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初级技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96~98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适量沉淀(+)
  • B.大量沉淀(〣)
  • C.没有沉淀(一)
  • D.出现凝聚
  • E.不出现凝聚    96.抗-DNP-OVA+DNP    97.抗-DNP-OVA+DNP-OVA    98.抗-DNP-OVA+DNP-γ球蛋白
2

(99~100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冷凝集素试验
  • B.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 C.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D.高铁血红蛋白试验
  • E.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    99.确定溶血存在的试验    100.用于测定G-6-PD缺乏症的试验
3

95.淋巴细胞交叉配型的主要目的是

  • A.检测供者血清中有无抗受者淋巴细胞抗体
  • B.检测供者HLA抗原
  • C.检测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抗体
  • D.检测受者HLA抗原
  • E.检测供者和受者的血型是否吻合
4

94.常用作卵巢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

  • A.CAl25
  • B.AFP
  • C.PSA
  • D.NSE
  • E.CEA
5

93.下列何种情况怀疑是HIV感染

  • A.CD4 T细胞↓,CD8 T细胞正常,CD4/CD8↓
  • B.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正常
  • C.CD4 T细胞正常,CD8 T细胞↓,CD4/CD8↑
  • D.CD4 T细胞↑,CD8 T细胞正常,CD4/CD8↑
  • E.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正常
6

91.有关总IgE的测定方法,应除外

  • A.放射免疫吸附试验
  • B.单向免疫扩散法
  • C.酶联免疫测定法
  • 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 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7

92.区带电泳可用于

  • A.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初步检测
  • B.确定I9的类型
  • C.排除多发性骨髓瘤
  • D.淀粉样变性的测定
  • E.骨损害程度
9

88.凝集反应是

  • 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 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 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E.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
10

89.可溶性黏附分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双抗体夹心ELISA
  • B.RIA
  • C.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 D.PCR
  • E.间接ELISA法
11

86.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 A.保虫宿主
  • B.终宿主
  • C.中间宿主
  • D.储蓄宿主
  • E.转续宿主
12

85.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 A.病人和带虫者
  • B.医学节肢动物
  • C.所有野生动物
  • D.所有家畜
  • E.病人、带虫者、感染的动物
13

87.现代免疫试验中,最广泛使用沉淀反应试验的是

  • A.絮状沉淀试验
  • B.对流免疫电泳
  • C.免疫比浊测定
  • D.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 E.环状沉淀试验
14

84.寄生虫生活史是指

  • A.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
  • B.寄生虫在人体内发育的整个过程
  • C.寄生虫传播的过程
  • D.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
  • E.以上都不是
15

83.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应选择哪种培养基

  • A.SS培养基
  • B.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
  • C.沙氏培养基
  • D.麦康凯培养基
  • E.中国蓝培养基
16

82.肺炎克雷伯菌鼻硬节亚种的IMViC反应结果是

  • A.一 + 一 +
  • B.一 一 + +
  • C.+ + 一 一
  • D.+ + + 一
  • E.+ 一 + 一
17

80.下列有关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培养一般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时采集标本
  • B.脓汁厌氧培养时,注射器取材后须将空气排空,针头插在灭菌橡皮塞内
  • C.自然咳痰法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
  • D.采用导尿管收集尿液,要防止逆行性感染
  • E.脑脊液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时,如未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保存于4℃
18

81.对数增殖期细菌的主要特点是

  • A.生长缓慢
  • B.生长最快
  • C.形态不典型
  • D.死菌数增多
  • E.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多在此期内产生
19

79.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哪项错误

  • A.抗酸染色阳性,细长、稍弯曲杆菌
  • B.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 C.菌落多为R型
  • D.菌体上可含有一至数个异染颗粒
  • E.专性需氧
21

