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属于尿化学分析检测前质量控制的是

  • A.正确的尿液标本收集方法
  • B.有效的标本标记
  • C.合理的应用尿液质控物来监控
  • D.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
  • E.判断尿分析仪是否处于最佳或正常的工作状态
2

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描述正确的是

  • A.充池时不能有气泡
  • B.白细胞≤4×10<sup >9</sup>/L时.要求RCS<30%
  • C.白细胞(4.1~14.9)×10<sup >9</sup>/L时,要求RCS<15%
  • D.白细胞≥15×10<sup >9</sup>/L时,要求RCS<15%
  • E.白细胞≥15×10<sup >9</sup>/L时,要求RCS<10%
3

当干化学尿试带质量合格、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全为阴性时,免去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显微镜检查
  • B.如果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中有一项阳性结果,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
  • C.对出现假阳性的标本,则可以通过镜检进一步排除
  • D.肾科患者尿液适合干化学检查
  • E.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4

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于

  • A.脑细胞
  • B.性腺细胞
  • C.红细胞
  • D.血管内皮细胞
  • E.以上都是
6

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 B.原发性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C.急性溶血期可并发类白血病反应
  • D.本病患者的自身溶血试验为阳性
  • E.慢性型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为Evan’s综合征
7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其中间细胞区的细胞为

  • A.单核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嗜酸性粒细胞
  • D.嗜碱性粒细胞
  • E.中性粒细胞
8

以下属于阴道滴虫外观特点的是

  • A.倒置梨形
  • B.比白细胞大
  • C.有2根前鞭毛
  • D.有4根后鞭毛
  • E.体侧有波动膜
11

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 A.Cl、C9
  • B.Cl
  • C.C2
  • D.C3
  • E.C4
12

CHS0测定的补体成分是

  • A.Cl、C9
  • B.Cl
  • C.C2
  • D.C3
  • E.C4
13

常用于细菌性阴道炎标本染色法是

  • A.H—E染色
  • B.巴氏染色
  • C.瑞一吉染色
  • D.瑞氏染色
  • E.革兰染色
15

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细胞学染色法是

  • A.H—E染色
  • B.巴氏染色
  • C.瑞一吉染色
  • D.瑞氏染色
  • E.革兰染色
17

PT延长可见于

  • A.口服避孕药
  • B.DIC早期
  • C.先天性V因子增多
  • D.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E.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18

不可能引起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s明显升高的是

  • A.肝硬化
  • B.病毒性肝炎
  • C.胆汁淤积
  • D.原发性肝癌
  • E.巨细胞性贫血
19

反映溶血的最佳指标是

  • A.转铁蛋白
  • B.含铁血黄素
  • C.铁蛋白
  • D.结合珠蛋白
  • E.铜蓝蛋白
20

IL-2和IL-2受体的检测可用于对某些疾病的监测。一名肾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明显,检测IL-2、IL-2受体结果为

  • A.IL-2水平升高,IL-2受体水平也升高
  • B.IL-2水平下降,IL-2受体水平也下降
  • C.IL-2水平升高,IL-2受体水平下降
  • D.IL-2水平下降,IL-2受体水平升高
  • E.IL-2水平升高,IL-2受体水平无变化
21

尿干化学检测比密,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A.比密范围在1.000~1.004的新生儿尿液,也宜使用此法
  • B.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
  • C.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减少0.005
  • D.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5
  • E.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减少0.05
22

准确度是指

  •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 B.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 C.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 D.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 E.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23

DIC的三项过筛试验是指

  • A.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B.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C.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D.FDP定量测定、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纤维蛋白原定量
  • E.FDP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定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5

关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试验可了解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和储存状况
  • B.该试验可了解卵巢合成和储存雌激素的状况
  • C.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者,无或仅有弱反应
  • D.继发性睾丸功能减退者大多有正常反应
  • E.本实验禁用于前列腺癌或肥大者
26

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是哪一组

  • A.a<sub >1</sub>-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
  • B.转铁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甲胎蛋白,结合珠蛋白。
  • C.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血红素蛋白
  • D.甲胎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素蛋白。
  • E.以上都是
27

关于血液葡萄糖测定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
  • 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
  • C.如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定血糖
  • D.分析前血液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
  • E.维生素C可干扰GOD-POD法测定葡萄糖
28

