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自测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99~100题共用备选答案)

  • A.t
  • B.inv
  • C.ins
  • D.+
  • E.一    99.表示染色体异位的书写是    100.表示染色体倒位的书写是
2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鼻腔毛细血管镜检查
  • B.维生素C定量检测
  • C.血清IgA测定
  • D.血小板计数
  • E.束臂试验    93.怀疑ITP首选的检查是    94.怀疑坏血病首选的检查是
3

(95~96题共用备选答案)

  • A.IgG
  • B.IgM
  • C.IgA
  • D.IgD
  • E.IgE    95.体液免疫初次应答时最先出现的免疫球蛋白是    96.体液免疫应答再次应答时优势免疫球蛋白是
4

(97~98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淋病奈瑟菌
  • B.大肠埃希菌
  • C.芳香黄杆菌
  • D.产气肠杆菌
  • E.脑膜炎奈瑟菌    97.用于监控甲基红试验培养基的阳性质控菌为    98.用于监控VP试验培养基的阳性质控菌为
6

92.患儿的血型是

  • A.A型
  • B.B型
  • C.O型
  • D.AB
  • E.A1B型
7

90.该患者白细胞分类相对增多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嗜酸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10

88.导致此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 A.速发型超敏反应
  • B.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C.迟发型超敏反应
  • D.理化因素
  • E.遗传因素
11

86.导致此患者发病的机制属于

  • A.速发型超敏反应
  • B.细胞毒性超敏反应
  • 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D.迟发型超敏反应
  • E.自身免疫
12

84.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的白喉棒状杆菌特性是

  • A.荚膜
  • B.芽胞
  • C.菌毛
  • D.异染颗粒
  • E.菌体细长弯曲
14

82.人类MHC定位于

  • A.第2号染色体
  • B.第6号染色体
  • C.第9号染色体
  • D.第l7号染色体
  • E.第22号染色体
15

83.MHC的中文意思是

  • A.移植抗原
  • B.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C.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 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E.人类白细胞抗原
16

人体分解代谢产物为尿酸的物质是

  • A.糖类
  • B.无机盐类
  • C.脂类
  • D.嘌呤核苷酸
  • E.嘧啶核苷酸
17

81.可引起血液黏度降低的因素是

  • A.切变率增高
  • B.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 C.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 D.血小板数量增加
  • E.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
18

79.合成时不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是

  • A.FⅡ
  • B.FⅦ
  • C.PS
  • D.PC
  • E.AT
19

78.目前多数认为,肾性血尿的变形红细胞应

  • A.≥50%
  • B.≥70%
  • C.≥80%
  • D.≥90%
  • E.≥95%
20

77.PT测定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盖子颜色是

  • A.红色
  • B.紫色
  • C.绿色
  • D.蓝色
  • E.黑色
21

74.血浆中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的脂蛋白是

  • A.CM
  • B.LDL
  • C.VLDL
  • D.HDL
  • E.Lp(a)
22

75.示踪酶与底物之间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P-PNP
  • B.HRP-TMB/H<SUB>2</SUB>0<SUB>2&nbsp;&nbsp;&nbsp;&nbsp;</SUB>C.脲酶一-尿素/溴甲酚黄
  • D.β-D-Gal—H<SUB>2</SUB>0<SUB>2</SUB>/TMB
  • E.HRP—H<SUB>2</SUB>0<SUB>2</SUB>/0PD
23

76.核右移的判断标准为五分叶核细胞大于

  • A。3%
  • B.5%
  • C.8%
  • D.10%
  • E.15%
24

73.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的蛋白种类为

  • A.a球蛋白
  • B.β球蛋白
  • C.清蛋白
  • D.转铁蛋白
  • E.本-周蛋白
25

HbF的组成是

  • A.a2β2
  • B.a2γ2
  • C.a2δ2
  • D.β2γ2
  • E.δ2γ2
26

70.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FP所用的固相包被物是

  • A.纯化的AFP
  • B.酶标记的AFP
  • C.酶标记的抗AFP抗体
  • D.抗AFP抗体
  • E.牛血清清蛋白
27

69.目前一般认为AB0血型基因是

  • A.等位基因
  • B.二复等位基因
  • C.三复等位基因
  • D.四复等位基因
  • E.五复等位基因
28

71.在外周血及淋巴组织中,CD4+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 A.30%~45%
  • B.45%~55%
  • C.65%~75%
  • D.75%~85%
  • E.>85%
29