77.下列哪种链球菌呈矛头状,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排列

  • A.肺炎链球菌
  • B.无乳链球菌
  • C.化脓性链球菌
  • D.草绿色链球菌
  • E.丙型链球菌
22

76.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的厚度为

  • A.3mm
  • B.4mm
  • C.6mm
  • D.2mm
  • E.5mm
23

以下哪些菌可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现迁徙性生长

  • A.黏质沙雷菌
  • B.肺炎克雷伯杆菌
  • C.奇异变形杆菌
  • D.大肠埃希菌
  • E.福氏志贺菌
24

73.下列关于白色念珠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革兰染色阳性
  • B.可形成较长的假菌丝
  • C.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产生厚壁孢子
  • D.在人或动物血清中均可形成芽管
  • E.在普通琼脂、血琼与沙保弱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25

74.以下哪种不是肠杆菌科细菌的性状

  • A.发酵葡萄糖
  • B.还原硝酸盐
  • C.氧化酶阳性
  • D.需氧或兼性厌氧
  • E.触酶阳性
26

71.用煮沸法杀死细菌繁殖体至少需要

  • A.30min
  • B.5min
  • C.15min
  • D.2min
  • E.1h
28

70.关于血尿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 A.在肾小球肾炎最常见
  • B.肾肿瘤可出现
  • C.过敏性紫癜不会出现
  • D.尿道结石可引起血尿
  • E.肾结石可出现
29

69.不能用于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的试验是

  • A.放射免疫法
  • B.试带法
  • C.酶免疫法
  • D.免疫浊度法
  • E.标记免疫法
30

68.尿液的真酸度是指

  • A.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
  • B.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氧离子饱和浓度
  • C.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钠离子浓度
  • D.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0H离子浓度
  • E.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钾离子浓度
31

66.尿液中见到何种细胞,最有助于诊断肾小管病变

  • A.白细胞
  • B.红细胞
  • C.肾小管上皮细胞
  • D.鳞状上皮细胞
  • E.尾形上皮细胞
32

67.下列属于肾小球性蛋白尿的是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急性血管内溶血
  • C.挤压伤
  • D.肾盂肾炎
  • E.重金属中毒
33

65.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时常用

  • A.新鲜全血
  • B.洗涤红细胞
  • C.新鲜冷冻血浆
  • 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E.白蛋白
34

64.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 B.上皮细胞
  • C.红细胞
  • D.淋巴细胞
  • E.巨噬细胞
35

62.正常人胆汁呈

  • A.无色
  • B.淡黄色
  • C.金黄色
  • D.深褐色
  • E.柠檬黄色
36

61.夏科一莱登结晶见于

  • A.肺结核
  • B.肺吸虫病
  • C.肺脓肿
  • D.支气管扩张
  • E.脓胸
37

63.红细胞管型主要见于

  • A.肾盂肾炎
  • B.慢性肾小球肾炎
  • C.类脂质肾病
  • D.肾淀粉样变
  • E.急性肾小球肾炎
38

59.在尿蛋白定性方法中属于筛选方法的是

  • A.3%磺柳酸法
  • B.加热醋酸法
  • C.试带法
  • D.10%磺柳酸法
  • E.双缩脲法
39

60.痰液镜检发现大量嗜酸粒细胞常见于

  • A.支气管炎
  • B.支气管扩张
  • C.心力衰竭
  • D.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 E.早期肺结核
40

56.CSF中葡萄糖含量

  • A.与血糖含量相同
  • B.比血糖含量高1/2
  • C.比血糖含量高1/3
  • D.相当于血糖含量的20%~40%
  • E.相当于血糖含量的50%~80%
41

57.关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尿中的易热酶可致假阳性
  • B.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
  • C.肌红蛋白可致假阴性
  • D.其阳性程度和尿中红细胞数不一定一致
  • E.需注意不同批号的试带
42

58.关于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比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 B.尿比重测定范围为1.000 1.030
  • C.尿比重高即所含盐类多,则试带中电解质释放的H+多
  • D.尿试带法因其所需尿量少,特别适合于新生儿尿比重测定
  • E.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
43