与AML-M0原始细胞特征不符合的是

  • A.POX染色阴性
  • B.PAS染色阴性
  • C.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
  • D.电镜MP0阳性
  • E.电镜PP0阴性
29

灵敏度是指

  • A.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 B.某一试验方法的最小测出量
  • 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 D.检测物与其对应物之间选择性反应
  • E.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符合程度
3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A.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
  • 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 C.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
  • D.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
  • 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
31

血清中离子钙浓度最易受哪种因素影响

  • A.温度
  • B.酸碱度
  • C.蛋白质浓度
  • D.总钙浓度
  • E.磷浓度
32

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 A.平均数
  • B.卡方
  • C.极差
  • D.误差
  • E.标准差
33

哪项不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 A.贫血
  • B.高胆红素血症
  • C.肝脾肿大
  • D.组织水肿
  • E.肌张力增高
34

成人CSF腰穿蛋白质参考值为

  • A.0.1~O.3g/L
  • B.0.2~O.4g/L
  • C.0.4~0.6g/L
  • D.0.6~0.8g/L
  • E.0.8~1.0g/L
35

KIA琼脂一般不用于观察

  • A.乳糖发酵
  • B.葡萄糖发酵
  • C.产气现象
  • D.硫化氢产生
  • E.动力
36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散射信号值产生于

  • A.单位时间内最大量的免疫复合物
  • B.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 C.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期
  • D.抗体过剩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 E.小分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颗粒
37

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 A.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
  • 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
  • C.细胞发生退化变性
  • D.Hb趋多,而RNA渐少
  • E.Hb渐少,而RNA渐多
38

对血小板计数影响最小的抗凝剂是

  • A.肝素
  • B.草酸钠
  • C.双草酸盐
  • D.草酸钾
  • E.乙二胺四乙酸盐
39

下列哪种细胞上无HLA抗原

  • A.粒细胞
  • B.肝细胞
  • C.血小板
  • D.成熟红细胞
  • E.T细胞
40

关于试带法测定胆红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鉴别黄疸有意义
  • B.采用偶氮反应原理
  • C.维生素C对胆红素没有影响
  • D.易见光分解,应该使用新鲜尿标本
  • E.吩噻嗪类药物可干扰反应引起假阳性
41

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适用于

  • A.红细胞计数
  • B.血红蛋白测定
  • C.红细胞形态检查
  • D.白细胞分类计数
  • E.红细胞比容测定
42

目前常用的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是

  • A.免疫电泳
  • B.区带电泳
  • C.免疫对流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免疫选择电泳
43

不属于血糖增高性的糖尿是

  • A.摄入性糖尿
  • B.应激性糖尿
  • C.代谢性糖尿
  • D.内分泌性糖尿
  • E.肾性糖尿
44

最敏感反应体内储存铁的实验室指标是

  • A.血清铁
  • B.血清铁蛋白
  • C.骨髓细胞外铁
  • D.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
  •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45

GHb一般可反映糖尿病病人多长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 A.1~2周
  • B.3~4周
  • C.5~6周
  • D.6~8周
  • E.12~15周
46

布鲁菌感染的发热类型是

  • A.稽留热
  • B.波浪热
  • C.弛张热
  • D.低热
  • E.间日热
48

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试验指标是

  • A.粪便的外观
  • B.粪便镜检无红细胞
  • C.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 D.粪胆红素试验阴性
  • E.粪胆素试验阴性
49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底物是

  • A.四甲基联苯胺
  • B.三丙胺
  • C.三联吡啶钌
  • D.异硫氰酸荧光素
  • E.吖啶酯
51

下列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形成的管型是

  • A.透明管型
  • B.蜡样管型
  • C.细胞管型
  • D.脂肪管型
  • E.颗粒管型
52

甲状腺素中含有的元素是

  • A.铁
  • B.硒
  • C.钙
  • D.碘
  • E.氯
53

属于血清总蛋白生理性波动的是

  • A.蛋白质分解过度
  • B.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
  • C.蛋白摄人不足
  • D.新生儿和老年人总蛋白较低
  • E.蛋白质丢失
54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 A.Km↑,Vmax不变
  • B.Km↓,Vmax↓
  • C.Km↓,Vmax↑
  • D.Km↓,Vmax不变
  • E.Km不变,Vmax↓
55