67.肾小球病变时,不常见到的管型是

  • A.红细胞管型
  • B.粗颗粒管型
  • C.细颗粒管型
  • D.白细胞管型
  • E.上皮细胞管型
30

68.抗凝血酶主要抑制的凝血因子是

  • A.FⅡa
  • B.TF
  • C.Fg
  • D.FXIII a
  • E.FXa
31

65.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是指

  • A.CFU-E
  • B.BFU-E
  • C.CFU-G
  • D.CFU-GM
  • E.CFU-MK
32

66.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 A.理化性状高度均一
  • B.生物活性单一
  • C.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
  • D.来源很困难
  • E.广泛用于医学领域中
33

红细胞形态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A.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 B.红细胞增多症
  • C.出血倾向
  • D.脾大
  • E.贫血
34

63.POX染色用于白血病鉴别诊断的目的是

  • A.鉴别原始淋巴细胞与原始髓细胞
  • B.区别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
  • C.区分未成熟型与成熟型白血病
  • D.诊断急性白血病
  • E.排除感染性疾病
36

60.不属于新生隐球菌特性的是

  • A.菌体单细胞,外包厚荚膜
  • B.标本可直接用墨汁负染色后镜检
  • C.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
  • D.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假菌丝
  • E.常引起慢性脑膜炎
37

在测定肌酸激酶试剂中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目的是

  • A.使酶分子有别构效应
  • B.稳定酶活性中心
  • C.去除腺甘激酶(AK)的影响
  • D.巯基化合物是肌酸激酶底物之一
  • E.除去肌酸激酶抑制剂
38

58.胰腺肿瘤中可致卓一艾综合征的是

  • A.胰岛素瘤
  • B.促胃液素瘤
  • C.PP瘤
  • D.生长抑速素瘤
  • E.类癌
39

57.抗原抗体的反应特点不包括

  • A.特异性
  • B.比例性
  • C.可逆性
  • D.阶段性
  • E.电离性
41

不适当的微生物检查染色方法是

  • A.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
  • B.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
  • C.结核分枝杆菌——金胺“0”染色
  • D.立克次体——吉姆萨染色
  • E.皮肤丝状菌——革兰染色
42

56.TSH的中文名为

  • A.卵泡刺激素&nbsp;
  • B.黄体生成素
  • C.催乳素
  • D.促甲状腺激素
  •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43

53.下列哪种属于干化分析法

  • A.尿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
  • B.尿胆红素哈里森法
  • C.尿蛋白考马斯亮蓝法
  • D.尿比密折射仪法
  • E.尿蛋白磺基水杨酸法
44

54.HIV引起的疾病是

  • A.GVHR
  • B.SCID
  • C.Bruton型丙球缺乏
  • D.SLE
  • E.AIDS
45

5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 A.支气管哮喘
  • B.猩红热的急性期
  • C.钩虫病
  • D.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6

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为

  •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B.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C.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47

51.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

  • A.激素的半衰期很长
  • B.激素的特异性很高
  • C.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很长
  • D.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
  • E.与蛋白结合率低
48

49.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药物
  • B.脂肪
  • C.多糖类
  • D.DNA
  • E.大分子蛋白质
49

48.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免疫功能是

  • A.免疫监视
  • B.免疫自稳
  • C.免疫防御
  • D.免疫排斥
  • E.免疫耐受
50

47.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动力阴性的细菌是

  • A.产碱杆菌
  • B.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C.芳香黄杆菌
  • D.鲍曼不动杆菌
  • E.铜绿假单胞菌
51

46.血小板无力症的主要异常是

  • A.GPll b/llI a缺陷
  • B.GP I b/Ⅸ缺陷
  • C.CD62P缺陷
  • D.PF4缺陷
  • E.a颗粒缺陷
52

44.肠球菌药敏试验时,应测试其高水平耐药性的抗生素是

  • A.氨苄西林
  • B.阿米卡星
  • C.万古霉素
  • D.庆大霉素
  • E.环丙沙星
53

43.ABH血型特异物质不存在于

  • A.唾液
  • B.尿液
  • C.泪液
  • D.胃液
  • E.脑脊液
54

45.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描述,正确的是

  • A.白血病细胞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
  • B.POX染色阳性率>3%,NAP积分降低
  • C.骨髓象中以分化较好的小淋巴细胞为主
  • D.FAB形态学分类L3型是以小细胞为主,核染色质较粗
  • E.骨髓象中的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常易见涂抹细胞
55

