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题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化学法隐血试验灵敏度为中等的方法有

  • A.邻联甲苯胺法
  • B.联苯胺法
  • C.匹拉米洞法
  • D.无色孔雀绿法
  • E.愈创木酯法
2

符合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描述的是

  • A.比尿白细胞略小
  • B.常见脂肪滴
  • C.常见小空泡
  • D.常见棘形
  • E.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
3

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值增高

  • A.血清铁
  • B.铁蛋白
  • C.血清总铁结合力
  • D.转铁蛋白饱和度
  • E.转铁蛋白
4

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是

  • A.RDW-CV
  • B.PDW-CV
  • C.HCT
  • D.RDW-SD
  • E.PDW-SD
5

血液分析仪细胞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单峰光滑曲线的有

  • A.红细胞直方图
  • B.白细胞直方图
  • C.血小板直方图
  • D.幼稚细胞直方图
  • E.干细胞直方图
6

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见于哪些疾病

  • A.白血病
  • B.冷凝集素综合征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细胞性贫血
  • E.G6PD缺陷症
7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

  • A.Ham试验阳性
  • B.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 C.蔗糖溶血试验阳性
  •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降低
  • E.自身溶血试验溶血不能被葡萄糖纠正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确诊试验
9

(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

  • A.Optochin敏感性试验
  • B.CAMP试验
  • C.盐耐受试验
  • D.杆菌肽敏感试验
  • E.荚膜肿胀试验    与A群链球菌有关的是
10

(89~90题共用备选答案)

  • A.6μm
  • B.8μm
  • C.10μm
  • D.13μm
  • E.15μm    巨红细胞直径大于
11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

  • A.类风湿关节炎
  • B.血清病
  •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E.过敏性休克
12

属于速发型超敏反应的疾病

  • A.类风湿关节炎
  • B.血清病
  •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特发性血小扳减少性紫癜
  • E.过敏性休克
13

用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的反应级别是

  • A.零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 E.混合级
14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 A.能提高反应速度
  • B.可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 C.催化反应有专一性
  • D.其活性可被调控
  • E.对反应环境敏感
15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移动来维持

  • A.Na+
  • B.K+
  • C.葡萄糖
  • D.蛋白质
  • E.水
16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时,转头中的空槽也必须用相同方法加入蒸馏水是为了

  • A.提高分析精密
  • B.减少污染
  • C.保持平衡
  • D.校正零点
  • E.做空白对照
17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降低,不见于

  • A.使用糖皮质激素
  • B.库欣综合征
  • C.肾病综合征
  • D.严重营养不良
  • E.病毒性肝炎
18

挥发酸是指

  • A.CO<SUB>2&nbsp;&nbsp;&nbsp;&nbsp;</SUB>B.β-羟丁酸
  • C.乙酰乙酸
  • D.乳酸
  • E.尿酸
19

关于钙的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信使
  • B.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 C.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D.引起肌肉舒张
  • E.与K+相对抗,参与心脏的收缩
20

低血钠是指血钠低于

  • A.100mmol/L
  • B.110mmol/L
  • C.120mmol/L
  • D.130mmol/L
  • E.140mmol/L
21

可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是

  • A.结合珠蛋白
  • B.转铁蛋白
  • C.铜蓝蛋白
  • D.C-反应蛋白
  • E.免疫球蛋白
22

下列有关铜蓝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含铜的糖蛋白
  • B.由于含铜而呈蓝色
  • C.具有基因多态性
  • D.具有氧化酶的活性
  • E.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3

CK活性测定最常规方法是

  • A.化学发光法
  • B.免疫荧光法
  • C.连续监测法
  • D.电泳法
  • E.层析法
24

反映冠脉再灌注的早期标志物是

  • A.CK
  • B.LD
  • C.AST
  • D.Mb
  • E.LD1
25

血脂测定推荐采用的标本类型为

  • A.EDTA抗凝血浆
  • B.血清
  • C.肝素抗凝血浆
  • D.草酸钠抗凝血浆
  • E.枸橼酸抗凝血浆
26

进行回收实验的样品浓度最好用

  • A.病理标本的最高浓度值
  • B.病理标本的最低浓度值
  • C.参考值范围内的浓度值
  • D.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值
  • E.参考范围的上限浓度值
27