急性粒一单细胞性白血病(M4)下列哪项不正确

  • A.M4可分为4个亚型,即M4a、M4b、M4c及M4Eo
  • B.M4:原单、幼单和单核细胞>20%(所有的有核细胞)
  • C.M4Eo可表现出inv(16)(p13;q22)染色体异常
  • D.M4是粒和单核系细胞同时恶性变的急性白血病
  • E.M4c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细胞的特点
56

肝脏“酶胆分离”的表现是

  • A.血清ALT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
  • B.血清ALT增高,血清胆红素不增高
  • C.血清ALT不增高,血清胆红素不增高
  • D.血清ALT不增高,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
  • E.血清AST增高,血清胆红素不增高
57

抗血清特异性的鉴定方法

  • 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
  • B.单向琼脂扩散和免疫电泳
  • 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
  • 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
  • E.双向琼脂扩散及免疫电泳
58

可引起试带法尿血红蛋白假阴性的是

  • A.酮体
  • B.脓液
  • C.维生素C
  • D.白细胞
  • E.含氯石灰
59

干化学试带法反应中采用酸碱指示剂的项目是

  • A.隐血
  • B.酮体
  • C.葡萄糖
  • D.pH
  • E.亚硝酸盐
60

能降低血钙,血磷的物质是

  • A.维生素D<sub >3</sub>
  • B.PTH
  • C.CT
  • D.ADH
  • E.以上都不对
61

下列哪项不符合甲型血友病的诊断

  • A.凝血时间延长
  •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 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D.血浆复钙时间延长
  • E.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时间延长可被正常血浆纠正
63

精密度是指

  •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 B.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 C.样品测定的最低浓度
  • D.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 E.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64

常易导致血培养污染的细菌是

  • A.淋病奈瑟茵
  • B.表皮葡萄球菌
  • C.肺炎链球菌
  • D.化脓性链球菌
  • E.草绿链球菌
65

初步鉴定为HP菌的依据为

  • A.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脲酶试验24h阳性
  • B.革兰阳性杆菌,脲酶试验24h阳性
  • C.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空气中培养生长
  • D.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脲酶试验48h阳性
  • E.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脲酶试验5rain阳性
66

结核增殖期渗出液

  • A.中性粒细胞增多
  • B.淋巴细胞增多
  •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D.间皮细胞增多
  • E.红斑狼疮细胞
67

肝炎发病后浓度最早下降的蛋白质是

  • A.α<sub >2</sub>-巨球蛋白&nbsp;
  • B.前白蛋白
  • C.白蛋白
  • D.转铁蛋白
  • E.铜蓝蛋白
68

B胆汁呈

  • A.无色
  • B.淡黄色
  • C.金黄色
  • D.深褐色
  • E.柠檬黄色
69

试带法自细胞检测采用的是

  • A.偶氮法
  • B.粒细胞酯酶法
  • C.指示剂误差法
  • D.过氧化物酶法
  • E.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70

关于尿试带法检测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丙酮反应产生紫色
  • B.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 C.颜色深浅与β-羟丁酸呈比例关系
  •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尿液可出现阳性
  • E.试剂膜块中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甘氨酸、碱缓冲剂
71

RBC直方图显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窄,提示

  • A.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 B.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C.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 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E.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72

正常脱落柱状上皮细胞除了包括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外,还包括

  • A.内基底层细胞
  • B.中层细胞
  • C.角化前细胞
  • D.储备细胞
  • E.不完全角化细胞
73

CAMP试验阳性结果的溶血特点为

  • A.箭头状
  • B.线状
  • C.半月状
  • D.环状
  • E.月牙状
74

关于试带法测尿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
  • B.试剂中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醛化酶
  • C.试剂中色原是溴酚蓝
  • D.尿中所有的糖均起反应
  • E.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致假阳性
75