42.荧光显微镜常用的激发光源为

  • A.普通白炽灯
  • B.紫外灯
  • C.高压汞灯
  • D.氖灯
  • E.卤素灯
56

41.关于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自身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而引起的免疫应答现象
  • B.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C.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都是不利的
  • D.正常人体内可有微量自身抗体
  • E.免疫应答过分强烈,会导致功能障碍
57

较少影响尿渗量测定的是

  • A.颗粒大小
  • B.分子数量
  • C.离子数量
  • D.阴性电荷数量
  • E.阳性电荷数量
59

36.凝血因子中的第Ⅲ因子即

  • A.组织因子
  • B.钙离子
  • C.稳定因子
  • D.易变因子
  • E.纤维蛋白原
60

胆固醇在肝脏主要转化为

  • A.类固醇激素
  • B.维生素D
  • C.LDL
  • D.CM
  • E.胆汁酸
61

38.R因子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 A.转化
  • B.转导
  • C.转换
  • D.接合
  • E.融合
62

35.不属于糖异生的生化过程是

  • A.乳酸一葡萄糖
  • B.甘油一葡萄糖
  • C.糖原一葡萄糖
  • D.丙酮酸一葡萄糖
  • E.生糖氨基酸一葡萄糖
63

34.关于CML静止期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B.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体征
  • C.肝、脾大多不明显
  • D.90%~95%患者可查到Ph染色体
  • E.血象中原始细胞>10%
64

32.鞭虫卵的典型特点是

  • A.呈纺锤形
  • B.黄褐色
  • C.卵壳较厚
  • D.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的盖塞
  • E.内含一卵细胞
65

33.镜影细胞(RS)对诊断具有价值的疾病是

  • A.恶性组织细胞病
  • B.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 C.霍奇金病
  • D.白血病性淋巴瘤
  •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6

31.静息状态血小板膜上数量最多的糖蛋白是

  • A.GP I a/II a
  • B.GP I b/X
  • C.GPⅡb/Ⅲa
  • D.CD62P
  • E.CD63
67

30.在隐性缺铁期即可出现下降的指标是

  • A.血清铁
  • B.血红蛋白
  • C.骨髓外铁
  • D.血清铁蛋白
  • E.转铁蛋白饱和度
68

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因子具有网络性
  • B.细胞因子仅由免疫细胞产生,其他细胞不产生
  • C.细胞因子是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 D.细胞因子能在细胞问传递信息
  • E.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69

28.人类无法氏囊,但主要类同器官是

  • A.胸腺
  • B.淋巴结
  • C.脾脏
  • D.骨髓
  • E.肝脏
70

27.关于肉毒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革兰阴性短粗杆菌
  • B.无芽胞
  • C.兼性厌氧
  • D.所产肉毒毒素不耐热
  • E.所产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很弱
71

26.机体产生排斥微生物侵袭及其他外源性抗原的功能是

  • A.免疫防御
  • B.免疫自稳
  • C.免疫监视
  • D.超敏反应
  • E.免疫耐受
72

24.inv(14)(q11;q32)表示

  • A.14号染色体倒位,发生在长臂l区1带和长臂3区2带
  • B.14号染色体丢失,发生在长臂l区1带和长臂3区2带
  • C.14号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长臂l区1带和长臂3区2带
  • D.14号染色体插入,发生在长臂l区1带和长臂3区2带
  • E.14号染色体倒位,发生在短臂l区1带和长臂3区2带
73