典型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实验室检查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ACTH升高
  • B.血浆皮质醇升高
  • C.血钠降低
  • D.ACTH兴奋试验强反应
  • E.血糖升高
28

关于血糖浓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动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糖
  • B.动脉血糖>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
  • C.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糖>动脉血糖
  • D.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静脉血糖
  • E.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30

正常糖耐量结果为

  • A.空腹血糖7~8mmol/L
  • B.血葡萄糖120min达最高峰
  • C.血葡萄糖峰值>7.8mmol/L
  • D.2h血糖水平<7.8mmol/L
  • E.葡萄糖峰值≥10.0mmol/L
31

糖化血清白蛋白可反应多长时伺的血糖水平

  • A.1~2周
  • B.2~3周
  • C.3~4周
  • D.4~6周
  • E.6~8周
32

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是

  • A.尿α<SUB>1</SUB>微球蛋白
  • B.磷的重吸收率
  • C.滤过钠排泄分数
  • D.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
  • E.酚红排泄试验
33

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血清标志物为

  • A.Cr
  • B.ALT
  • C.LD
  • D.pH值
  • E.ALP
34

目前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金指标是

  • A.内生肌酐清除率
  • B.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 C.尿素清除率
  • D.尿酸清除率
  • E.菊粉清除率
35

下列哪个疾病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直接受间接胆红素均增高

  • A.溶血性贫血
  • B.病毒性肝炎
  • C.胆石症
  • D.严重大面积烧伤
  • E.胰头癌
36

肝硬化时,哪项是正确的叙述

  • A.ALT明显升高
  • B.A/G比值不受影响
  • C.糖原合成作用增强
  • D.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可与黄疸平行
  • E.白蛋白的合成不会受到影响
37

哪种酶的升高反映出肝细胞的严重坏死

  • A.m-AST
  • B.c-AST
  • C.CK
  • D.ALP
  • E.GGT
38

DIC时不可能出现的实验室改变是

  • A.3P阴性
  • B.Fg含量5g/L
  • C.FDP阴性
  • D.PLG活性<60%
  • E.TT延长
39

典型的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饱和度应小于

  • A.100%
  • B.50%
  • C.20%
  • D.15%
  • E.5%
40

下列哪项不是区别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条件

  • A.起病急缓不同
  • B.发病原因不同
  • C.发展快慢不同
  • D.骨髓象特点不同
  • E.预后不同
41

筛查异常抗凝物质的试验是

  • A.ACT
  • B.TT
  • C.Fg
  • D.PT
  • E.BT
42

诊断缺铁最敏感、可靠的铁代谢检查是

  • A.铁蛋白
  • B.血清铁
  • C.总铁结合率
  • D.转铁蛋白饱和度
  •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43

有关溶血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NH的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内
  • B.冷凝集素是一种IgM反应性抗体
  • C.Coombs试验阴性可排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 D.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游离抗体或补体
  • E.PNH可与AA合并存在
44

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特异的指标是

  • A.白细胞显著增高
  • B.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粒细胞
  • C.骨髓粒系细胞比例增高
  •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
  • E.Ph1染色体阳性
45

有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而引起血红蛋白异常
  • B.红细胞渗透脆性往往增高
  • C.HbA<SUB>2</SUB>>3.8%提示可能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D.HbH病是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一个亚型
  • E.Hb Barts病时,无α链生成,而形成Hb Barts(γ4)
46

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是

  • A.血液淋巴细胞必须≥90%
  • B.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 C.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20%
  • D.淋巴细胞PAS染色多为阴性
  • E.大多数病例为T细胞异常增生(T-CLL)
47

在白血病细胞中可见束状Auer小体的是( )

  • A.AML-M1
  • B.AML-M2
  • C.AML-M3
  • D.AML-M4
  • E.AML-M5
48

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
  • B.血涂片分类以中性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 C.初期患者血小板可显著升高
  • D.骨髓原粒细胞<10%
  • E.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高
49

符合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变化的是

  • A.某个系列原始细胞>30%
  • B.某一系列原始细胞>20%
  • C.某一系列幼稚细胞>20%
  • D.某一系列成熟细胞<30%
  • E.某一系列成熟细胞<20%
50