交叉配血时,患者的红细胞与所有人的血清都凝集,其可能原因为

  • A.ABO血型鉴定错误
  • B.Rh血型鉴定错误
  • C.红细胞悬液过浓
  • D.红细胞受到细菌污染
  • E.红细胞悬液过淡
76

保持梅毒螺旋体毒力常用的方法是

  • A.腹水培养
  • B.棉尾兔上皮细胞组织培养
  • C.柯索夫培养基培养
  • D.家兔睾丸传代
  • E.小鼠腹腔接种
78

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确证试验通常采用何种方法

  • A.竞争法
  • B.免疫印迹法
  • C.化学发现法
  • D.斑点ELISA法
  • E.荧光免疫法
79

Nagler试验用于鉴定的细菌是

  • A.粪肠球菌
  • B.艰难梭菌
  • C.大肠埃希菌
  • D.伤寒沙门菌
  • E.产气荚膜梭菌
80

关于淀粉酶,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Cl是其激活剂
  • B.淀粉酶能水解淀粉a-1,6糖苷键
  • C.淀粉酶作用最适pH 6.9~7.0
  • D.测定淀粉酶时反应体系中不能缺少Ca<sup >2&nbsp;</sup>
  • E.淀粉酶可以和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形成复合物
81

临床上检测CK-MB多用于诊断(  )。

  • A.肝脏疾病
  • B.心脏疾病
  • C.肾脏疾病
  • D.大脑疾病
  • E.胆囊疾病
82

急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多为

  • 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 B.大红细胞性贫血
  •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E.铁粒幼性贫血
83

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84

导致“第四性病”的病原体是

  • A.淋病奈瑟菌
  • B.沙眼衣原体
  • C.梅毒螺旋体
  • D.溶脲脲原体
  • E.HIV
85

EDTA-Na2溶解度与EDTA-K2比较

  • A.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 B.前者略高于后者
  • C.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D.前者与后者相当
  • E.无法判断
86

白血病细胞一般不表达HLA-DR的白血病是

  • A.AML-M1
  • B.AML-M2
  • C.AML-M3
  • D.AML-M4
  • E.AML-M5
87

结核性胸膜炎时,其浆膜腔积液检查可见

  • A.铁蛋白增高
  • B.碱性磷酸酶增高
  • C.淀粉酶活性增高
  • D.葡萄糖增高
  • E.溶菌酶活性增高
88

引起猩红热的主要病原菌为

  • A.B群链球菌
  • B.肠球菌
  • C.肺炎链球菌
  • D.草绿链球菌
  • E.A群链球菌
89

关于PT试验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叙述错误的是

  • A.ISI越低,表示试剂敏感度越低
  • B.各种PT结果有可比性
  • C.ISI表示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
  • D.其值可由厂商提供
  • E.ISI是组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
90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衰期时
  • B.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 C.药物分布相
  • D.药物消除相
  • E.随机取样
91

恶性淋巴瘤确诊检查

  • A.>30%的原始细胞,CD41阳性
  • B.骨髓组织学检查
  • C.血、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髓异常浆细胞占25%
  • D.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检查
  • E.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170%,原粒细胞4%伴红系、粒系病态造血
92

荚膜肿胀试验可用来鉴定

  • A.痢疾志贺菌
  • B.伤寒沙门菌
  • C.肺炎克雷伯杆菌
  • D.大肠埃希菌
  • E.福氏志贺菌
93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 A.缺铁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溶血性贫血
  •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94

肝实质细胞损害最早下降的蛋白质是

  • A.α<sub >2</sub>-巨球蛋白
  • B.前白蛋白
  • C.白蛋白
  • D.转铁蛋白
  • E.铜蓝蛋白
95

测定血中磷浓度时,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

  • A.溶血
  • B.饭后采血
  • C.经期采血
  • D.静脉注射胰岛素
  • E.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96

成人CSF腰穿葡萄糖含量的参考值为

  • A.1.5~2.5mmol/L
  • B.2.5~4.5mmol/L
  • C.4.5~6.5mmol/L
  • D.6.5~8.5mmol/L
  • E.8.5~10.5mmol/L
97

关于霍乱红试验

  • A.可鉴别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 B.可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 C.可鉴别O<sub >1</sub>群霍乱弧菌和非O<sub >1</sub>群霍乱弧菌
  • D.为霍乱弧菌特异性试验
  • E.无特异性
98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 A.0.5~0.7
  • B.0.005~O.05
  • C.0.2~O.4
  • D.0.03~O.08
  • E.O.O1~O.O5
99

制备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

  • A.体外培养
  • B.小鼠腹腔内接种
  • C.大白鼠体内接种
  • D.小鼠肌肉内接种
  • E.小鼠皮下注射
100

严重贫血患者制备血涂片时需

  • A.血滴大、角度大、快推
  • B.血滴小、角度小、慢推
  • C.血滴小、大角度、慢推
  • D.血滴大、角度大、慢推
  • E.血滴大、小角度、快推