25.胞质有浑浊泡沫感,核偏位,可见核旁淡染区,核染色质呈车轮状,该细胞是

  • A.早幼红细胞
  • B.中幼红细胞
  • C.淋巴细胞
  • D.单核细胞
  • E.浆细胞
74

23.石蜡包埋材料用酶处理的目的是

  • A.防止出现假阳性
  • B.增大抗原的保存量
  • C.裸露抗原的决定簇
  • D.分解蛋白质
  • E.消化石蜡表面
75

22.不属于可溶性抗原的物质是

  • A.糖蛋白
  • B.酶
  • C.绵羊红细胞
  • D.补体
  • E.细菌毒素
76

20.粪便中具有病理性意义的结晶是

  • A.草酸钙结晶
  • B.夏科一莱登结晶
  • C.磷酸钙结晶
  • D.碳酸钙结晶
  • E.尿酸结晶
77

21.NCCLS和CCCLS建议尿比密的参考方法是

  • A.化学试带法
  • B.尿比密计法
  • C.折射计法
  • D.超声波法
  • E.称量法
78

19.关于MPV与PLT用于病情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血病化疗时,MPV增高是骨髓恢复的第一征兆
  • B.局部炎症MPV正常
  • C.50%的败血症患者MPV增加
  • D.有出血倾向者,MPV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者
  • E.如MPV随PLT数持续下降是骨髓衰竭的征兆
79

18.IFCC推荐检测酶活性的温度是

  • A.22℃
  • B.25℃
  • C.30℃
  • D.37℃
  • E.42℃
80

17.催化脂蛋白中三酰甘油水解的关键酶是

  • A.磷脂酰胆碱一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 B.脂蛋白脂肪酶
  • C.磷脂酶
  • D.肉毒碱脂肪酰转移酶
  • E.过氧化物酶
81

15.正常情况下,不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分子量是大于

  • A.1.5万
  • B.2.0万
  • C.3.0万
  • D.5.0万
  • E.7.0万
82

16.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是

  • A.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 B.尿胆红素明显阳性
  • C.尿胆原减少
  • D.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 E.尿胆素减少
84

14.属于血浆特异酶的是

  • A.淀粉酶
  • B.凝血酶原
  • C.碱性磷酸酶
  • D.酸性磷酸酶
  • E,-脂肪酶
86

10.非蛋白氮中的氮主要来源于

  • A.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氨基酸
  • B.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游离氨
  • C.鸟氨酸循环产生的尿素
  • D.肌酐与尿酸
  • E.食物中未吸收的氨基酸
87

11.电解质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离子强度,改变抗原与抗体分子的比例
  • B.改变抗原抗体反应溶液的pH,调节酸碱度
  • C.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失去电荷,破坏水化层促使凝集或沉淀形成&nbsp;.
  • D.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性,破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可逆性
  • E.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大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88

9.哪种菌为厌氧无芽胞革兰阴性杆菌

  • A.艰难梭菌
  • B.颗粒丙酸杆菌
  • C.迟缓优杆菌
  • D.脆弱类杆菌
  • E.婴儿双歧杆菌
89

8.ELlSA中最常用的酶是

  • A.HRP和葡萄糖氧化酶
  • B.β-半乳糖苷酶和HRP
  • C.葡萄糖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
  • D.脲酶和碱性磷酸酶
  • E.HRP和碱性磷酸酶
90

6.蛋白质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处是在

  • A.280nm
  • B.260nm
  • C.340nm
  • D.540nm
  • E.600nm
91

7.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不论其来源其物理性状必须是

  • A.可溶性的
  • B.不溶性的
  • C.脂溶性的
  • D.颗粒状的
  • E.粉末状的
92

5.物质水平升高与尿路结石有关的是

  • A.Urea
  • B.Cr
  • C.UA
  • D.CK
  • E.TBA
93

3.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

  • A.抗核抗体
  • B.类风湿因子
  • C.抗ENA抗体
  • D.抗DNA抗体
  • E.抗人球蛋白
94

4.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动物是

  • A.家兔
  • B.小白鼠
  • C.绵羊
  • D.小牛
  • E.豚鼠
95

多发性骨髓瘤为哪种细胞的异常增殖

  • A.T细胞
  • B.单核细胞
  • C.B细胞
  • D.中性粒细胞
  • E.嗜酸性粒细胞
96

2.不符合阴道毛滴虫形态特征的是

  • A.呈圆形
  • B.大小为白细胞的2~3倍
  • C.前端有4根前鞭毛
  • D.最适宜生长pH为5.5~6.0
  • E.适宜温度为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