54.如血液稀释倍数为200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中央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算公式为(/L)

  • A.N×25×10×10<SUP>6</SUP>X 200
  • B.N×s/zs×10×10<SUP>6</SUP>×200
  • C.N×zs/s×10X10<SUP>6</SUP>X200
  • D.N×5×10×10<SUP>3</SUP>×200
  • E.N×25×10×10<SUP>3</SUP>×200
44

55.CSF氯化物含量参考值为

  • A.98~106mmol/L
  • B.78~98mmol/L
  • C.53~69mmol/L
  • D.58~78mmol/L
  • E.120~130mmol/L
45

53.浆膜腔积液中ADA活性增高,提示积液性质最可能为

  • A.结核性积液
  • B.恶性积液
  • C.狼疮性积液
  • D.漏出性积液
  • E.乳糜性积液
46

52.浆膜腔积液中,少见的恶性肿瘤细胞为

  • A.肺癌细胞
  • B.乳腺癌细胞
  • C.胃癌细胞
  • D.恶性间皮瘤细胞
  • E.卵巢癌细胞
47

50.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直方图表现为

  • A.波峰左移、峰底变窄
  • B.波峰左移、峰底变宽
  • C.波峰右移、峰底变宽
  • D.波峰不变、峰底变宽
  • E.波峰不变、峰底不变
48

49.关于不同年龄组WBC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WBC总数可达30×10<SUP>9</SUP>/L
  • B.出生后6~9d,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 C.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
  • D.4~5岁的儿童,淋巴细胞少于中性粒细胞
  • E.进入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与成人基本相同
49

51.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

  • A.异常淋巴细胞
  • B.中性粒细胞增多
  •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D.巨大血小板
  • E.浆细胞
50

48.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英文缩写是

  • A.PSA
  • B.PAP
  • C.ALP
  • D.AFP
  • E.AFU
52

46.能用终点法进行测定的方法是

  • A.双波长法和比浊法
  • B.比浊法和回归法
  • C.回归法和多点deta法
  • D.两点法和多点deta法
  • E.双波长法和多点deta法
53

44.若对男性睾酮水平下降的程度做最好评价,应测定下面哪个时间的睾酮水平

  • A.上午的睾酮水平
  • B.早晨的睾酮水平
  • C.下午的睾酮水平
  • D.午夜的睾酮水平
  • E.任何时间的睾酮水平
55

43.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TT<SUB>3</SUB>、TT<SUB>4</SUB>下降,TSH升高
  • B.TT<SUB>3</SUB>、TT<SUB>4</SUB>下降,TSH下降
  • C.TT<SUB>3</SUB>、TT<SUB>4</SUB>升高,TSH升高
  • D.TT<SUB>3</SUB>、TT<SUB>4</SUB>升高,TSH下降
  • E.TT<SUB>3</SUB>、TT<SUB>4</SUB>升高,TSH正常
56

42.大量饮酒史,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见

  • A.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并伴有脂肪酶活性升高
  •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2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 E.血清淀粉酶升高以S型为主,36h恢复正常
57

41.高钙血症常见的病因如下,但除外

  • A.肺癌骨转移
  • B.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C.维生素D中毒
  • D.急性肾功能不全
  • E.急性胰腺炎
58

40.甲状旁腺素的主要功能在于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其发挥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

  • A.骨,肾小管和小肠
  • B.骨,肾上腺和小肠
  • C.骨,肝和小肠
  • D.肝,肾上腺和小肠
  • E.肝,肾上腺和骨
59

37.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 A.CK GGT ALP ACP
  • B.AMY LD a-HBDH LPL
  • C.ALT AST GGT ALP
  • D.ACP AST Lipase LD
  • E.AST CK CK-MB LD
60