α-醋酸荼酚酯酶染色阳性且被氟化钠抑制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 B.早幼粒细胞
  • C.中幼粒细胞
  • D.淋巴细胞
  • E.巨核细胞
51

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见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2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降低的疾病是

  • A.骨髓纤维化
  • B.蜂窝组织炎
  •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53

菌体两端有异染颗粒,在吕氏血清斜面上生长迅速的革兰阳性杆菌是

  • A.痤疮丙酸杆菌
  • B.艰难梭菌
  • C.破伤风杆菌
  • D.鲍曼不动杆菌
  • E.白喉棒状杆菌
56

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为

  • A.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 B.氧化酶阴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 C.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无鞭毛,有芽胞
  • D.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 E.氧化酶阳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57

下列属于肠道弱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 A.中国蓝平板
  • B.SS琼脂
  • C.HE琼脂
  • D.亚硫酸铋琼脂
  • E.碱性庆大琼脂
58

因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为

  • A.霍乱弧菌
  • B.痢疾志贺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伤寒沙门菌
  • E.空肠弯曲菌
59

一般细菌培养1~4h是细菌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处于生长曲线的

  • A.静止期
  • B.迟缓期
  • C.对数增殖期
  • D.稳定期
  • E.衰亡期
60

以下可以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是

  • A.普氏立克次体
  • B.莫氏立克次体
  • C.恙虫病立克次体
  • D.Q热立克次体
  • E.罗沙利马体
61

下列细菌中能够产生自溶酶的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表皮葡萄球菌
  • C.草绿色链球菌
  • D.脑膜炎奈瑟菌
  • E.卡他布兰汉菌
62

以下哪项属于淋病奈瑟菌的致病因素

  • A.过氧化氢酶
  • B.外毒素
  • C.鞭毛
  • D.芽胞
  • E.菌毛
63

下列试验中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是

  • A.甘露醇发酵试验阴性
  • B.触酶试验阴性
  • C.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
  • D.耐热DNA酶试验阳性
  • E.新生霉素耐药
64

淡水石蟹是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A.血吸虫
  • B.肺吸虫
  • C.肝吸虫
  • D.弓形虫
  • E.蛔虫
65

蛔虫所致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 A.肠穿孔
  • B.胰腺炎
  • C.胆道蛔虫症
  • D.阑尾炎
  • E.胰腺炎
66

下列对钩虫卵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A.五色透明
  • B.椭圆形
  • C.内含4个卵细胞
  • D.卵壳较厚
  • E.卵内细胞可分裂为多个细胞
67

125Ⅰ标记物用于下列哪种方法

  • A.EIA
  • B.RIA
  • C.CLIA
  • D.TR-FIA
  • E.FPIA
68

下列何种疾病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 A.艾滋病
  • B.移植物抗宿主病
  • C.多发性骨髓瘤
  • D.选择性IgA缺乏症
  •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9

对于含量仅为ng或pg水平的抗原检测,首选可考虑使用

  • A.速率散射比浊法
  • B.免疫荧光技术
  • C.放射免疫技术
  • D.ELISA法
  • E.凝集试验
70

McAb长期保存的最佳条件

  • A.0℃
  • B.4℃
  • C.-20~-40℃
  • D.-70℃
  • E.真空干燥
72

下列哪种ELISA方法常用于IgM抗体的测定

  • A.双位点一步法
  • B.间接法
  • C.竞争法
  • D.双抗体夹心法
  • E.捕获法
73

当抗原抗体结合后

  • A.表面电荷增加,水化层变厚
  • B.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薄
  • C.表面电荷增加,水化层变薄
  • D.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厚
  • E.水化层变厚,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亲水胶体逐渐转变为疏水胶体
74

补体结合试验中有多种成分参与反应,下列哪组正确

  • A.反应系统:抗原、抗体;指示系统:红细胞、溶血素、补体
  • B.反应系统:红细胞、溶血;指示系统:抗原、抗体、补体
  • C.反应系统:补体;指示系统:红细胞、溶血素
  • D.反应系统:抗原、抗体;指示系统:红细胞、溶血素
  • E.反应系统:抗原、抗体;指示系统:补体
75

