3

关于克雷伯菌属,错误的是

  • A.菌体卵圆形或球杆状,成双排列
  • B.有荚膜,无鞭毛和芽胞
  • C.易产生超广谱p-内酰胺酶
  • D.触酶阳性
  • E.动力阳性
34

骨髓检查原始细胞90%,POX染色(一),免疫学检查CD19(+),CD7(—),CD13(―)应诊断为

  •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i型
  • B.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 C.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
  • E.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