39.能使血钙、磷浓度都升高的物质是

  • A.甲状腺素
  • B.甲状旁腺激素
  • C.维生素D
  • D.降钙素
  • E.生长激素
61

38.血钙测定应采用何种抗凝剂

  • A.草酸钾
  • B.草酸铵
  • C.肝素
  • D.EDTANa2
  • E.枸橼酸钠
62

36.某病人胸痛6h后入院,临床检查ECG未见典型急性心梗改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选择

  • A.肌红蛋白
  • B.LDH、a-HBDH
  • C.CK、CK-MB、AST、a-HBDH、LDH
  • D.CK、LDH
  • E.CK-MB、cTnT
63

35.检测尿中β2-微球蛋白是监测

  • A.肾小球功能β
  • B.恶性肿瘤
  • C.泌尿系统感染
  • D.肾小管功能
  • E.良性肿瘤
64

32.下列哪项符合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

  • A.低PaC0<SUB>2</SUB>,低HC0<RUBY>3<RP>(</RP><RT>-</RT><RP>)</RP></RUBY>
  • B.高PaC0<SUB>2</SUB>,高HC0<RUBY>3<RP>(</RP><RT>-</RT><RP>)</RP></RUBY>
  • C.低PaC0<SUB>2</SUB>,高HCO<RUBY>3<RP>(</RP><RT>-</RT><RP>)</RP></RUBY>
  • D.高PaC0<SUB>2</SUB>,低HCO<RUBY>3<RP>(</RP><RT>-</RT><RP>)</RP></RUBY>
  • E.高PaC0<SUB>2</SUB>,高HC0<RUBY>3<RP>(</RP><RT>-</RT><RP>)</RP></RUBY>-,AG>16mmol/L
66

33.哪种酶的升高反映出肝细胞的严重坏死

  • A.m-AST
  • B.c-AST
  • C.CK
  • D.ALP
  • E.GGT
67

30.痛风的主要诊断指标为

  • A.血肌酐
  • B.血尿素
  • C.血尿酸
  • D.肌酐清除率
  • E.肾小球滤过率
68

31.下列哪种疾病血中ALP升高最明显

  • A.佝偻病
  • B.软骨症
  • C.肢端肥大症
  • D.变形性骨炎
  • E.慢性肾衰竭
69

29.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活力电泳结果为

  • A.LD<SUB>2</SUB>>LD<SUB>1</SUB>>LD<SUB>3</SUB>>LD<SUB>4</SUB>>LD<SUB>5</SUB>
  • B.LD<SUB>5</SUB>>LD<SUB>1</SUB>>LD<SUB>2</SUB>>LD<SUB>3</SUB>>LD<SUB>4</SUB>
  • C.LD<SUB>1</SUB>>LD<SUB>2</SUB>>LD<SUB>3</SUB>>LD<SUB>4</SUB>>LD<SUB>5</SUB>
  • D.LD<SUB>3</SUB>>LD<SUB>1</SUB>>LD<SUB>2</SUB>>LD<SUB>4</SUB>>LD<SUB>5</SUB>
  • E.LD<SUB>4</SUB>>LD<SUB>1</SUB>>LD<SUB>2</SUB>>LD<SUB>3</SUB>>LD<SUB>5</SUB>
70

28.下列哪种蛋白不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 A.白蛋白
  • B.凝血酶原
  • C.前白蛋白
  • D.纤维蛋白原
  • E.免疫球蛋白
71

26.三酰甘油升高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 A.三酰甘油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 B.TG升高时也应该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 C.TG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
  • D.TG升高可见于痛风、梗阻性黄疸
  • E.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TG不升高
72

27.胆固醇降低可见于以下情况,除了

  • A.脂蛋白缺陷
  • B.肝硬化
  • C.恶性肿瘤D、营养吸收不良
  • D.营养不良
  • E.AS
73

评价血液葡萄糖水平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高5%~10%
  • B.血清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
  • C.抗凝剂一般用草酸钾加氟化钠
  • D.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高
  • E.毛细血管内血液葡萄糖低于静脉血
74