良好的颗粒型抗原有

  • A.蛋白质
  • B.酶
  • C.脂蛋白
  • D.细菌毒素
  • E.寄生虫体抗原
76

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抗原是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B.核抗原
  • C.眼晶状体
  • D.变性IgG
  • E.线粒体
77

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因何原因引起

  • A.抗原过剩
  • B.抗体过剩
  • C.pH值的变化
  • D.温度的变化
  • E.离子强度的变化
78

有关沉淀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沉淀反应的抗原多是颗粒性物质
  • B.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第一阶段十分快速,但不可见
  • C.沉淀反应的抗原多是可溶性抗原
  • D.第二阶段形成大的可见的免疫复合物
  • E.第二阶段通常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完成
79

渗出液LD值(U/L)一般大于

  • A.100
  • B.150
  • C.200
  • D.250
  • E.300
81

浆膜腔积液中ADA活性增高,提示积液性质最可能为

  • A.结核性积液
  • B.恶性积液
  • C.狼疮性积液
  • D.漏出性积液
  • E.乳糜性积液
82

浆膜腔积液中,少见的恶性肿瘤细胞为

  • A.肺癌细胞
  • B.乳腺癌细胞
  • C.胃癌细胞
  • D.恶性间皮瘤细胞
  • E.卵巢癌细胞
83

畸形精子症指正常形态的精子百分数小于

  • A.30%
  • B.35%
  • C.40%
  • D.45%
  • E.50%
84

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灵敏度高的是

  • A.联苯胺法
  • B.愈创木酯法
  • C.无色孔雀绿法
  • D.邻联甲苯胺法
  • E.匹拉米洞法
85

脑脊液球蛋白定性试验特异性最强的试验是

  • A.Pandy试验
  • B.Ross-Jone试验
  • C.Nonne-Apelt试验
  • D.Rivalta试验
  • E.HiCN试验
86

关于脑脊液细胞计数,错误的是

  • A.增加计数容积,可以减少计数误差
  • B.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可比一般离心法收集的细胞多
  • C.细胞数少时,应使用Fuchs-Rosenthal计数板计数
  • D.正常脑脊液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E.血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
87

离心尿液镜检时,要求相对离心力为

  • A.100g
  • B.400g
  • C.600g
  • D.800g
  • E.1000g
88

关于试带法尿液分析原理配对,错误的是

  • A.尿蛋白——考马斯亮蓝结合法
  • B.尿比密——酸碱指示剂法
  • C.尿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
  • D.尿胆原——改良Ehrlich法
  • E.尿pH——酸碱指示剂法
89

溶血性黄疸时,患者可能出现

  • A.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阳性
  • B.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 C.尿胆红素阳性,尿胆素阳性
  • D.尿胆红素阻性,尿胆原阴性
  • E.尿胆红素阴性,尿胆素阴性
90

正常人尿液在气温寒冷时析出沉淀物,原因是尿中有较多的

  • A.白细胞
  • B.红细胞
  • C.管型
  • D.蛋白
  • E.结晶
91

关于成分输血,,错误的是

  • A.所获血液成分效价高
  • B.可减少输血反应
  • C.无血细胞引起的抗体反应
  • D.可合理使用血液成分
  • E.可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92

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高达

  • A.0.01
  • B.0.05
  • C.0.10
  • D.0.15
  • E.0.20
94

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值不低于

  • A.2.5×10<SUP>12</SUP>/L
  • B.3.0×10<SUP>12</SUP>/L
  • C.3.5×10<SUP>12</SUP>/L
  • D.4.0×10<SUP>12</SUP>/L
  • E.5.0×10<SUP>12</SUP>/L
95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红细胞为

  • A.小红细胞型
  • B.大红细胞型
  • C.正常红细胞型
  • D.大细胞高色素型
  • E.小细胞低色素型
96

Downey将异型淋巴细胞分为3型,其中Ⅰ型为

  • A.空泡型
  • B.幼稚型
  • C.不规则型
  • D.单核细胞型
  • E.中性粒细胞型
98

对血细胞计数影响最小的抗凝剂是

  • A.EDTA-Na2
  • B.EDTA-K2
  • C.肝素
  • D.草酸钠
  • E.枸橼酸三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