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分布于膀胱、输尿管的上皮为

  • A.复层鳞状上皮
  • B.假复层柱状上皮
  • C.间皮细胞
  • D.移形上皮细胞
  • E.单层立方上皮
2

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

  • A.白蛋白
  • B.精氨酸
  • C.酪氨酸
  • D.皮质醇
  • E.胆固醇
3

能调节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
  • B.肾上腺素
  • C.甲状腺素
  • D.胰岛素
  • E.肾上腺皮质激素
5

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阳性反应,被氟化钠抑制
  • B.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为阳性反应
  •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 D.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增强
  •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阳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7

关于肝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
  • B.存在于肥大细胞颗粒中
  • C.可促进凝血酶形成
  • D.可阻止血小板聚集
  • E.是RBC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8

属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的是

  • A.核蛋白体
  • B.磷壁酸
  • C.中介体
  • D.外膜层
  • E.胞质颗粒
9

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

  • A.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
  • B.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C.破坏胶体稳定因素改变溶解度
  • D.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E.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10

病毒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

  • A.-30℃
  • B.-70℃
  • C.-20℃
  • D.0℃
  • E.4℃
11

关于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抗原物理性状
  • B.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延长
  • C.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 D.刺激单核巨细胞活化,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和增强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
  • E.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12

关于需氧呼吸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产生的能量比后者少2倍
  • B.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2倍
  • C.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19倍
  • D.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38倍
  • E.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50倍
13

由CK催化的反应是

  • A.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氧化反应
  • B.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的反应
  • C.有机磷酸酯的水解反应
  • D.丙氨酸与丙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反应
  • E.乙酰胆碱的水解反应
14

内、外源性凝血的共同凝血过程是指

  • A.从因子V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
  • B.从因子X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
  • C.从因子Ⅷ被激活到凝血酶形成
  • D.从因子Ⅺ被激活到凝血酶形成
  • E.从因子Ⅺ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
15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起病多缓慢
  • B.患者贫血程度常较轻
  • C.全身淋巴结多呈无痛性肿大
  • D.睾丸白血病发病率较低
  • E.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16

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是

  • A.EB病毒
  • B.乙型肝炎病毒
  • C.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 D.HIV
  • E.以上都是
17

白血病的MICM分型,不包括下列何项

  • A.组织病理学
  • B.分子生物学
  • C.细胞遗传学
  • D.形态学
  • E.免疫学
18

糖尿病的多尿的原因是

  • A.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 B.饮水过多
  • C.体内产生水过多
  • D.水中毒
  • E.以上都不是
19

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
  • 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 C.琥珀酸→延胡索酸
  • D.延胡索酸→苹果酸
  • E.苹果酸→草酰乙酸
20

关于试带法尿液分析原理,错误的是

  • A.尿蛋白——考马斯亮蓝结合法
  • B.尿比密——酸碱指示剂法
  • C.尿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
  • D.尿胆原——改良Ehrlich法
  • E.尿pH——酸碱指示剂法
21

以下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

  • A.细菌
  • B.真菌
  • C.衣原体
  • D.立克次体
  • E.支原体
22

对Ig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分为血清型与分泌型
  • B.分泌液中含量最高
  • C.多发性骨髓瘤最为常见
  • D.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 E.正常血清中的IgE为二聚体
23

促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统转化的是

  • A.IL-2
  • B.IL-3
  • C.IL-4
  • D.IL-6
  • E.IL-11
24

病人症状:乏力,黄疸,脾大,静脉血网织红细胞为15%,血间接胆红素升高,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诊断为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缺铁性贫血
  •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D.失血性贫血
  • E.巨幼细胞性贫血
25

在BeCkman-Coulter JT型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中,在160~450fl分布范围内主要是

  • A.小淋巴细胞
  • B.大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幼稚细胞
  • E.中性粒细胞
26

小儿佝偻病不具有下列哪种表现

  • A.血钙偏低
  • B.鸡胸
  • C.骨骼畸形
  • D.X形或0形腿
  • E.甲状腺肿大
27

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被称为

  • A.消毒
  • B.防腐
  • C.灭菌
  • D.无菌
  • E.无菌操作
28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由于

  • A.长期贫血
  • B.继发性营养不良
  • C.白血病细胞过多
  • D.广泛出血
  • E.成熟粒细胞缺乏
29

体现医学卫生法律义务的是

  • A.在突发灾难(如大范围流行病)面前要服从卫生部门调遣
  • B.行为以保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患者幸福为目的
  • C.要尊重患者的人格
  • D.要遵循医德规范的行为要求
  • E.对需进行隔离治疗的传染病患者的隔离
30

人体内调节血钙和钙离子水平的主要器官是

  • A.肝、骨和肾
  • B.肠、骨和肾
  • C.肠、骨和肝
  • D.肠、肝和肾
  • E.胃、骨和肾
31

合成清蛋白的细胞是

  • A.肝实质细胞
  • B.肝间质细胞
  • C.单核巨噬细胞
  • D.心肌细胞
  • E.骨骼肌细胞
32

正常空腹胃液呈

  • A.褐色浑浊液体
  • B.无色透明液体
  • C.淡黄色浑浊液体
  • D.咖啡色液体
  • E.棕色透明液体
3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数至少大于

  • A.500×10<sup >9</sup>/L
  • B.800×10<sup >9</sup>/L
  • C.1000×10<sup >9</sup>/L
  • D.1200×10<sup >9</sup>/L
  • E.1300×10<sup >9</sup>/L
34

下列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不包括

  • A.活化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 B.黏附功能
  • C.聚集功能
  • D.释放功能
  • E.促凝作用
35

II b型高脂血症电泳图谱的特点是

  • A.原点深染
  • B.深β带
  • C.深β带,深前β带
  • D.宽β带
  • E.深前β带
37

出生后的淋巴结主要产生下列哪种细胞

  • A.粒细胞
  • B.T细胞
  • C.B细胞
  • D.浆细胞
  • E.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8

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的大量的蛋白尿是由于

  • A.肾小管不能对原尿中的蛋白质进行重吸收
  • B.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
  • D.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 E.机体摄人的蛋白质过多
39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过程中,下列错误的是

  • A.系统性
  • B.法规性
  • C.修饰性
  • D.见证性
  • E.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