24.关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胰岛8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
  • B.主要的自身抗体是IAA,ICA,IA-2,GAD
  • C.可被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的反复感染所诱导
  • D.食物某些蛋白成分可通过分子模拟效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
  • E.病程特点只有一种,为急性发病
75

23.颅内出血患者可存在

  • A.病理性高血糖
  • B.生理性高血糖
  • C.1型糖尿病
  • D.2型糖尿病
  • E.以上皆不是
76

21.鉴别原发性纤溶症与继发性纤溶症最重要的试验是

  • A.血浆纤溶酶测定
  • B.血浆D-二聚体测定
  • C.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 D.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
  • E.血浆组织纤维溶酶活化药抗原测定
77

22.血小板黏附与下列哪项无关

  • 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 B.血小板3因子(PF3)
  • C.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 D.血管内皮损伤
  • E.内皮下胶原蛋白的成分
78

19.A型、B型血友病,分别缺乏以下哪组凝血因子

  • A.FⅢ、V
  • B.FⅧ、Ⅺ
  • C.FⅪ、Ⅸ
  • D.FⅣ、Ⅷ
  • E.FⅧ、Ⅸ
79

20.DIC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下列哪项错误

  • A.PT延长
  • B.APTT延长
  • C.CT(试管法)延长
  • D.BT延长
  • E.ELT延长
80

1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意义的实验室异常是

  •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 B.出血时间延长
  • C.血小板寿命缩短及血小板抗体阳性
  • D.血块收缩不良
  •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83

14.与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完全缓解不符合的是

  • A.骨髓原粒细胞≤l0%
  • B.HGB≥l009/L(男性)
  •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l.5×l0<SUP>9</SUP>/L
  • D.PLT≥100×10<SUP>9</SUP>/L
  • E.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与体征
84

15.不符合浆细胞白血病病人检查结果的是

  • A.血沉增高
  • B.尿本一周蛋白试验阴性
  • C.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
  • D.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
  • E.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86

1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RAS确诊

  • A.>30%的原始细胞CD41阳性
  • B.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
  • C.血、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髓异常浆细胞占25%
  • D.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检查
  • E.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17%,原粒细胞4%伴红系、粒系病态造血
87

11.乳胶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类风湿因子

  • A.IgA型
  • B.IgM型
  • C.IgG型
  • D.IgE型
  • E.IgD型
88

9.贫血患者,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l4%,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D.缺铁性贫血
  • E.巨幼细胞性贫血
89

10.与乳腺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

  • A.AFP
  • B.CEA
  • C.CAl25
  • D.CAl5—3
  • E.PSA
90

7.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

  • A.a2球蛋白↑
  • B.γ球蛋白↑
  • C.a1球蛋白↑
  • D.γ或β区带处或γ和β之间有一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
  • E.β球蛋白↑
91

8.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减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溶血性贫血
  • D.慢性感染性贫血
  •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2

4.以下关于铁染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细胞外铁为(+)~(++)
  • B.正常人无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及铁粒红细胞
  • C.铁染色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
  • D.细胞内铁易受外界铁污染,使内铁阳性率增高
  •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外铁减少
94

5.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的细胞是

  • A.多毛细胞白血病细胞
  • B.尼曼一匹克细胞
  • C.T淋巴细胞
  • D.淋巴肉瘤细胞
  • E.转移癌细胞
95

3.下列哪种与白细胞病理改变有关

  • A.卡波环
  • B.杜勒小体
  • C.豪周小体
  • D.染色质小体
  • E.嗜碱性点彩颗粒
96

2.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血象血小板减少,骨髓象中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均减少

  • 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脾功能亢进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7

1.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 A.原红细胞
  • B.早幼红细胞
  • C.中幼红细胞
  • D.晚幼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