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专业实践能力】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患者血清进一步检查示HAV IgM为阳性,证实患者患

  • A.慢性乙型肝炎
  • B.急性乙型肝炎
  • C.急性甲型肝炎
  • D.肝硬化
  • E.肝癌
2

血浆AST活性增加,下列原因中哪一项除外

  • A.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
  • B.胆汁淤积
  • C.肝外伤或肝肿瘤
  • D.溶血
  • E.胆总管阻塞
4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血浆结合胆红素增高
  • B.红细胞寿命降低
  • C.粪中胆素原增高
  • D.尿中胆素原增高
  • E.血浆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5

肠热症采集骨髓标本应在

  • A.病程第一、二周
  • B.病程第二、三周
  • C.病程第四周
  • D.病程第五周
  • E.全病程
6

检测M蛋白的类型采用

  • A.蛋白区带电泳
  • B.免疫比浊分析
  • C.对流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尿本周蛋白电泳
7

肠热症采集血标本应在

  • A.病程第一、二周
  • B.病程第二、三周
  • C.病程第四周
  • D.病程第五周
  • E.全病程
8

高雪细胞形态学突出特征是下列哪一项(  )

  • A.胞体大,胞核小而偏位
  • B.核染色质粗糙,偶见核仁气
  • C.胞浆极丰富,染淡蓝色
  • D.胞浆中含有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成葱皮样
  • E.胞浆中含有桑椹状、泡沫状或蜂窝状脂滴
9

血清中M蛋白的筛选方法

  • A.蛋白区带电泳
  • B.免疫比浊分析
  • C.对流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尿本周蛋白电泳
10

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天分泌M蛋白可达(  )

  • A.2~6g/L
  • B.6~10g/L
  • C.10~60g/L
  • D.60~80g/L
  • E.>80g/L
11

目前根据耐热的菌体O抗原将假结核耶尔森菌分为(  )

  • A.二个血清型
  • B.三个血清型
  • C.四个血清型
  • D.五个血清型
  • E.六个血清型
12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

  •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 C.红细胞和溶血素
  • D.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 E.补体和溶血素
14

酶免疫技术中最佳工作浓度的选定常采用(  )

  • A.抗原稀释法
  • B.抗体稀释法
  • C.酶标记物稀释法
  • D.棋盘滴定法
  • E.A+B
15

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

  •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 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
  • 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
  • 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 E.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部分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部分呈阴性反应
16

下列哪项疾病符合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活性减低(  )

  • A.血小板增多症
  •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血小板无力症
  • E.尿毒症
17

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

  • A.纤维蛋白收缩
  • B.红细胞叠连
  • C.白细胞变形
  •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 E.红细胞破裂
18

ELISA试验中将HRP酶结合到抗原或抗体的方法是(  )

  • A.凝胶过滤
  • B.离子交换层析
  • C.亲和层析
  • D.戊二醛交联
  • E.共价结合
19

瑞氏染色时,血涂片偏红,调整染色的方法是(  )

  • A.增高缓冲液pH
  • B.降低缓冲液pH
  • C.与缓冲液pH无关
  • D.首先更换染液
  • E.稀释缓冲液
20

下列细菌中,H2S阴性的是(  )

  • A.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 B.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 C.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 D.伤寒沙门菌
  • E.鼠伤寒沙门菌
21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方法是(  )

  • A.磷钨酸镁沉淀法
  • B.肝素锰沉淀法
  • C.超速离心—化学沉淀法
  • D.匀相测定法
  • E.电泳法
23

凝集反应是(  )

  • 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 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 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E.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
24

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常用的分层液是(  )

  • A.Percoll
  • B.Ficoll
  • C.NH)<SUB>2</SUB>SO<SUB>4</SUB>
  • D.NaC1
  • E.Na<SUB>2</SUB>HCO<SUB>3</SUB>
25

触酶是(  )

  • A.血浆凝固酶
  • B.细胞色素氧化酶
  • C.脂酶
  • D.过氧化氢酶
  • E.DNA酶
26

下列有关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皮质类固醇测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易受多种因素如有色药物及饮料、肝肾功能等影响
  • B.常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 C.内源性17-OHCS主要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GC及其氢化代谢物
  • D.内源性l7-KS主要为雄酮、脱氢异雄酮及其代谢产物
  • E.以上都是
27

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 B.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 E.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28

下列不引起血沉增快的疾病是(  )

  • A.活动性结核
  • B.风湿热活动周
  • C.多发性骨髓瘤
  • D.胃癌
  •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9

根据O抗原,志贺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B群为

  • A.痢疾志贺菌
  • B.福氏志贺菌
  • C.鲍氏志贺菌
  • D.宋内志贺菌
  • E.痢疾杆菌酒
30

在ELISA中酶反应起了什么作用,使ELISA测定极为敏感,测定物的水平可从ng/ml至pg/ml

  • A.扩散作用
  • B.放大作用
  • C.缩小作用
  • D.平衡作用
  • E.催化作用
31

关于血细胞计数误差来源,不属于偶然的误差的是(  )

  • A.取血部位不当
  • B.稀释倍数不准确
  • C.充液不当
  • D.计数板刻度误差
  • E.计数时未充分混匀
32

尿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见于(  )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心力衰竭
  • C.肾下垂
  • D.急性肾盂肾炎
  • E.膀胱结石
33

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主要由下列何种成分引起(  )

  • A.溶血素
  • B.杀白细胞素
  • C.内毒素
  • D.表皮剥脱毒素
  • E.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
34

在缺铁潜伏期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血清铁开始降低
  • B.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消失
  • C.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 D.有贫血
  • E.无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